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自由主义自由观与国际金融危机渊源
作者:陈华森,袁明旭
来源:《商业研究》2010年第10期
摘要: 自由主义消极自由观的发展经历了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两个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对个人权利和自由的保障。自由主义消极自由观现实化的途径是通过自由政党执政制定自由化政策,使经济模式自由化,而华尔街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为了获利而自由地使用金融高杠杆,最终导致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关键词:自由主义;消极自由;全球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831.59 文献标识码:B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理所当然地应该参与共享历史进步的文明成果。一方面,从二者的逻辑关系来说,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决定了他们必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另一方面,对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又可以进一步激励人民群众更好地创造历史。然而,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危机史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史,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大萧条,以及70年代的滞涨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大爆发;自2007年由美国肇始的次贷危机延伸到全世界,而引发国际金融风暴。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危机与自由主义的消极自由观密不可分,它也是社会合作和一致性缺失以及社会分配正义缺失的主要原因,以上综合结果引发了美国次贷危机并导致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 一、新自由主义消极自由观的理论来源和发展
自邦雅曼?贡斯当把自由分为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后,以赛亚?伯林将两种自由概念提升,并称之为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以这种二分法,古代人的自由观即积极自由观,现代人的自由观即消极自由观,后者即为古典自由主义所确立的自由观。根据伯林的定义,“消极自由(free from …)”所回答的是“主体(一个人或人的群体)被允许或必须允许不受别人干涉地做他有能力做的事、成为他愿意成为的人的那个领域是什么?”而“积极自由(free to …)”所回答的则是“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是决定某人做这个、成为这样而不是做那个、成为那样的那种控制或干涉的根源?”[1]简单说来,前者即不受别人阻止做出选择的自由,后者是成为某人自己主人的自由。早在贡斯当的理论阐释中,他就试图弥合古代人和现代人之间两种自由的分歧,使二者融合。但是有趣的是,在后来自由主义阵营中分化出来的新个人主义也是试图使两种自由融合而因此与古典自由主义决裂。相反,新自由主义却坚定地继承了它并欲图使之发扬光大。
古典自由主义对消极自由观的理论论证是非常鲜明的。洛克以自然法和契约论为基础论证政治国家的根本目的即维护自然法所赋予的个人自保必备的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在其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