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12年7月考试病理生理学考查课试题(2)

2021-09-24 21:23

四、简答题:1. 简述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应激性溃疡是指病人在遭受到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当溃疡发展侵蚀大血管时,可引起大出血。发生机制

A胃粘膜缺血:这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由于应激时的儿茶酚胺增多,内脏血流量减少,胃肠粘膜缺血,其粘膜的缺血程度常与病变程度正相关。粘膜缺血使上皮细胞能量不足,不能产生足量的碳酸氢盐和粘液,使由粘膜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和覆盖于粘膜表面的碳酸氢盐-粘液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所组成的胃粘膜屏障遭到破坏,胃腔内的H+顺浓度差进入粘膜,而粘膜血流量的减少又不能将侵入粘膜的H+及时运走,使H+在粘膜内积聚而造成损伤。

B胃腔内H+向粘膜内的反向弥散:这是应激性溃疡形成的必要条件。胃腔内H+浓度越高,粘膜病变通常越重,若将胃腔内pH维持在3.5以上,可不形成应激性溃疡。目前认为,粘膜内pH的下降程度主要取决于胃腔内H+向粘膜反向弥散的量与粘膜血流量之比。在胃粘膜血流灌注良好的情况下,反向弥散至粘膜内的过量H+可被血流中的HCO3-所中和/或被携走,从而防止H+对细胞的损害,反之,在创伤、休克等应激状态下,胃粘膜血流量减少,即使反向弥散至粘膜内H+量不多,也将使粘膜内pH明显下降,从而造成细胞损害。

C其它:尚有一些次要因素也可能参与应激性溃疡的发病,酸中毒时血流对粘膜内H+的缓冲能力低,可促进应激性溃疡的发生。胆汁逆流的胃粘膜缺血的情况下可损害粘膜的屏障功能,使粘膜通透性升高,H+反向逆流入粘膜增多等。应激溃疡若无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在原发病得到控制后,通常于数天内完全愈合,不留疤痕。

2. 简述劳力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劳力性呼吸困难:开始仅在剧烈活动或体力劳动后出现呼吸急促,如登楼、上坡或平地快走等活动时出现气急。随肺充血程度的加重,可逐渐发展到更轻的活动或体力劳动后、甚至休息时,也发生呼吸困难。 机理如下:开始仅在剧烈活动或体力劳动后,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肺部血流增加,为了维持正常的通气/血流的值在正常范围,机体就会通过调整通气,即当肺泡内氧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刺激和兴奋呼吸中枢,从而使通气增加来达到新的平衡,即病人感觉呼吸费力。即是劳力性呼吸困难。

因活动时加重心脏负荷,机体耗氧量增加;坐位时下半身回心血量减少,减轻肺淤血的程度;同 时坐位时膈位置降低,膈肌活动增大,肺活量增大造成呼吸困难。

3. 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血浆H+浓度增高对心脏和血管的损伤作用主要表现在:

(1)心肌收缩力降低:H+浓度升高除使心肌代谢障碍外,还可通过减少心肌Ca2+内流、减少肌浆网Ca2+释放和竞争性抑制Ca2+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1.缺氧可分为几种类型?各型的血氧变化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根据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特点,一般将缺氧分为低张性、血液性、循

环性和组织性缺氧等四种类型,其血氧变化特点如下表:

缺氧类型 PaO2

A-VO2

SaO2

CO2max CaO2

低张性缺氧 ↓ ↓ N ↓ ↓或

N

血液性缺氧 N N ↓或N ↓或N ↓

循环性缺氧 N N N N

组织性缺氧 N N N N

↓降低 ↑升高 N正常

2.试述CO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

[答案要点] (1) CO与Hb的亲合力比氧大210倍,Hb与CO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

而失去携带氧的能力;

(2) CO抑制红细胞内糖酵解,使2,3-DPG生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氧合血红蛋

白中的氧不易释出,加重组织缺氧。

(3) 当CO与Hb分子中某个血红素结合后,将增加其余三个血红素对氧的亲和力,使

氧离曲线左移。


中国医科大学2012年7月考试病理生理学考查课试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华民国地质学会会刊 – 西太平洋地质科学 Western Pacific Ear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