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教程 - 图文(2)

2019-08-28 23:25

五、摄影机动态拍摄的技巧

相信各位常常会碰到一个画面无法将景物的全景拍摄进来,这时候大家一定是将摄影机由右到左或是左到右的扫摄,这也是摄影机的优点之一,但是有许多人在做这个动作时,画面常常摇来摇去或是忽快忽慢,总之看起来非常不顺畅。这些问题主要发生在身体转动方式不对,或是转动角度太大,还有就是犹豫不决,没有一气呵成。

正确的做法是以腰部为分界点,下半身不动上半身移动。就像你要过马路时左右观望是否有来车,只有头在左右转动肩膀以下是不动的道理。例如你要拍的景物,需要从甲点扫摄到乙点,首先将身体面向乙点后下半身不动,然后转动上半身面向甲点,此时摄影机是对着甲点的方向,接着按下录像键先原地不动录5秒钟,然后慢慢扫摄回到乙点,到了定位时不动继续录5秒后关机。

许多人会问到,扫摄的速度到底要多快呢?其实并无一定的准则,配合你所要扫摄的范围内景物的丰富程度而定。如果拍摄的是静态的景物,则速度可稍快一点,但要以看得清楚内容为原则。如果是取景内容是动态的物体及内容相当丰富,则速度可稍慢一点。

以上提供这些方式仅仅是拍摄时的参考,最重要是要实际的练习及体会。另外记住先决定要拍摄什么才开机拍摄,而不是开着摄影机到处找目标。

第二章 摄像的第一要素

画面的稳定是摄像机摄像的第一要素。保持画面的稳定是摄像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不管是推、拉、摇、移、俯、仰、变焦等拍摄,总是要围绕着怎样维持画面的稳定展开工作。而影响画面稳定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拍摄者的持机稳定。掌握正确的持机方法是每个摄像者必备的基本功,有了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拍摄时操作的得心应手,拍摄出高水平的影像作品来。

六、手持摄像机拍摄对姿势的要求

影响画面稳定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拍摄者的持机稳定。掌握正确的持机方法是每个摄像者必备的基本功,有了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摄录时操作的得心应手,拍摄出高水平的影像作品来。

在站立拍摄时,用双手紧紧地托住摄像机,肩膀要放松,右肘紧靠体侧,将摄像机抬到比胸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左手托住

6

摄录像机,帮助稳住摄录机,采用舒适又稳定的姿势,确保摄录机稳定不动。双腿要自然分立,约与肩同宽,脚尖稍微向外分开,站稳,保持身体平衡。

采用跪姿拍摄时,左膝着地,右肘顶在右腿膝盖部位,左手同样要扶住摄录机,可以获得最佳的稳定性。在拍摄现场也可以就地取材,借助桌子、椅子、树干、墙壁等等固定物来支撑、稳定身体和机器。姿势正确不但有利于操纵机器,也可避免因长时间拍摄而过累。

持机的稳定性与机器的重量成正比。现在的DV机日趋小型化,巴掌大小的

机器比比皆是,用一只手就能轻松托起。就是因为它的小巧就有很多人简化了持机的要领。殊不知机器越小就越不利于持机稳定,越是“掌中宝”受摄影者的影响越大,稳定性更为突出。在使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即使在操作这样巴掌大的小型摄录像机时也一定

要用双手支持,要知道机器越小越不利于稳定,越是这样娇小的机器越容易震动。

依靠身体的支撑保持机器稳定,对多数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正确掌握持机要领,多多练习。

七、脚架的使用

保持持机的稳定最好的方法是利用摄录像机三脚架,用带云台的三脚架来支撑摄像机效果最好,不但会有效的防止机器的抖动,保持画面的清晰稳定、无重影,而且在上下移摄与左右摇摄时也会运行平滑、过度自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利用控制摄像机的遥控器和控制云台的遥控器来完成拍摄的全部过程。

在固定场合长时间拍摄一定要使用三脚架,比如拍摄婚礼仪式、生日party、广场音乐会等,不然那将是个苦差事,把你累趴了也不会拍出好的带子来。三脚架一定要选用坚固的,把它放在稳固、平坦的表面上,尽量远离地震源(如有汽车跑的公路、振动的机械)。如果有风,可以在三角架上加佩重物以加大三脚架的稳定性,比如背包、石块等。

支撑摄像机的常用设备还有独脚架、胸架等,它们更简单、轻巧、携带方便,山上、石上都可以用,对那些经常出去拍摄的人士来说那可是一个好东东。

八、眼睛的取景方式

许多人受摄影的影响,在拍摄时只睁右眼以取景,这样的取景方式有很大的弊端。摄影与摄像不同,摄影抓住的只是瞬间,而摄像我们应采用双眼扫描的方

7

式,用右眼紧贴在寻像器的目镜护眼罩上取景的同时,左眼负责纵观全局,留意拍摄目标的动向及周围所发生的一切,随时调整拍摄方式,避免因为一些小小的意外而毁了自己的作品,譬如结婚摄像时乱窜的小孩往你身上撞啦,马路摄像时要躲避车辆啦;也避免因为自己的“专一”而漏掉了周围其他精彩的镜头,一切变化尽在掌握中。

现在的摄像机都带有液晶显示屏,因为它的屏幕大取景方便并且色彩好,使得许多人抛弃了取景器喜欢上了液晶屏。因为现在的摄像机液晶屏反光率普遍很高,用液晶屏取景晚上和室内还可以,可是到了白天的室外效果实在是差强人意。解决方法是:右手持机,左手掌五指并拢,成圆弧状扶住液晶屏的左边沿并罩在其上方,挡住左方和上方射进来的光线,这样看起了就好多了。但是还是要提醒您一句,一定是要用双眼取景,可不要遗漏精彩镜头的哟!

