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3)

2018-09-10 22:19

10

13.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14.尊重和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15.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四)个16.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人修养与17.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行为 18.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9.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0.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21.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五)小22.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学生发展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 知识 专业 知识 23.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 24.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 25.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 26.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 (六)学27.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科知识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七)教29.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 育教学知30.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 识

31.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心理学的基11

本原理和方法。 32.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八)通识性知识 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5.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九)教37.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 育教学设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 计 39.合理设计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班级和少先队活动。 40.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1.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42.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专业 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43.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能(十)组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 力 织与实施 44.发挥好少先队组织生活、集体活动、信息传播等教育功能。 45.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运用到教学中。 46.较好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 47.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48.鉴别小学生行为和思想动向,用科学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矫正不良行为。

49.对小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发现和赏识每12

(十一)一个小学生的点滴进步。 激励与评50.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价 指导。 51.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52.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53.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十二)54.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沟通与合55.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作 56.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 57.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58.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十三)反思与发展 教学工作。 59.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60.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实施建议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小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小学教师入口关;制定小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小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

13

实习;加强从事小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小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小学绩效管理机制。

(四)小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14

附件3: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8年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