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20-07-27 11:14

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经济学将此种力量定义为()1.1

A.需求弹性 B.资源的稀缺性 C.机会成本 D.边际生产力 2.下列最能准确体现“劳动力供给”含义的是()2.1 A.中国具有13亿以上人口 B.张三家里18岁以上成员有3人

C.李四今年大学毕业,正在寻找工作

D.王五来到人才市场应聘,要求最低工资不低于1万元/年 3.引起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2.1

A.生产技术革新 B.资本规模变化 C.市场工资率变动 D.企业经营范围变动 4.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正确的说法是()3.1 A.劳动力需求随工资率提高而减少 B.劳动力需求随工资率提高而增加

C.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始终减少 D.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化,劳动力需求始终增加

5.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其他供给曲线存在明显区别,即“向后弯曲”。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2.2

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C.总互补关系 D.总替代关系

6.从人力资本的特征来看,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能力,其寓寄的载体是()5.1

A.雇主 B.技术 C.设备 D.劳动者

7.在动态均衡模型中,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所形成的蛛网模型是()4.2

A.收敛型 B.发散型 C.封闭型 D.直线型 8.经济学中的均衡状态指的是()4.2 A.市场分析中假定各种力量都不变的状态

B.经济运行中各种对立和变动的力量处于相当或稳定的状态 C.经济运行中各种对立和变动的力量同时处于变动的状态 D.运动着的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零时所处的相对静止状态 9.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通过竞争达到均衡时,将导致()5.3 A.充分就业 B.劳动力供给过剩 C.劳动力供给不足 D.劳动力需求不足 10.当员工接受了企业的特殊培训后,培训收益的确定原则是()5.3 A.全部归企业享有 B.全部归员工享有

C.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均等享有 D.根据特殊培训的成本支付情况来确定归哪方享有 11.适宜采用计时工资计算工资报酬的行业和企业是()6.2 A.产品数量、质量可以检验的生产行业和企业

B.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取决于工人的勤奋与努力的行业和企业 C.品种单一且需要大批量进行生产的行业和企业

D.产品数量标准不易精确确定,产品(服务)数量难以度量的行业和职业 12.当产品市场由竞争变为垄断时,则劳动力流向是()7.2 A.从高生产率的行业与职业岗位流向低生产率的行业或职业岗位 B.从低生产率的行业与职业岗位流向高生产率的行业或职业岗位

C.劳动力不流动

D.两者之间同等数量相互流动

13.弱化地区工资差别最有力的杠杆是()6.2

A.商品贸易 B.资本流动 C.劳动力的流动 D.政府调控

14.垄断企业的劳动边际产品收益曲线,位于竞争企业的劳动边际产品曲线的()7.3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左上方 15.下列各项中,属于延期支付形式的福利是()6.2 A.全薪公休日 B.失业保险金 C.免费工作餐 D.带薪休假 16.下列劳动类型中,属于就业范畴的是()11.1 A.家务劳动 B.雇用劳动 C.救济性劳动 D.义务劳动 17.工会在集体谈判中,对其谈判能力约束最大的条件是()11.2 A.政府政策与法律 B.工会组织规模大小

C.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 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18.从总供给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成因的通货膨胀类型是()9.1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收缩型通货膨胀 19.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的数量标准是()8.3

A.失业率控制在0-1%之间 B.失业率控制在1-3%之间 C.失业率控制在3-5%之间 D.失业率控制在5-8%之间 20.传统型的劳动关系类型是()11.1

A.利益一体型 B.利益一体化 C.利益冲突型 D.利益协调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生产要素价格变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表现为()3.4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规模效应 D.自然失业 E.季节性失业

22.对于劳动力市场含义表述正确的有()4.1 A.实现劳动力交换的场所 B.实现劳动力交换的机构

C.反映劳动力供求关系及其劳动力价格(工资)的运行趋势 D.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 E.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唯一途径

23.在集体谈判决定工资模型中,确定双方坚持点的主要因素有()7.3 A.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求状况 B.经济的景气程度

C.企业货币工资的支付能力

D.其他工会组织的集体谈判结果的影响效应 E.双方的谈判技巧

24.总供给等于各类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其公式中的生产要素包括()8.1 A.劳动 B.资本 C.技术 D.土地 E.管理

25.变形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有()9.2 A.失业率高,工资与价格水平较低,通货膨胀率低 B.失业率高,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低 C.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低,通货膨胀率高

D.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高 E.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低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劳动的边际产量:由增加一单位劳动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3.1

27.一般均衡分析:考察所有市场的均衡的建立与变动,在所有市场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的相互关系中研究一个市场的均衡问题。4.2

28.工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6.1

29.摩擦性失业: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直至获得就业岗位之间所产生的时间滞差,以及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8.2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述人力资本投资中普通教育的特点。5.1 间接性、迟效性、长期性

31.简要回答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征。5.4

①内部劳动力市场只限定在企业内部,表现为企业内部劳动要素的再组织行为②企业对组织内雇员的支配和雇员接受企业的行政指挥,受到必要的约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③内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流动,其功能是使企业生产诸要素的投入在劳动关系持续存在状态下的配置趋于优化,并使这种配置调整在费用较小的情况下实现。

32.简述在劳动力需求不变情况下,劳动力供给的变动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影响。4.2 劳需求曲线不变,劳供线右移,均衡工资率下降,均衡就业量增加;反之也反 33.简述地区工资差别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具体表现。

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具体反映①地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差异②人均物质资本差异③人均人力资本差异④市场竞争程度差异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4.根据题34表所给资料,求该地区失业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受教育程度 小学及以下 就业人口(万人) 80 失业人口(万人) 4


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第二讲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测试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