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招聘工作总结(企业型) (1000字)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年度招聘工作总结(企业型) (1000字)
一、总体情况
本年度为满足公司生产的需要,在进行产能最大化设计的可行性分析下,公司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招聘和一次较小规模的招聘活动,分别为:
其一为1月。此次主要是生产部,直接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以及公司因生产需要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的招聘活动。 其二为4月。此次主要是市场部,销售人员的招聘活动。
其三为7月。此次主要是生产部,直接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的招聘活动。 二、招聘形式
本年度公司采取的招聘形式较为外部招聘,通过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人员招聘。 选择人才代理:先达人才交流中心(收费)。通过人才交流中心,不会浪费太多的精力,时间花费成本小。在三天内就有足够多的人员供挑选,可以确保公司在一个月以内找到合适的人选,满足生产的需要。但通过人才交流中心,需要一定的招聘成本。
注:招聘成本的单位是元/人,招聘成本是指人均成本 三、具体分析
(一)应聘比率:应聘人数和各岗位拟招人数之比 1月:直接生产工人(3级)应聘比率=138/69=2/1
直接生产工人(7级)应聘比率=33/11=3/1辅助生产工人应聘比率=24/12=2/1中级管理人员应聘比率=26/13=2/1高级管理人员应聘比率=14/7=2/1 共4页,第1页 集团办公室
其他人员应聘率=24/12=2/1 4月:其他人员应聘率=54/18=3/1
2018-年度招聘工作总结(企业型) (1000字)word版本
中级管理人员应聘比率=38/19=2/1 初级管理人员应聘比率=70/35=2/1 销售主管应聘比率=6/3=2/1 销售业务员应聘比率=36/18=2/1
直接生产工人(2级)应聘比率=311/264 直接生产工人(3级)应聘比率
=475/464 直接生产工人(4级)应聘比率=104/52=1/2 辅助生产工人应聘比率=70/57
分析:应聘比都大于1/1,可见招募效果良好,招聘信息发布效果良好。(二)录用率:录用人数和应聘人数之比
1月: 直接生产工人(3级)录用比率=69/138=1/2
直接生产工人(7级)录用比率=11/33=1/3 辅助生产工人录用比率=12/24=1/2 中级管理人员录用比率=13/26=1/2 高级管理人员录用比率=7/14=1/2 其他人员录用率=12/24=1/2 4月:其他人员录用率=18/54=1/3
中级管理人员录用比率=19/38=1/2 初级管理人员录用比率=35/70=1/2 销售主管录用比率=3/6=1/2 销售业务员录用比率=18/36=1/2
直接生产工人(2级)录用比率=264/311 直接生产工人(3级)录用比率
=464/475 直接生产工人(4级)录用比率=52/104=1/2 辅助生产工人录用比率=57/70
分析:录用比都小于1,说明录用者的素质相对较高。 (三)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之比 1月: 直接生产工人(3级)招聘完成比率=69/69=1/1
直接生产工人(7级)招聘完成比率=11/11=1/1 辅助生产工人招聘完成比率=12/12=1/1 中级管理人员招聘完成比率=13/13=1/1 高级管理人员招聘完成比率=7/7=1/1 其他人员招聘完成比=12/12=1/1 4月:其他人员招聘完成比=18/18=1/1
中级管理人员招聘完成比率=19/19=1/1 初级管理人员招聘完成比率=35/35=1/1 销售主管招聘完成比率=3/3=1/1 销售业务员招聘完成比率=18/18=1/1
直接生产工人(2级)招聘完成比率=264/264=1/1 共4页,第2页 集团办公室
直接生产工人(3级)招聘完成比率=464/464=1/1 直接生产工人(4级)招聘完成比率=52/52=1/1 辅助生产工人招聘完成比率=57/57=1/1 (四)费用控制:实际费用和预算费用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