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未成年工
b、妇女和儿童
c、职业病患者
d、残疾人
48、从业人员在( )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总监。(a)
a、300人
b、1000人
c、100人
d、500人
49、新《安全生产法》规定,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对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除要求其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处( )罚款。(a)
a、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b、伍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c、二千万元罚款
d、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50、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应当符合()。(d)
a、国家标准
b、行业标准
c、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d、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51、安全生产工作应当( ),坚持 ( ),坚持( )的方针。( b )
a、安全发展 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c、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d、安全发展 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2、( )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d)
a、政府部门
b、行业组织
c、协会
d、工会
53、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 ),并组织实施。(b)
a、安全生产意见
b、安全生产规划
c、安全生产计划
d、安全生产工作方案
54、( )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c)
a、国务院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和省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55、( )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d)
a、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
b、乡、镇人民政府
c、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
d、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56、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 )申报职业危害。(d)
a、卫生行政部门
b、有关主管部门
c、人民政府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7、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 )。(a)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有关主管部门
d、卫生行政部门 58、( )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核发剧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并负责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a)
a、公安机关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
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59、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 )制度。 (b)
a、更新
b、淘汰
c、报废
d、改造
60、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 ),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a)
a、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
b、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c、重大事故隐患销号制度
d、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制度
61、事故调查组应当邀请( )派人参加。(c)
a、纪委
b、监察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工会
6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 ),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 ),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 b )
a、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台帐 公示
b、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 公告
c、安全生产违法行为通报制度 告知
d、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打击办法 公开
63、( )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b)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d、各级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
64、国家实行职业卫生( )制度。(d)
a、检查
b、许可
c、考核
d、监督
65、( )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d)
a、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b、矿山、金属冶炼单位
c、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
d、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
66、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负责人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 )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b)
a、及时
b、立即
c、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
d、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
67、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 ),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c)
a、黑名单制度
b、一案双查制度
c、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