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究竟是什么呢?
我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以科技服务于生活,使我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教育也要迅速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只有
理论课调查报告
这样才能形成文明的社会风气。当然,医疗器械的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当然,现如今大家一提到健康,就会想到”环境保护”,因为现如今的环境污染实在是太严重啦,这一切都得归咎于重工业不顾一切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得通过治理当前的环境问题才能确保公民的身体健康。只有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可持续发展这六方面,才能真正实现小康社会。
通过此次的调查研究显示,仍然有部分大学生对于小康生活的标准是懵懂未知的亦或是模糊不清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增加了难度。这也使我们自身意识到在当代大学生心中的某些信仰或者是对未来生活的标准其实是模糊的。转变这部分学生的观念还需要一段时间,这也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
此外,从调查问卷的讨论、设计、到最后的发放,数据的统计,以及在调查过程的走访、讨论,中间的过程都我们在不断地摸索中完成,着实不易。因为在此之前我们从未接触过这一类的研究性学习,收获了很多,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例如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摆脱传统学习中的思维定势,树立高效学习的理念。同时还要能科学灵活地应用多种研究性学习方法,流畅地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案设计时,要深充分地挖掘身边的学习资源,时时与自己的队友讨论交流,这些经验都让我们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李京文:《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2]吕书正:《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科学内涵》,《党的文献》2000年第2期。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日。
[4]乌东峰:《解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求是》2003年第9期。
[5]李俊卿:《关于北京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调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3期。
[6]王梦奎等编:《小康目标和实现途径》,红旗出版社1992年版。
[7]胡鞍钢著:《中国发展前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陆学艺主编:《2000年中国的小康社会》,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国家统计局小康课题组编:《中国小康标准》,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
理论课调查报告
[10]邵宗明主编:《中国小康实证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版。
[11]尹世杰主编:《中国小康水平研究》,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12]常若松主编:《小康社会人的心理健康素质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3]韩广富著:《小康中国》,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4]张友著:《四川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14年版。
[15]李占才,运迪主编:《小康之路探索》,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6]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梦》,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