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结题报告 - 如何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

2020-06-19 09:09

如何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又是脆弱而易碎的,如玻璃。作为教师不但要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而且更要注意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我们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语,有时会给迷途中的学生带来无尽的鼓励,让他看到前进的希望。

在每个班级里,都存在着基础差的一部分学生,他们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或者根本就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了信心,溜号散漫不守纪律不做作业更是家常便饭。这些学生不一定品德差劲,更多的是学习很差。我们称之为学困生。他们常常让老师感到头疼。“如何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为老师们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而我尝试的方法是:“用信任与欣赏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实就他们来讲,骨子里还是想学习的。不爱学习的原因,应该和他们个人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我通过和不同学困生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厌学的原因。通过谈话我发现造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有些学生从小学开始没有打好学习基础,知识点跟不上,学习起来吃力,再加上成绩不理想,继而丧失自信心,放弃学习。

2、有些同学因贪玩好动,不能静心学习,也就是经不起玩的诱惑而不能控制自己把学习坚持下去。 3、一部分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科学的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很低。 4、不少家长外出务工,“留守学生”缺乏家庭良好的教育,逐渐形成任性、自私、懒惰的性格和不良的行为习惯。

此外, 教师教学方法不尽如人意,未能完全体现人文关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等也在所难免。种种原因使他们的知识链条受挫,没有了学习兴趣,开始放任自流。 因此,许多学困生既自尊又自卑,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这是一种自尊心没有得到尊重或受到挫伤,导致心理失衡而向相反方向——自卑发展的一种心理反应。我认为,老师只有了解了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后,方可对症下药,结合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地化解他们的内心矛盾,使他们真正从外表到内心得以转化。 以下三点是我转化学困生的心得体会,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 用真诚感化,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作为教师,要关爱学生,尤其要尊重、呵护学困生,要让他们真切地感到来自老师的温暖与真情。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不是毫无表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进行的心灵的接触”。确实,知识只有通过情感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所接受。在感动学生的基础上校正他们的学习方法,改变他们不良习惯和性格上的弱点;用爱给那些受过创伤的学生疗伤;用爱帮助那些受到毒害的学生走出泥沼;用爱引导他们度过人生的困难、危险期。

对于大部分学困生来说,他们所真正缺乏的并不是智慧,而是学习的动力与信心。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少责备学生,多鼓励,多表扬,用爱浇灌迟开的花蕾,以真诚的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打通情感障碍。只有这样,学困生才能敞开心扉,接受教育,去争取成功。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一些让他们能增强自信心的表现和机会。

针对化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我告诉学生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因为所有的同学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美丽的篇章。课后我通过向班主任老师了解,找了几个综合成绩比较靠后的学生谈话,和他们聊他们以往的生活,他们比较引以为傲的事情,聊他们对于自己班级所做的贡献,聊他们每个人的优点,一步步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对自己能够学好一门新兴的功课有细心,经过聊天这些同学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加上是新开的课程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比较高,有了老师的诚心,有了自己的信心他们的化学学习就开始认真起来,虽然比起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仍然有差距,但是相比较自己的其他学科还是有很大进步,而且化学的进步又使

他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有了自信,从根本上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 用信任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困生的关心帮助会唤起他们一时的学习热情,但当他们学习一段时间后,感到收获不大,可能又会泄气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往往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克服不了学习上的“高原”现象。

有一个谢同学,学习很认真,可是成绩很不如意,几次化学测试成绩总是在及格线附近徘徊,上课也从来不敢回答问题,所以我也尽量避免提问到她。有一次我讲公开课,有一个问题需要小组讨论后回答,当我下去巡视的时候,我看她讨论的很积极,就随口问了一句,没想到她的答案还挺接近标准答案的,我随口说了一句不错,当我离开的时候我听到她小声的说,“老师能不能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怕我不同意似的又说了一句“我只会这个简单的,其他的都不太会”她的小心翼翼一下子触动了我,我认为为她着想避免她尴尬不提问她,实际上我是潜意识里对她不够信任,那次课虽然她回答的题目相对比较简单,我还是大肆的鼓励了她,从此之后我发现她上课也爱发言了,作业更加积极了,虽然成绩离着优秀还有很大距离,但是及格已经不是问题了。有时候老师的信任和鼓励,会激发学生无尽的学习动力。

三、用欣赏引导,敦促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好功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尤为必要。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有些学困生虽然对学习有兴趣,也肯下功夫,但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学科不了解,缺乏学习策略,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控自己的认知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这样的学生应尽可能用赏识引导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

比如,前面讲的谢同学在学习上有进步了,我还指导她怎样进行预习、如何认真听课做笔记、怎么复习课文和对单元学习的总结,然后让她把好的学习方法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在班会课发言,从而使她有一种责任感和成就感,学习也更加努力了,从此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总之,教师要对“学困生”多赏识与鼓励,多创造学习的条件,多为他们设计一些可以达到的目标,让他们有更多表现的机会享受更多成功的喜悦,这样才是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有力体现。只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更多地去发现、欣赏、肯定和鼓励,才能使“学困生”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课题结题报告 - 如何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中考英语复习专题一(含答案) 名词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