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怼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天实置之( ) (2)以死谁怼( ) ..
(3)尤而效之( ) (4)且旌善人( ) ..2.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二三子以为己力 B.皆以美于徐公 ..
C. 以绵上为之田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2)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4.晋侯说“以志吾过”,从文中看,他的“过”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5.联系全文,说说介母为什么要与儿子“偕隐”?(2分) 养兰说 (明)陶望龄
①会稽多兰,而闽产者贵。养之之法,喜润而忌湿,喜燥而畏日,喜风而避寒,如富家小儿女,特多态难奉。予旧尝闻之,曰他花皆嗜秽而溉,闽兰独用茗汁,以为草树清香无如兰味,洁者无如茗气,类相合宜也。休园中有兰二盆,溉之如法,然叶日短,色日萃,无何其一槁矣。而他家所植者,茂而多花。
②予就问故,且告以闻。客叹曰:“误者子之术也。夫以甘食人者,百谷也;以芳悦人者,百卉也。其所谓甘与芳,子识之乎?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物皆然矣。昔人有捕得龟者,曰龟之灵不食也。箧藏之旬而启之,龟已几死。由此言之,凡谓物之有不食者,与草木之有不嗜秽者,皆妄也。子固而溺所闻,子之兰槁,亦后矣。”
③予既归,不怿,犹谓闻之不妄,术之不谬。既而疑曰:物固有久而易其嗜,丧其故,密化而不可知者。《离骚》曰:“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夫其脆弱骄蹇,衒芳以自贵,余固以忧其难养,而不虞其易变也。嗟乎!于是使童子刈槁沃枯,运粪而渍之,遂盛。万历甲午五月廿五日。
优秀老师的优秀杰作
1、第一段中作者所说的“溉之如法”具体是指 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2分)
2、从第二段的内容看,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作者养花失败的原因?( )(3分)
A、盲目地相信听说得来的方法。 B、采取了完全错误的养花方式。
C、不知道所谓“甘”与“芳”究竟是什么。 D、不懂得“奥腐之极,复为神奇”的道理。 3、第三段中说:“予既归,不怿 既而疑 ”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予”为何“不怿”?又“疑”什么?(4分)
4、从作者养兰的经历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请就一点进行简要阐述。(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8分)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①。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欹:倾斜。 1、“御街行”是这首词的 (1分) 2、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 此词上片主要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主要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 B. “天淡银河垂地”六字生动地勾画出秋夜空旷的天地,具有豪放之气。 C.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一句写酒未到已先化泪,愁更凄切。 D. 下片以“愁”为核心,层层递进,委婉含蓄地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 3、这首词既有“花间词人的遗风,更有一股清刚之气”,请证明这个论点(4分)
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而用之。”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延徽始教契丹建牙①开府,筑城郭,立市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延徽有助焉。?
顷之,延徽逃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德明曰:“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来,如丧手目;今往诣之,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复入契丹。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及称帝,以延徽为相,...累迁至中书令。? ..
《资治通鉴·后梁记》
注释:①建牙:建立主城旁的附城。
优秀老师的优秀杰作
1解释下列加点字 (4分) (1)颇知属文 (2)宜礼而用之 .(3)掌书记王缄疾之 (4)当复诣契丹耳 ..2、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延徽能守节不屈 B、 筑城郭,立市里 ....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今河北皆为晋有 ....
3、下列语句中虚词“之”用法和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德明问所之 B、今往诣之 C、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D、为之奈何 4、把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契丹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2)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
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延徽离开契丹后,契丹主“如丧手目”的原因。(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5题。(12分)
吴山图记
归有光
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诸山,皆在吴县。其最高者,穹窿、阳山、邓尉、西脊、铜井。而灵岩,吴之故宫在焉,尚有西子之遗迹。若虎丘、剑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胜地也。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沉浸其间,则海内之奇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