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三效蒸发器设计(4)

2021-09-24 09:49

我们选取的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计算方法如下。

3.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束的初步估计

加热管通常选用 25 2.5mm, 38 2.5mm, 57 3.5mm等几种规格的无缝钢管,长度一般为2-6m。管子长度的选择应根据溶液结垢的难易程度,溶液的起泡性和厂房的高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本次设计加热管选用 38 2.5mm长度为3 m的无缝钢管。 由下式估算所需管数:n'=

S143

414根

d0L 0.13.14 0.0383 0.1式中S——蒸发器的传热面积,m2;

d0——加热管的管径,m; L——加热管长度,m。

因加热管固定在管板上,考虑到管板厚度占据的传热面积,计算n 时的管长用(L-0.1)m。为完成传热任务所需的最小实际管数n只有在管板上排列加热管后才能确定。

3.1.1 循环管直径的选择

循环管的截面积是根据使循环阻力尽量减少的原则来考虑的。其截面积可以取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100%,若以表示D1循环管内径,则:

D12

4

(0.4~1)n

4

d12

对于加热面积小的蒸发器,应取较大的的百分数。查管规格表,所以本设计选取的循环管应选用 426 12mm的管子,长度为3 m。

D1

1 38 2 2.5 0.425m

3.1.2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加热室的内径取决于加热管和循环管的规格、数目及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加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有三角形、正方形、同心圆等,目前以三角形居多。管心距t为相邻两管中心线之间的距离,t一般为加热管外径的1.25-1.5倍。目前在换热器设计中,管心距的数值已经标准化,管子规格确定后,相应的管心距则为定值。

加热室内径和加热管数采用作图法来确定,具体做法是:先计算管束中心线上管束nc,管子按正三角形排列时,

nc 1.1n 管子按正方形排列时,

nc 1.19n 式中n——总加热管数

以三角形排列初步估算加热室内径,即

n 1.1 414 23

加热室内径Di t nc 1 2 1~1.5 d0 48 23 1 2 1.5 38 1170mm 根据初估加热室内径值和容器公称直径系列,试选一个内径作为加热室内径,并以此内径和循环管外径作同心圆,在同心圆的环隙中,按加热管的排列方式和管心距作图。作图所得管数n必须大于初始值n',如不满足,应令选一设备内径,重新作图,直至合适为止。壳体内径的标准尺寸列于表3-2

中,作为参考。

表3-2 壳体的尺寸标准

根据表选取加热室壳体内径为1200mm,壁厚为12 mm。 根据绘图可知管数为426根。

3.1.3分离室直径和高度的确定

分离室的直径和高度取决于分离室的体积,而分离室的体积又与二次蒸汽的体积流量及蒸发体积强度有关。

分离室体积的计算式: V

W

m3

3600 U

式中V——分离室的体积,m3;

W——某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汽流量,kg/h; ——某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汽密度,kg/m3;

U——蒸发体积强度,m3/(m3 s),即每立方米分离室每秒钟产生的二次蒸汽量,一般允许值为1.1~1.5m3/(m3 s)。

现取分离室中U=1.1m3/(m3 s);而二次蒸汽的密度见表3-3。

表3-3 二次蒸汽密度的确定

根据前述计算值到代入分离器体积的计算式可得:

V1

W18791.66

1.028m3

3600 1U3600 2.16 1.1

W29406.46

2.14m3

3600 2U3600 1.11 1.1

W39976.42

14.82m3

3600 3U3600 0.17 1.1

V2

V3

一般情况下,各效的二次蒸汽量是不同的,且密度也不相同,按上述算出的分离室体积也不相同,通常末效体积最大。为了方便起见,设计时各效分离室尺寸可取一致。分离室体积宜取其中最大者。所以分离器的体积选取其中的最大者,即V 14.82m3

分离室体积确定后,其高度H与直径D符合下列关系:V D2H

4

H/D 1~2。对于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其分离室一般不能小于1.8 m,以保证足够的雾沫分离高度。分离室的直径也不能太小,否则二次蒸汽流速过大,导致雾沫夹带现象严重。

根据上述原因,取H/D 1.5 代入值,解得D 2.33m,H 3.5m

3.2接管尺寸的确定

流体进出口的内径按下式计算d

4Vs

u

式中 Vs-----流体的体积流量 m3/s ;u-----流体的适宜流速m/s,估算出内径后,应从管规格表格中选用相近的标准管。

3.2.1溶液的进出口管

对于并流加料的三效蒸发,第一效溶液的流量最大,若各效设备尺寸一致的话,根据第一效溶液流量来确定接管。取适宜流速选取u 2m/s则

d

0.079m 所以选用 89 3.5mm无缝不锈钢管。

3.2.2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接管

查表已知 1 2.161kg/m3, 2 1.113kg/m3, 3 0.172kg/m3;又适宜的饱和蒸汽流速一般在30和50 (m/s)之间取u=50m/s。

V1

W1

1

W2

8791.66

1.130m3/s

3600 2.161

9406.46

2.348m3/s

3600 1.113

9976.42

16.112m3/s

3600

0.172

V2

2

W3

V3

3

d

0.24m 可以由不锈钢管规格表查得选取的蒸汽接管规格为 273 16mm。

3.2.3冷凝水出口

冷凝水的排出一般属于液体自然流动(u=0.8-1.8 m/s),接管直径应由各效加热蒸汽消耗量较大者确定。

第三效的蒸汽冷凝量为9976.42kg/h;由手册查得,70℃时冷凝水的密度为

975kg/m3; 适宜流速选为0.4m/s。 可计算冷凝水出口管径:

d

0.034m 可以由不锈钢管规格表查得选取的冷凝水出口管径规格为 40 2mm。

第四章 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的设计

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气液分离器与蒸汽冷凝器。

4.1 气液分离器

蒸发操作时,二次蒸汽中夹带大量的液体,虽在分离室得到初步分离,但为了防止有用的产品损失或污染冷凝液体,还需设置气液分离器,以使雾沫中的液体聚集并与二次蒸汽分离,故气液分离器又称为捕沫器或除沫器。其类型很多,设置在蒸发器分离室顶部的有简易式、惯性式及网式除沫器等,在蒸发器外部的有折流式、旋流式及离心式除沫器等。

惯性式除沫器是利用带有液滴的二次蒸汽在突然改变运动方向时,液滴因惯性作用而与蒸汽分离。其结构简单,中小型工厂中应用较多。本设计选用惯性式除沫器。

2.4三效蒸发器设计(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验光试片检查操作程序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