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3023(L+V)L/01-
卡口式电子警察、复合式检测、双线圈测速、LED灯补光、300万覆盖2车道
1功能及性能指标
项目 违法记录组成 通行车辆抓拍(卡口) 通行车辆捕获率(卡口) 闯红灯车辆捕获率 闯红灯车辆捕获有效率 闯红灯检测系统附带违法检测功能 测速范围 最小抓拍间隔 指标 闯红灯为3张图片;其他违法一般为2或3张; IS-3023(L+V)L/01:1张300万像素图片; 对于200km/h以内的车辆:≥99%; 对于160km/h以内的车辆:≥90%; ≥80%; 具有不按导向车道行驶、压线、逆行检测功能; 5km/h ~180km/h; IS-3023(L+V)L/01:<40ms; IS-3025(L+V)L/03:<80ms; JPEG格式。 图片压缩方式及分辨率 IS-3023(L+V)L/01:分辨率(像素)1536×2048; IS-3025(L+V)L/03:分辨率(像素)2592×2048; IS-3023(L+V)L/01:单张约400KB;合成图片2张合成约800K,(3+1)合图片占用空间 成约1.5MB。 IS-3025(L+V)L/03:单张约500KB;合成图片2张合成约1MB,(3+1)合成约2MB。 支持全天录像和违法片段录像; 视频输出方式 IS-3023(L+V)L/01:H.264,25fps@300万像素; IS-3025(L+V)L/03:H.264,25fps@500万像素; 车牌识别准确率 识别牌照种类 交通信息参数采集 摄像机覆盖车道数 车辆信息存储容量 补光灯寿命 接口 接入方式 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MTBF 防护等级 ≥85%; 车牌类别:民用车牌(除5小车辆),警用车牌,2012式新军用车牌,2012式武警车牌。车牌颜色:黑、白、蓝、黄、绿。 支持对车流量、车速、时间占有率、车长、车头时距等参数的采集和统计; IS-3023(L+V)L/01:300万摄像机覆盖2车道; IS-3025(L+V)L/03:500万摄像机覆盖3车道; 具体请参阅选用的终端服务器的该项指标。 ≥50000h。 RJ45,1000Mbps以太网,TCP/IP协议 采用终端服务器按照既定协议接入后端平台; ≥5000h。 室外各部件不低于IP54。 供电电源 总功耗(4向8车道十字路口) 工作环境温度 工作环境湿度 100VAC~240VAC,48Hz~52Hz。 <800W。 标配:-10℃~+70℃;低温型:-30℃~+70℃。 <95%@+40℃,无凝结。 1.1 前端子系统结构
前端子系统图像采集补光灯电警抓拍单元网络传输路口交换机光纤收发器中心平台复合控制单元线圈检测器终端服务器车牌识别、数据处理及上传地感线圈交通信号机信号灯检测器红绿灯信号状态检测 前端子系统结构图
前端子系统包括一体化电警抓拍单元、终端服务器、车牌补光灯(大角度频闪LED灯)、环境补光灯(小角度频闪LED灯)、信号灯检测器、地感线圈、复合控制单元和杆件及相关组件。
1)电警抓拍单元:采用300万像素高清摄像机,接收复合控制单元发送的车辆信息和信号灯状态信息,在LED补光灯的配合下,实现图像采集和成像控制,将高清抓拍图片发送给终端服务器。
2)终端服务器:接收电警抓单元上传的高清抓拍图片,进行图片合成,同时还支持前端数据存储和数据上传。
3)车牌补光灯:选用LED灯作为光源,主要用以车牌补光,灯光亮度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对人眼无刺激。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功能,能长时间适应室外工作环境。
