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DS的车厢火灾烟气流动的数值模拟分析_葛江(2)

2021-09-24 10:24

靠近火源的地方到达临界点时间的长短与监测点和火源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与温度变化类似,这是

  对可视距离和温度到达临界点的时间进行曲线拟合,得出图6

图5 各个监测点可视距离随时间变化曲线

因为热传递需要一定的时间造成的。这也佐证了热

量的传播是伴随着高温烟气的流动进行的。

表2

监测点时间/s

U-1.7-8.03.9095054

U-1.7-6.05.7066922

图6 各监测点到达临界温度与临界可视距离时间拟合

各个监测点首次达到临界距离的时间 

U-1.7-4.09.312359

U-1.7-2.011.704764

参考文献

[1]许镇,唐方勤,任爱珠.建筑火灾烟气危害评价模型及应

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8):651-654.[2]李海波,杨晓峰.建筑火灾烟气危害及防控措施[J].消

防安全,2009(6):49-51.

[3]许秦坤,杨立中,张甲雷,等.一端封闭隧道施工中火灾

烟气流动的数值模拟分析[J].环境与安全学报,2010,10(5):156-159.

[4]严隽耄.车辆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5]张登春.旅客列车车厢内气体流分布特征与环境舒适性

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与力学研究所,2009.

[6]陈阳寿,梅秀娟.地铁列车车厢火灾特性研究[J].消防

科学与技术,2008,27(6):399-401.

作者简介 葛江,四川成都人,西南交通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消防火灾研究。

(收稿日期:2011-09-15)

U-1.7-0.012.610978

  对比临界可视距离与临界温度的到达时间发现,总是可视距离先达到临界点,这说明在车厢的火灾中,烟气仍然是主要的危险源。4 结论

(1)在列车车厢这样的简单结构中,火灾烟气分布和温度场都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距离火源点较远的地方,监测点的温度和可视距离变化具有滞后性。

(2)烟气总是比温度先达到临界点,这说明在车厢火灾中,烟气是最大的危险源,做好防排烟工作尤其重要。

(3)对于车厢火灾的防治,应以加强烟气的抽排、延缓烟气达到临界浓度的时间为重点,人员疏散时,可以俯下身,利用温度分层的规律,最大限度延长疏散时间,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安全必须做到“三贴近”

在安全管理中,班组安全管理必须做到“三贴近”,这样才能营造和谐、安全的环境,才能保证班组安全稳定。

一要贴近现场,要深入生产现场作业场所,对重点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监督,若发现安全措施与实际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不符时,要立即协调解决,加强操作管理和安全监督,正确处理好安全与质量、安全与

进度、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二要贴近设备,每天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性能参数了如指掌,若不符合规定要进行调整,对操作人员所反映的设备问题要逐项落实和解决,要让设备在正常的参数状态下运行,千万不能让设备带“病”工作。

三要贴近职工。要了解职工的心声和所需所求,让职工在工作中无思想包袱和后顾之忧,真正做到上班舒心,下班开心。另外,要进一步提高职工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控能力,保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摘自《冶金安全》


基于FDS的车厢火灾烟气流动的数值模拟分析_葛江(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辅助线理论知识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