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7-25
(4)在伙伴选择及重大事件方面目前,长三角作为我国发育较好的城市群之一的原因就 在于区域城市间联系较为紧密,合作的范围较广,但是整 合必须根据城市的各种联系有重点、分阶段进行。如在第 三次长三角区域对外宣传联席会议上,苏、浙、沪省(市) 委外宣办达成共识,将积极利用上海2007年世界特奥会和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机遇,促进长三角区域与世界其他主 要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 从上面四点可以看出,在长三角城市群整合方面,城市 合作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各级政府、企业、NGO和学术精英、 社区和个人。长三角城市群的各项整合政策以及协调机制 主要是政府推动的,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整合就没有动 力。但是也应该看到,个人、NGO和企业并没有充分发挥 它应有的作用,不然协调机制就缺乏广泛性
和层次性。
2014-7-25
内在因素
四、长三角城 市群发展优势
外部因素
内在因素1、长三角区域的经济规模和城市规模大,城市数量 多,城市圈的复杂程度高。同时具有上海这样的支 撑性大城市,增加了城市体系的竞争力。 2、长三角区域的收入高,但消费比较适中,在综合 考虑收入支出的情况下,长三角的主要城市对人才 有较强吸引力。 3、长三角区域有明确的城市功能定位,对人才需求 比较明确。 4、长三角区域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看,在城市发展 规划和区域协调方面,行政机制效率较高,能够有 效地配置资源。2014-7-25
外在因素1、政策优惠: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长三角的发展历经两个 半十年变革。第一个十年从1983年的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起步 至1985年长三角沿海开放区成立;第二个十年从1 992年的长三角1 5城市协作办主任会议到2003年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三个 半十年是从2 0 0 5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上海浦东国家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开始到现在。长三角城市圈(群)在这三个时期的发展,在很 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的区域战略政策,如改革开放初期成立开放 区时的税收财政优惠政策,特别是针对浦东特区的优惠政策。这 种政策形成一种天然的极化力量,而且是在全国范围内的极化力 量,不仅吸引全中国范围内的资金、产业、人才,甚至由于它是 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所以也会成为国际热钱的集聚地。 2、时代机遇:长三角当年作为经济增长的龙头,成为一个吸引外 资的窗口。且当时没加入WTO,中国市场还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2014-7-25
五、小结
长三角既是中国城市圈群发展的领头羊,也是产业集群发展 的领头羊。通过对长三角城市发展优势的研究,找到具有中国 特色的城市圈群发展模式,为今后中国城市圈群发展提供借鉴。
2014-7-25
致谢!小组成员:肖朝 詹雷 张凯菱
201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