4)环境补光灯:选用LED灯作为光源,主要用以环境补光,有效提高夜间图像显示效果和标识标线的显示效果,灯光亮度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对人眼无刺激。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功能,能长时间适应室外工作环境。
5)信号灯检测器:实时检测红灯信号,将红灯维持状态、红灯切换至绿灯脉冲信号、绿灯切换至红灯脉冲信号,发送给复合控制单元中的车辆检测器。单台信号灯检测器最大可以支持16路红灯信号接入。多相位红灯信号接口,可根据不同车道设置红灯信号和组合红灯信号。
6)地感线圈:感应车辆产生电感信号发送给车辆检测器。
7)复合控制单元:内置的线圈检测器实时检测地感线圈信号,判断车辆信息。接收来自信号灯检测器的信号灯状态信息。并将车辆信息与信号状态信息传输给电警抓拍单元。同
时,复合控制单元内可配置网络交换机和光纤收发器,解决多个电警抓拍单元的接入及抓拍单元到路口机柜线路路由超过网线传输距离、需要采用光缆通信时设备的放置问题。
1.2 前端子系统工程布局
电子警察系统用于交叉路口或路段对闯红灯行为进行记录,因此通常情况下是十字路口或丁字路口,少有情况为直行路段。如下图所示:
30018米3001米4米标准车道3.75米300标准车道3.75米一体化电警抓拍单元大角度频闪LED灯小角度频闪LED灯300信号灯停止线立杆(含基础)路口布局示意图
1.3 前端子系统工程实施要点 1.3.1 工程实施细则
1m2.5m13.5m4m1m4m1.3m0.6m杆杆6杆杆杆杆杆杆杆杆杆杆杆杆杆1杆杆杆杆杆杆杆SL-2111杆杆杆杆杆杆杆杆1杆杆杆杆杆杆杆杆SL-2102杆杆杆杆杆杆杆杆4杆杆2杆杆杆杆杆L杆杆杆杆杆杆杆杆L=杆杆杆杆-1.3m杆3杆杆杆杆杆杆杆杆杆杆杆杆杆杆2杆SL-2102杆杆杆杆杆杆杆杆杆杆杆3.5m3.5m杆杆杆杆1杆杆杆杆2
单向两车道L杆安装示意图
1)电警抓拍单元、LED补光灯安装于立杆挑臂上。车牌补光灯安装在距离摄像机1米处,环境补光灯安装在距离摄像机4米处。
2)信号灯检测器、终端服务器、交换机安装于落地机柜,落地机柜选址靠近信号灯控制箱。车辆检测器安装于复合控制单元内,复合控制单元安装于立杆上。
3)立杆安装位置通常在停车线后18米左右,立杆高度一般在6米左右。 4)设备线缆选型: 线缆名称 网线 信号灯信号传输线 电源线 补光灯控制线 线圈线 双绞屏蔽线圈馈线 STP/Y 4*2*0.5 RVSP2*0.5 RVV3*1 RVVP2*1 FVN49/0.26蓝/线圈线 RVSVP 2*1.5黑-红-蓝 线缆型号 1.3.2 立杆安装位置与停止线距离计算依据
立杆安装位置与停止线距离需要考虑的因素:
1)主视场覆盖范围要求:停止线前的视频检测区域长度不低于7米,能够覆盖车道宽度并且看到信号灯;
2)车牌识别要求:在触发线1位置抓拍的车辆,其车牌像素点建议不低于90; 3)补光要求:补光灯的光斑能够覆盖整个视场;
4)车辆遮挡行为:由于视频电警抓拍车辆尾部,这就可能存在后一辆车的车头遮挡前一辆车尾车牌的现象。见下图:
A为车辆尾牌的下边界(一般车辆距离地面为70CM,部分小型车50CM,大型车辆80CM),B是车辆前部的高度,一般为80CM,C为车辆最高点一般为140CM,D为摄像机安装处,一般高度为630CM,BC距离一般车辆为2米,摄像机到A点的水平距离为安装距离减去4.5米(遮挡一般发生在红灯时前一辆车停在停止线内)。因此当∠DAZ≥∠CAZ且∠DAZ≥∠BAZ时就不存在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