用手遮挡光线,如果再戴上一顶长檐帽,效果会更好。

九、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如果你的摄像机具有图像稳定功能,在手持机器拍摄时打开此功能,这样会有助于改善其图像的不稳定。但是你要知道这种抑制作用使有限度的,并非万能。轻微的抖动还能奏效,幅度稍微一大,他就无能为力了。而且对色彩平淡、亮度暗弱的主体或主体在快速移动的情况下,画面稳定效果并不明显。如果是以电子式补偿,还会牺牲一些画质。如果在上下移摄与左右摇摄时请务必解除此功能。

在拍摄时要多多运用广角镜头,将变焦镜头调到广角(W)的位置进行拍摄。如果将镜头调到最大倍数的变焦位置(T)时,只要稍微有一点颤抖都会使镜头产生相当大的晃动,为此需要特别留意。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按动某些功能键或手动变焦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牵动镜头引起晃动。

有些人喜欢单手持机边走边拍,看上去蛮潇洒。哎,真不知这位朋友拿回去欣赏自己的大作时会不会看得脑袋痛!拍摄时应尽量避免边走边拍,除非实在需要。大多数非专业摄像者在采这种方式往往拍摄不到好处:放像时画面抖动很厉害,让人看得头昏眼花。

要知道,观看者对抖动的画面的忍耐程度是有限的,谁也不愿享受晕船般的感觉,即使您讲述的故事有多么精彩,画面多么绚丽,而镜头却总是摇摇晃晃像醉八仙,视频的可视性就会大大降低。所以画面要尽可能拍得稳,除非你有这样

8

做的正当理由,否则就不要去尝试这种所谓的“另类”表现手法。

当然有时候也需要这样的效果,譬如要表现出车的颠簸、船的摇晃、行人的拥挤??表现好了会有很强的临场感。但一定要注意做的有板有眼有分寸,不要过量,不要让人看出破绽。

总之一句话,稳定高于一切,凡是有利于图像稳定的东西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持机方式就是好的摄像作品的开始。

第三章 拍摄画面的构图

十、保持画面的构图平衡

在每次按下录像键之前,我们都要环视四周的环境,看看取景器中被拍摄的画面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这就是在构图。摄像的构图规则跟静态摄影的构图规则十分类似,不但要注意主角的位置,而且还要研究整个画面的配置,保持画面的平衡性和画面中各物体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调整构图对象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大小,并确定各自在画面中的布局地位。

一幅完美的构图,起码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1、画面整洁、流畅,避免杂乱的背景。杂乱的背景会分散观看这的

注意力,降低可视度,弱化主体的地位。拍摄前应该剔除画面中碍眼的杂物,或者换一个角度去拍摄,避免不相干的背景出现在画面上。

2、色彩平衡性良好,画面要有较强的层次感,确保主体能够从全部背景中突显出来。如穿黑色衣服的人不要安排在深色背景下拍摄。

十一、摄像构图的一般规则

在拍摄前保持摄录机处于水平位置,这样拍摄出来的影像不会歪斜,你可以以建筑物、电线杆等与地面平行或垂直的物体为参照物,尽量让画面在观景器内保持平衡。

要尽可能接近目标,这样才会保证不会有不相关的背景出现在画面上,但你也必须在主角四周预留一些空间.以防主角突然移动。要保证摄录像机与被拍摄的主角人物之间不会有人或有其他物体在移动。不要让一些不相干的人物一半在画面中,一半在画面外。如果你拍摄的是你无法控制的活动,那么,你不可能确保所有构图都很完美:但是你可以把你的拍摄主角安排在画面中的正确位置。同时把整个场景扫描一遍,把不要的景物排除在外。

9

构图时还要注意:运动中的物体不管多小都比静止的物体容易吸引眼睛的注意力,因此,注意不要让不必要的会分散观众注意力的运动中的物体出现在画面背景上。此外,一些抢眼的色彩也要注意,特别是红色、鲜黄色和深蓝色尤其会吸引眼睛的注意,画面中要避免出现跟主角没有关系但却会抢眼的色彩。

左图:不平衡的构图。拍摄距离太远,背景太杂、太多、太乱,主要人物不能很好的突现出来。

很多专家推行“三分之一”的构图原则。摄像实践表明,让重要的景物或人物正好位于画面1/3处——而不是在正中央,这样的画面比较符合人的视觉审美习惯,甚至

比主角在正中央的画面要有美感得多。一个完整画面被两根垂直和两根水平方向上的线都分成九等份,其中垂直线与水平线交会的4个点,这就是画面中最能讨好视觉的部分,可以把这个位置作为主体最重要的部分的中心。

人物位于画面中的三分之一处,面部正好处在左上角的两线的交点上,是符合“三分之一”构图原则的。并且背景也不杂乱,人物形象被很好的突出出来。

十二、人物的摄像构图

当主角看的方向或行走的方向不与画面垂直时,他们面对或前进方向的前面要留下的空间——“前视空间”,多过他们后面的空间——“多余空间” ,应该将“多余空间”减少到最低程度。

比较左面两幅图像,第一幅为不平衡的构图。图中小姐身后多余的空间多于前进方向的空间,看起来不舒服。第二幅为平衡的构图,是合理

的。

拍摄人物时,不要给所拍的人物头顶留太多的空间。否则就会造成构图不平衡缺乏美感。如果画面中人物身高不及画面的三分之一,观众就得集中目力仔细辨认,时间稍长就会感到乏味。记得应该把人物眼睛维持在画面上方1/3的高度,

如果面孔在这个高度以下,这个人看起来好像掉落在电视屏幕里。

比较左面两幅图像,第一幅

10


摄像教程 - 图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经典爱情语 经典爱情誓言短信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