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2)

2021-09-24 21:15

第三阶段:对比分析,加深理解

清楚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让三个学习小组同时把自然带的分布提炼成模式图,总结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这时我给出全球陆地自然带图和全球气候模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两者的对应性。一方面回顾全球气候的分布,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对陆地自然带的理解,感悟到影响植被差异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气候。

第四阶段:归纳总结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结合自然带分布模式,提出如下三个问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形成这样地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自然带的更替规律及延伸方向有何特点?将上述三个问题以表格的形式填入下图中。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地理思维能力;总结填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过程。

3、开放训练,综合实践。

以课堂擂台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调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课后实延伸与探究:以“月牙泉鸣沙山”的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荒漠中会有绿洲?为下节课学习地方性地域分异规律打下铺垫。

五、教学效果反思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异常炉况下高炉铜冷却壁热态试验与数值模拟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