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合格学校汇报材料
——牛鼻滩镇中学潘民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牛鼻滩镇中学全体师生,热烈欢迎各位光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牛鼻滩镇位于沅江河畔,东临贺家山原种场,西抵常德市郊芦山乡,是鼎城区著名的蔬菜大镇和鱼米之乡。牛鼻滩镇中学坐落在镇墟场,创办于“五四”运动时期,成长壮大于改革开放之后。1999年,因初中学生度峰,高中生源不足,牛鼻滩镇中学一分为二,一部分迁入原常德县七中园址,称为中学本部,一部分留在原地,称为中学分校。2008年,因初中生源萎缩,两校正式合并,校址定在原常德县七中园址,迄今为止,有近百年办学历史,是原广东省军区政委蔡多文将军的母校。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1306平方米,2011-2012学年度有12个教学班,在籍学生491人,在岗教师64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教师11人。自申报“创建合格学校”以来,我们举全校之力,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办学条件迅速改善,办学水平逐年提高,一所布局合理、管理科学、功能齐全的全新农村中学己初步形成。下面,我就合格学校创建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汇报如下。 一、抓投入,尽力改善办学条件
2011年初,我们启动学校创建工作,我们从高处定位,从长远着眼,借鉴了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精心编制了学校的发展蓝图,决定对原常德县七中遗留的老旧校舍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我们希望通
过合格学校的创建,为全校师生创造舒适温馨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培育教师们的敬业精神,激发学生们力争上游、奋发有为的昂扬斗志,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树立学校良好的社会形象。
从2011年8月开始,我们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前提下,抢抓工期, 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始了硬件建设。2011年8月,新教学楼破土动工,2012年4月交付使用;同时投资45万元,对男女学生宿舍进行了整体翻修,9月1日交付使用;同年9月,投资13万元,着手把原中心校园址改建成学生综合实践基地,搭好了课堂教学和劳动实践相结合的平台。2012年3月,学校投资150万元,整修了校门、操场和办公楼:修建了透视围墙77米;修建了文化墙145米,设诗词、弟子规、体育三个主题;重建了校道120米。2012年5月,投资17万元,添置了教师办公设备;投资了16.8万元,装配了电脑室及校园网络;投资8.8万元,装备了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和体育乐园。投资5.5万元,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和电子显示屏。2012年7月,学校三用堂及附属工程破土动工,同年11月交付使用;8月,投资30万元,修建了一座水冲式厕所和学生浴室,9月底交付使用;10月,投资13万元,购买了节能厨房用具;投资4万元,绿化了校园。
蔡多文将军非常关心我校的建设和发展,2011年和2012年先后四次莅临我校,给我校的创建工作提出许多宝贵建议。尤其令人难忘的是2011年10月25日,蔡多文将军携广东省知名企业家代表光临我校,在将军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吴儒汉等五名企业家现场捐资100万元,为我们注入了宝贵的建设资金。我校的合格学校建设也得到了
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2011年5月12日,董岚区长率领教育局、财政局等部门负责人专程来我校调研创建工作,并拨付政府资金330万元,修建教学大楼(220万元)和学生三用堂(110万元);区教育局拨款31万元,修建了水冲式厕所及三用堂附属工程;牛鼻滩镇党委、政府领导也多次来校视察,为我校创建工作建言献策;很多事业有成的校友和老乡也纷纷伸出援手,为我校的创建工作添砖加瓦。到目前为止,校舍建筑面积5252平方米,生均10.7平方米;运动场面积5000平方米,生均10.2平方米;学生食堂面积747平方米,生均1.5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276平方米,生均3.1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560平方米,生均1.1平方米;学校藏书16836册,生均34本;250米环形跑道、仪器室、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等一应俱全。如今,整洁美观的校园,舒适温馨的环境,令全校师生心旷神怡,也成为了牛鼻滩镇一道亮丽的风景,各界人士途经我校,纷纷驻足观赏,交口称赞。
我校的创建工作从2011年8月破土动工到2012年10月全面竣工,历时14个月,共投入资金677.1万元,其中政府投入330万元,区教育局投入31万元,自筹资金约316.1万元。 二、抓管理,努力提升办学水平
1、立足校情,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行政班子建设。
学校按照“自身形象好、思想观念新、工作作风实、管理水平高”的标准,要求班子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深入课堂,深
入教师,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倾听教职工的呼声,化解师生矛盾,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把学校行政打造成“肯办事、会办事、办成事”的坚强战斗集体。在创建引资争资的过程中,学校行政一班人不顾疲劳,多次跑政府、下广州、找校友,争取得到蔡多文将军、区政府和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在创建规划设计中,学校行政领导带领二层骨干多次向兄弟学校学习取经,无怨无悔,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学习制度,利用例会、集会、讲座等形式,开展专题学习。组织教师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鼎城区教师二十不准》,在党员教师中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活动,并评选出“师德标兵”,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道德修养。我校教职工奉公守法,文明执教,没有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也没有发现“家教家养”和恶意体罚学生的现象。
开展业务培训。根据实际,学校制定了教师培养计划,要求全体教师每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写一篇高质量的心得体会;定期开放阅览室,规定教师集中学习每周不得少于2小时;组织教师订阅报刊杂志,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自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组织教师全员参加常德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2010-2011年度29人培训合格,2012-2013年度,有15人参训,下个学年度全部培训完毕;潘民安、梅昌顺接受了常德市初中学段骨干教师培训,杨仕美老师被聘为鼎城区骨干教师。
大力推广“洋思经验”,打造高效课堂。学校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先学后教,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学校通过推门听课、学生评教、教师比武等多种形式,保证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上。现在,全校64名教职工,本科学历30人,占46.7%,专科学历28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39人,所有专任教师均获得教师资格证,是一支年富力强,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的教师团队,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年的中考中,我校175人参考,有36人升入重点中学,综合评比名列鼎城区第13名, 步入常德市优秀行列,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2、以人为本,切实提升学生素质 一是巩固“普九”成果。
保证新生入学率和在校学生巩固率99%以上。每期开学,我校组织全校教师分组下村劝学,对家庭困难的学生采取家访动员、补助生活费或全免生活费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保证不因经济困难辍学一人,同时各班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采取师生结对帮扶的形式,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近年来,我校学生巩固率在99%以上;学生学籍有专人管理,异动手续齐全,档案管理规范。
二是强化安全工作。
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兼职安全监督员,对教学设施、食品、卫生、交通、消防等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并制定了《学校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每期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紧急疏散逃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