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染病组织机构及制度资料(4)

2020-03-27 19:49

学生传染病病愈返校医学证明查验制度

为了切实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治疗病人,杜绝传染病的迅速蔓延。因此我校要求各班进行传染病病愈返校复课医学证明查验制度。做到既对教工和学生进行严格的常规管理,又对教工和学生进行全面关爱,以维护保障职工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治各类传染病疫情:

一、学校校医和政教处工作人员应将患传染病学生情况按要求进行填写,并将登记本长期保存。学校对患传染病的学生复课应实行复课检诊双证明制度,即患传染病的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必须由学校所属地段疾病控制中心开具复课证明,交给校医或政教处工作人员复检后,再开具回班复课证明,方可进班复课。校医室应将学生的诊断证明和复课证明归档,以备查验。

二、学校要坚持晨检制度,班主任老师应认真检查班内学生健康情况,协助校医做好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追踪,并将相关信息每日上报给校医室。校医负责学生因病缺勤统计,每学期上报“因病缺课统计表”。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校医应及时上报疫情,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疫情追踪调查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三、政教处工作人员要对因病缺课学生的病因、缺勤,及治疗情况认真登记备案,凡学生患各类传染病的,其复课要严格把关,必须查验医生开具的病愈复课证明,手续完备符合复课条件的,方能允许其复课,并记录其复课时间。

传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学校要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学校是人群集中、传染病好发场所,为了加强传染病管理,保护广大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班主任教师肩负起保护学生健康的责任,每天要掌握在校和缺席学生健康状况,发现传染病做到早报告、及早隔离治疗。

2、要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发现传染病保健教师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报告时间为甲类传染病,最迟不超过2小时;乙类传染病,应于6小时内报告;丙类传染病,应于12小时内报告。

3、发现传染病,保健教师应向所辖区卫生防疫部门报告,根据传染途径及时做好疫点疫区消毒处理。

4、学校要建立健全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管理制度。学校公厕是蚊蝇孳生地,要定期消毒。

5、要组织好学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传染病流行期教育学生避免同病人接触。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1、有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工作; 2、班主任、政教处负责人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做到层层上报。 3、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向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4、学校要有传染病登记簿,有疫情报告记录,学生就诊日志,传染病报告卡。

5、班主任教师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立即向学校政教处报告。

6、报告时限:对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应于2小时内报告;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乙肝、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6小时内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报告。

7、任何班级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瞒报、不报、错报、迟报或谎报疫情,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者,将依法进行处理。

入学传染病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一、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

防工作。

二、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配合防疫部门完成预防接种工作,并向家长宣传有关方面的知识。

三、入学新生检查预防接种登记证进行登记,并收到学校卫生室保管,积极动员未预防接种的学生家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四、定期办板报,搞好防疫宣传,让家长、班主任教师及相关人员掌握预防接种知识,共同搞好预防接种工作。

公共活动区域及物品定期清洗消毒制度

一、消毒范围共用部位:房屋底层总门、楼道、楼梯间、 教室、门后扶手等。公共设施设备:活动室、阅览室、体育 器材等。

二、公共区域的消毒由学校安排专人进行定时、定点消毒 和检查。对进出人员使用频繁的部位,包括楼梯扶手、门把 手、体育器材、共用厕所等经常进行擦洗和消毒。

三、通风要求对房屋公共部位、公共场所应当经常开窗通风或增加通风设备,保证公共区域空气流通,并做好安全防 范措施。

四、消毒方法门厅、楼梯、楼道、活动室、阅览室、体育 器材等消毒:对地面、墙壁以及经常触摸的物体如门窗、门 把手、开关、栏杆、柜台、桌椅、水龙头等表面每天湿性清 洁,用 84 消毒液溶液喷洒、喷雾或擦拭,作用时间不少于 60 分钟,然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公共 厕所(洗手池、卫生间)等消毒:卫生洁具每天用消毒剂浸 泡、擦拭 30 分钟。

五、消毒人员要求:

1、学校安排专人对消毒人员测量体温和卫生检查,必须按 时上岗。

2、消毒剂溶液配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配制时应穿 戴工作服、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消毒液直接与 皮肤、黏膜接触,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3、消毒工作完毕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必要时 用含有效碘 3000 ml/L——5000 ml/L 的碘伏或 75%乙醇溶液 擦拭消


学校传染病组织机构及制度资料(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2007-06实施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