尔雅国学智慧答案题库(3)

2019-08-28 23:17

205.儒家经典著作中保存相对完整,在先秦时期流传相对较广的是哪一部?( B ) A.《诗经》 B.《周易》 C.《春秋》 D.《论语》 206.人做事分为哪三个层面?( D )

A.勉而行之,能而行之,得而行之 B.利而行之,勉而行之,能而行之 C.利而行之,安而行之,能而行之 D.安而行之,利而行之,勉而行之 207.读《周易》的最高的层面是什么?( D )

A.原道之书 B.休养之书 C.易变之书 D.占卜之书 208.《中庸》里讲到的心性修炼有哪些方法?( A ) A.安命修道,慎独自省,明心见性,勤学笃行 B. 慎独自省,明心见性,勤学笃行,师法自然 C. 慎独自省,明心见性,好学力行,师法自然 D. 明心见性,好学力行,师法自然,安命修道

209.中国古人在思考宇宙运动的时候认为宇宙产生这种运动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A ) A.宇宙是由阴和阳两种物质组成 B. 宇宙星系之间有引力 C. 宇宙形体爆炸的结果 D .宇宙是一个生命体

210.我国古代能找到的最能表现沟通天地万物的工具是什么?( C ) A.瓦片 B.龟甲 C.蓍草 D.铜钱 211.八卦中的“兑”位是与什么相对应的?( C ) A. kp B.风 C.泽 D.雷

212.商朝能够统一中原全国除了会使用铜器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C ) A.骑兵强大 B.发明了连弩 C.发明了车 D.发明了弓箭 213.按照对人的分类,我们大部分的人是属于哪一类的?( C )

A.生而知之 B.学而知之 C.困而知之 D.迫而知之 214.中国哲学注重的是哪种变化?( B )

A.质变 B.量变 C.突变 D.易变

215.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的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 C )

A.政府的政策 B.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 C.读书的普及 D.礼制的发展 216.古代的史官主要是服务谁的?( B )

A.庶民 B.王室 C.士大夫 D.商人

217.按照章学诚《文史通义》的说法史官官职都有哪些?( D )

A.府史,内史 B.外史,太史 C.小史,御史 D.以上都是 218.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 A )

A.不同属性 B.不同礼 C.不同哲学 D.不同政治 219.五行之中代表“智”的是什么?( C ) A.金 B.木 C.水 D.kp 220.《国语》、《左传》中引用的史官的话不是史官脱口而出的,而是什么?( C ) A.《诗经》里的话 B.国家的政策 C.是代代相传总结出来的名言 D.是自己学识的升华 221.宇宙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B )

A.太阳 B.道 C.地球 D.空

222.中国集权政治其实是什么和中国传统官僚系统中行政资源的控制结合起来而形成的?( B )

A.道家无为而治 B.法家君权一统 C.儒家仁爱 D.墨家兼爱 223.当天下大乱的时候,往往先出来做事的人会得到怎么样的结果?( A ) A.烈士,先驱 B.称王 C.控制天下 D.被人唾弃 224.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起主导作用的学说是什么?( A ) A.经学 B.子学 C.佛学 D.心理学 225.黑格尔辩论法在古代中国被称为什么?( C )

A.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B.客观辩证法 C.朴素辩证法 D.德礼辩证法 226.中国社会的动乱发生的原因大都是因为什么?( D )

A.政治制度不合理 B.政治残暴 C.文化矛盾激化 D.贫富不均 227.道家所思考的问题是由什么形成的?( D )

A.政治制度 B.哲学观念 C.礼学传统 D.历史智慧积淀 228.运用大量物象、神话故事等,不在于说理的诸子典籍是哪一部?( A ) A.《庄子》 B.《道德经》 C.《韩非子》 D.《墨子》 229.我们之所以没有达到逍遥,其原因是什么?( C ) A.有所恨 B.有所得 C.有所待 D.有所为

230.使社会安定,但是扭曲了人的自由自在的天性的是什么?( D ) A.幻想 B.仁爱 C.慈悲 D.理和法 231.在汉朝之后就流传很少的学说是哪一派?( B ) A.法家 B.墨子 C.韩非子 D.荀子 232.庄子《大宗师》里讲人类最好的老师是谁?( C ) A.圣人 B.神人 C.大自然 D.贤人 233.儒家对于人的分类最高的等级是哪一类人?( D ) A.神人 B.仙人 C.贤人 D.圣人 234.庄子《齐物论》的理论推导是什么?( D )

A.师法自然 B.道法自然 C.大道无形 D.道生万物 235.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特点,即在教义上都认为人是怎样的?( A ) A.平等的 B.高尚的 C.恶劣的 D.卑微的 236.墨家学说源自哪里?( D )

