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四线及三相三线错误接线向量图分析及更正

2020-06-05 09:56

三相四线测量常识———————————————

第一步:测三相电压 测量U1n接线图如下:

测量U2n、U3n方法与上面图类似,移动红线到第二、第三元件电压端,零线不动。(注意选择交流500) 不带电压互感器时220V为正常,且三相电压数值相接近为正常。如果有某相为0,说明该相电压断线。

能够测出 U1=_____V

U2=_____V U3=_____V

第二步:测量各元件对参考点Ua的电压测量方法如下图:

测量方法与上类似,移动红线到第二、第三元件电压端,接参考点的连线不动。 目的:测出对参考点电压为0的该相确定为A相

能够测出 U1a=_____V

U2a=_____V U3a=_____V

第三步:测量三个元件的相电流测量I1的方法如下图:

测量其它相与上图类似,移动黑线到第二、第三元件电流进线端。

目的:判断各元件电流是否正常,正常是三相相电流相接近,如果有某相为0,说明该相电流开路或短路。

能测出I1=_____A I2=_____A I3=_____A

第四步:测量第一元件电压与各元件电流的相位角 测量

测量第一元件电压与其它相电流的相位角相类似,电压线可以不动,逐相移动钳子到第二元件、第三元件电流进线端。目的:根据测出的角度来画相量图及功率表达式

可以测出

第五步:测量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电压间的相位角

按照上图可以测出

其实推荐直接测出U2I1= ______

··

o

然后根据判断正逆相序:(如果电压某相断线,则不能

用此方法)

U1I1-U2I1=120o或者U2I1-U1I1=240o则为正相序(本题U1I1-U2I1=120o) U1I1-U2I1=240o或者U2I1-U1I1=120o则为逆相序

····

····

····

····

····

例题1————————————————————

三相四线错误接线分析(红色为分析不写入)

一、测量数据

电压电流:U1=220V U2=220V U3=220V I1=1.5A I2=1.5A I3=1.5A 参考点电压:U2a=0(因为参考点 Ua=0说明U2为A相) 相位角:U1I1=260 U1I2=140 U1I3=200 U2I1=140o 然后根据判断正逆相序:(如果电压某相断线,则不能用此方法) U1I1-U2I1=120o或者U2I1-U1I1=240o则为正相序(本题U1I1-U2I1=120o) U1I1-U2I1=240或者U2I1-U1I1=120o则为逆相序 二、画向量图

····

o

··

o

··

o

··

o

··

············

····

三、三元件(按下面红字找图抄下来)

第一元件:U1 I1 Uc Ib 第二元件:U2 I2 Ua Ia 第三元件:U3 I3 Ub -Ic

四、错误功率(下面不带点,不带负号) P1=UcIbcos(120o-φ) P2=UaIa cosφ P3=UbIc(60o-φ) 考虑负荷对称 则

P= P1+ P2+ P3= UIcos(120o-φ)+ UI cosφ+ UI cos (60o-φ) =UI[cos(120o-φ)+ cosφ+cos (60o-φ)]

=UI(cos120 ocosφ+sina120osinφ+cosφ+cos60ocosφ+sina60osinφ) = UI(-cosφ+= UI(

12133sinφ+ cosφ+cosφ+sinφ)

222·

·

·

·

·

·

·

·

····

33sinφ+ cosφ+sinφ) 22= UIcosφ+3UIsinφ 五、更正系数 K= P0 /PX==3

1?3tg?3UI cos? (这里需要同除以UI cosφ)

UIcos??UIsin?六、更正接线


三相四线及三相三线错误接线向量图分析及更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英语专业任务书模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