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松鼠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知道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学会鉴赏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3)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生物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了解生字词的音、形、意。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了解课文内容和松鼠的习性特点。
(3)通过品读、比较、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活形象的描写,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并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10课《松鼠》。 二、出示自学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读准生字词。 2.说说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2、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31
1.找生读课文,发现错误,并且及时给予纠正。 2.找生板书这课生字词,共同学习这些生字词。
3.生再次读课文并且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六、当堂训练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②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七、板书 10、松鼠 漂亮(外形)
松鼠 驯良(活动) 乖巧(搭窝) 八、反思
11、 新型玻璃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质疑、探究掌握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迅速发展的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和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而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32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板题
我相信同学们都见过玻璃,而今天这篇课文将给我们介绍几种我们从没有见过的玻璃:--《新型玻璃》 二、出示自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且能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等词语。 2.知道课文介绍了几种玻璃?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能将字音读准,语句读的通顺连贯。 2.自学生字:
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同桌互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解答。 3.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几种新型玻璃?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达到了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音。 2.生板书文中的生字词,共同学习。
3. 自主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几种新型玻璃? 六、当堂训练
1.比一比,再组词。
型( )费( )付( ) 形( )废( )寸( )
占( )绸( )阻( )浅( ) 粘( )调( )祖( )践( ) 2.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造句 七、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几种新型玻璃?他们都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出示自学目标 朗读课文,思考:
1.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课文清晰地给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作者在介绍时使用了几种说明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画出课文在介绍五种新型玻璃时所使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汇报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说说介绍五种新型玻璃时所使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六、当堂训练
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并讲述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七、小结:
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学得怎么样?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感触?
33
八、板书设计: 新型玻璃 种类特点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防 盗
变色玻璃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自动窗帘” 吸热玻璃吸热,阻挡冷空气可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消除噪音使噪音强度减弱
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适于高层建筑使用 九、反思:
12、 假如没有灰尘
学习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① 认识课后生字,正确读记由生字组成的词。
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③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运用。
④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2、过程与方法
⑴联系上下文,在阅读中扫除字词障碍。
⑵围绕“自学提示”展开讨论学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⑶以辩论会的形式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灰尘的优缺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
⑵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2、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34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大家都见过灰尘吧,是不是很讨厌它?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目标
1.将课文读通顺、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了解在生活中灰尘都有哪些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2、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生字多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3、熟读课文,思考:⑴灰尘的特点和作用⑵想想文中用了几种说明方法、我们都学了哪些说明方法?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②先默读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③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要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六、当堂训练
①指名读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人们看成有害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②你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七、小结: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数字、假设) 八、板书设计:
灰尘的特点 灰尘的作用 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 削弱阳光 列数字、做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蓝色 做假设 具吸湿性 调节气候,气象万千 做假设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