A.自然 B.丧葬之礼 C.匠心 D.清庙之守

237.治理天下的两个原则中除了顺应民心之外另一个是什么?( C ) A.顺应法律 B.顺应哲学 C.顺应传统 D.顺应自然 238.接受并追随墨家思想的人主要是哪些人?( A )

A.侠客和工匠 B.侠客和庶人 C.工匠和商人 D.商人和侠客 239.在战国中期以前影响最大的是哪两家?( B )

A.儒、道 B.儒、墨 C.道、法 D.法、儒

240.墨家“尚同、非乐、节葬”等思想和哪一学派的观点相同?( C ) A.儒家 B.纵横家 C.法家 D.道家

241.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 A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纵横家 242.《墨子》这本书主要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 D ) A.2 B.3 C.4 D.5

243.《墨子》的十大主张中只有上篇的是哪个?( C ) A.兼爱 B.非攻 C.非乐 D.尚贤

244.“士”在春秋尤其是什么之后不再是一个阶层,而变成了一个广义的称呼?( A ) A.《葵丘之盟》 B.商鞅变法 C.纵横离说 D.儒家仁政

245.用来证明现实世界科学性和非科学性的问题非常准确的逻辑方式是什么?( B ) A.因明学 B.形式逻辑 C.墨变逻辑 D.都严密 246.墨家的思想中与“天志”对应的是什么?( D ) A.兼爱 B.非攻 C.非乐 D.明鬼

247.中国在60、70年代改造农村实行的政策是什么?( B )

A.文化大革命 B.知青下乡 C.大跃进 D.学习马列主义 248.《墨子》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D ) A.4 B.5 C.6 D.7 249.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C )

A.法商 B.儒商 C.佛商 D.道商 250.荀子的学生李斯最后成了哪一学派的学者?( D )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251.商鞅给秦孝公讲了三种治国方式,最后秦孝公选择了哪个?( B ) A.帝道 B.霸道 C.王道 D.帝王并用 252.“礼”的治理过程中谁是起到主导作用的?( C ) A.庶民 B.大夫 C.国君 D.孺子

253.秦国灭亡除了它的严酷刑法之外,最主要的是谁反对秦国?( C ) A.儒家 B.道家 C.东方贵族 D.大夫

254.春秋战国时期最后通过变法取得成功的是哪一个国家?( D ) A.卫国 B.齐国 C.晋国 D.秦国 255.李悝的《法经》包含了几方面的基本内容?( D ) A.3 B.4 C.5 D.6

256.决定并影响中国地质建构的基础性的学术是什么?( A )

A.法家学说 B.儒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57.商鞅变法主要的策略是什么?( C )

A.立法,职分,定一 B.职分,定一,守法 C.正名,职分,定一 D.正名,执法,守法 258.秦朝的苛法其实是说的什么?( C )

A.刑法严峻 B.刑法不公 C.刑法细密 D.刑法无道 259.法律中“势”的问题是由谁提出的?( B )

A.商鞅 B.慎到 C.韩非子 D.李斯 260.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 A )

A.甘谷县 B.蓝田县 C.嘉裕县 D.雁门县 261.中国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A ) A.《法经》 B.《说难》 C.《孤愤》 D.《过秦论》

二.判断题

1.经济系数越大,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安定。( × ) 2.仁政其实是和后来的德政,王道是一样的思想。( √ ) 3.曹胜高老师任亚洲文明研究院教授。(√ )

4.俗话说半本《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论语的教化作用。(√) 5.“仁”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 6.周朝是中华文明第一个文明总结时代。(√ ) 7.周朝的文献典籍在鲁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 8.孔子主张先让国家富强,再让百姓富裕。( × )

9.道家的道是站在人的角度来看人的,儒家的道是站在天地的角度来看人的。(×) 10.“道”作为社会评价标准是孔子所提出的。(√ )

11.一个国家里最高明的人和最低能的人是很容易改变的,不变的是中间人。(× ) 12.在《论语》中,小人这个词出现过90多次。(×) 13.《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 14.现代中国社会中丧礼是可以不办的,但是婚礼一定要办,否则会遭到社会舆论指责。(×) 15.《春秋》所记载的时间是按照“年,时,月,日”的顺序记载的。(√ ) 16.祭礼的第二个来源是人们对先祖的缅怀。(√ )

17.礼和法的区别是礼是一种社会规则,是约定俗成的东西。(√) 18.史官在古代是专门记录史实的官,不包括其他内容。( × ) 19.“吾见百家春秋”这句话说明“春秋”在当时是史书的统称。( √ )

20.赵武灵王改制胡服骑射是符合礼的,是因为它符合礼的精神,可以调整。( √ ) 21.老子曾担任史官,是收藏史。(√ )

22在周朝的时候巫官和卜官的地位上升明显。( × ) 23.《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书。(√ )

24.在官场上发展的好的人都各有各的不同,发展不好的人都是相似的。( × ) 25.人生其实是一直得到的一个过程,因此人生应该用加法来生活。( × ) 26.《诗经》的产生要早于《周易》。( × )

27.研究汉朝的礼治的学术意义和价值比研究唐宋时期的小很多。(× ) 28.《尚书》中的“尚”我们一般理解为“上古之书”。(√ ) 29.礼的作用是将人与人区别开,而乐的作用则是让人合起来。(√ )

30.朱元璋在起义军中的实力并不是最强的但是他采用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最后建立了明朝。(√ )

31.我们在生活中,在官场中最害怕的是看不清人。(√) 32.今文经与古文经仅是在汉字上有差异。(× )

33.社会只要有健全的法律就不会发生动荡,礼只是一个辅助而已。( × ) 34.我们古代最好的东西是拿来献给君王的。(×) 35.今文经的特点是能够把一本经书变得非常鲜活。(√ )

36.经过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经书与原本的本意可能已经不一样了。(√) 37.礼的第二个来源是来自对人神等各种关系的调整。(√ ) 38.“治国”在儒家文化里是指中国。(× )

39.“诗言志”中的志,代表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 ) 40.没有曲调但是有节奏的歌,更倾向于谣。(√) 41.《周易》与《诗经》都不是一个时代能够造就的。(√)

42.周诗只包括大雅、小雅。(×) 43.“周乐”指的是“周王室之乐”。( √)

44.《商颂》是商朝王室所管的,并不是周朝所管的。(×)

45.我们在进行干部的民主测评时候更多时候考察的是能力方面。(×)

46.齐桓公由于没有听从管仲的意见最后被易牙和竖刁害死,下场极其悲惨。(√) 47.《孔子诗论》是孔子讨论《诗经》的一些篇目。(√)

48.歌本与诗本在古代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用来记录歌词的。(×) 49.我们在做人生决策的时候要考虑多个因素,因为人是最大的动量。(√) 50.儒家的经典经常被称为“孔孟之道”。(√) 51.《中庸》是最晚列入儒家经典中的。(×)

52.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有两点不同,其中之一是成功人善于改变自己。(√) 53.公孙丑是孟子的得意门生之一。(√) 54.“商颂”经过校订后为十三篇。(√) 55.四书的确立在五经之前。(×)

56.作为一地区的领导,他的孝就是让这个地区的百姓政通人和。(√) 57.季札观乐记录的是鲁国人为其演奏周王室的乐曲。(√) 58.孟子将孔子理论中的本源解释清楚了。(√) 59.早期的经书是围绕孔子的五经建构起来的。(√)

60.“赋”法所担任的功能有:1、概括功能,2、描写自然的生和色,3、叙述功能。(√) 61.“五十而知天命”是孔子所说。(√) 62.“天命之谓性”是儒家思想的观点。(√)

63.孔子的言论中透露出的是对历史和人性的洞察,而孟子则是滔滔辩论,一种舍我其谁的干预精神。(√)

64.墨家学说是反对天,反对命的。(×)

65.孟子在游说各国国君的时候都会遭到很差的待遇,各国国君对他的学说都不屑一顾。(×) 66.孟子一生游说过十几位王。(×)

67.“定而后能静”中的“静”指的是安心下来去做事。(√) 68.孟子所谓的性善论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而言的。(×) 69.人是分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

70. 复礼是指要恢复礼的精神和礼的制度,守礼是指要重新建立规矩和制度。(√) 71.在伏羲画八卦之前,人类已经对自然现象进行了总结。(√) 72.“逍遥游”是庄子所提出的观点,主张精神的自由。(√) 73.从老子讲道,孔子讲仁,孟子讲义,到韩非子讲法,其实是体现了人类道德是在滑坡。(√) 74.我们现在看到的《春秋》是一部完整的史书,没有任何亡佚。(×) 75.《孔门易》是儒家学者对《周易》的阐述。(√)

76.《易传》与《孔门易》之间没有关系,是两种不同的解释方式。(×) 77.《周易》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被誉为六经之首。(√) 78.周易中的“周”仅指的是周朝。(×)

79.“率性之谓道”中的“率”我们一般理解为遵循。(√) 80.易学界普遍认为,《归藏易》、《连山易》、《周易》分别形成于夏商周三个朝代。(×) 81.儒家和道家讲的“道”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天地大道。(×) 82.将《春秋》的体例阐释的最清楚的是《左传》。(×) 83.“阴阳”之说是周易的产物。(√)

84.《左传》是对《春秋》的具体记载,他们的记载的历史时期是相同的。(×)


尔雅国学智慧答案题库(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演讲稿:不忘初心,做合格党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