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

2020-07-27 12:03

一、 名词解释

1.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以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2.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使用的各种器官、组织和细胞统称为外植体。 3.愈伤组织:是指外植体因受伤或在离体培养时,其未分化的细胞和已分化的细胞进行活跃的分裂增殖而形成的一种无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组织。

4.异质性:是指性质上的多样性或缺乏一致性的不同成分的组合。异质性是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共同特征之一,也是生物在自然界中存活的重要保证,异质性是达尔文进化论及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5.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诱导脱分化或再分化过程中,自身组织从表面向培养基释放褐色的物质,以致培养基逐渐渐变成褐色,外植体也随着进一步变褐而死亡的现象。

6. 玻璃化现象:一种生理性病害,是植株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包括茎叶半透明、海绿色、水浸状或玻璃化等现象。

7.胚培养:是指对胚、子房、胚珠、胚乳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8.体外受精:是指将未授粉的胚珠或子房从母体上分离下来,进行无菌培养,并以一定的方式授以无菌花粉,使之在试管内实现受精的技术,称为体外受精。 9.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指对离体培养的小植株、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材料,采用限制、延缓或停止其生长的处理使之保存,在需要时可重新恢复其生长,并再生植株的方法。 二、

简单、综述题

1.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特点

①整个过程都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②在多数情况下是利用成分完全确定的人工培养基进行的,因此,在组织培养中的植物材料不需依靠自身的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而是处于完全的异养状态。③起始材料可以是植物的器官、组织,也可以是单个的细胞,它们都处于离体状态下。④组织培养物通过连续继代培养可以不断增殖,形成克隆。⑤是在封闭的容器中进行的,容器内气体和环境气体可以通过瓶塞或其他封口材料进行交换。

⑥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时间等都是人为设定的。 2. 培养基配制

(1)如何配置培养基?

①取出培养基,按1、2、3······顺序从左到右排放好。②取一个容器放在台面上,称取琼脂、蔗糖倒进容器。③取1/3蒸馏水放入容器,按顺序分别放入母液1、2、3······。④初步定容⑤将容器放入微波炉,让琼脂彻底溶解,再一次定容。⑥调解PH值(NaOH或盐酸)至中性,分装培养基,封口。⑦灭菌(121℃、15~20min)⑧灭菌后待温度降到40℃左右以下时,取出,加生长调节剂。 (2)如何配出母液?

通常母液的浓度需要是培养基浓度的若干倍(10倍、100倍或更高),配制母液时需用蒸馏水。

①确定培养基②按照扩大倍数分别称量各元素表中的各化合物③分别充分溶解(溶解时溶剂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会导致溶液浓度太大,易产生沉淀,太多可能会会超过定容刻度线,导致溶液浓度不准确。)④按一定顺序分别倒入容量瓶混合⑤定容⑥母液分装(大量元素、钙盐、微量元素、铁盐、有机元素)⑦贴标签,保存于冰箱中(2~4℃) 3.商业化生产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1)遗传稳定性问题

提高稳定性、减少变异发生的措施:

①减少继代次数,缩短继代时间②定期检查,剔除形态异常和生理异常苗③使用生长点和胚状体方式扩大繁殖④减少培养基中诱变因素和一些化学物质⑤尽量促进再生植株开花结实,以检查其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是否稳定 (2)玻璃化问题 解决玻璃化现象的措施:

①增加琼脂浓度,减少水分吸收②增加蔗糖含量及加入渗透剂,降低培养基水势 ③减少培养基中的N含量④增强容器通风,降低瓶内湿度及乙烯含量⑤增强光照,适当降低培养室内温度⑥加入适量ABA 4.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措施?

①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工资②减少设备投资、延长使用寿命③降低器皿消耗、

采用代用品④节省水电开支 A尽量利用自然资源B充分利用培养室空间C减少水的消耗节省电能⑤降低污染率、减少次品、杜绝废品⑥提高繁殖系数和移栽成活率⑦简化培养基⑧发展多种经营、开展横向协作 5.如何控制污染?

①接种室的消毒:要用拖布清扫地面,酒精消毒操作台,用紫外线消毒15min,切断电源后5min方可进入工作室内;

②无菌操作要求:工作试验人员要用肥皂洗手,并用干抹布擦干净,若手上有水分则用酒精清洗,使其水分挥发;

③材料的切割、分离、接种:材料和实验工具在使用前要进行消毒处理,双手避免交替使用,分工明确,材料消毒要先放置在水中浸泡,在用镊子取出放入Hgcl消毒液中。依次进行,一般放置位置与母液放置位置相反。接种时要求接种瓶倾斜45度。封盖。

6.商业型实验室设计:①②③④⑤⑥⑦⑨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通常包括:准备室、无菌操作室、培养室、温室。配有无菌操作设备、培养设备、药品储存、配制仪器设备、察分析仪器设备、其它仪器设备等。

消毒室

7.试管苗移栽后死亡的原因?

(1)根系结构:根系结构不完善的试管苗移栽后,易造成死亡。

①不生根②根与疏导系统不连接③根无根毛或根少④根无吸收功能或极低。 (2)叶表组织:叶表组织不发达或结构不正常的试管苗,移栽后易造成死亡。 ①叶表角质层和蜡质层不发达或无②叶无标皮毛或极少③叶解剖结构稀疏④气孔开口大,不关闭⑤叶片存在排水孔⑥光合作用能力极地。 8. 如何防止污染?

①植物材料的选择及防止污染 ②人为污染的防止 9. 细胞融合的原理。

化学实验室 预备室 洗涤室 走廊 灭菌室 接种室 培养室 细胞膜表面有稳定的疏水性基因,具有膜电位,因其静电排斥力使原生质体不能吸附在一起。

(1)化学法融合原理:带有阴离子的PEG分子等与原生质体表面的阴离子之间在Ca2+连接下形成共同的静电键,从而促进了原生质体间的黏着和结合。在高Ca2+—高pH液的处理下,Ca2+和与质膜结合的PEG分子被洗脱,导致电荷平衡失调并重新分配,使原生质体的某些阳电荷与另一些原生质体的阴电荷连接起来,吸附聚合,最后融合在一起。

(2)物理法融合原理:对融合槽的两个平行电极施加高频交流电压,产生电泳效应,使融合槽内的原生质体偶极化并沿着电场的方向排列成串珠状,再施加瞬间的高压直流脉冲,使黏合相邻的原生质体膜局部发生可逆性瞬间穿孔,然后,原生质体膜连接、闭合、最终融为一体。 10.细胞融合的方法。

(1)融合类型 细胞融合类型可分为对称融合、不对称融合和微原生质体融合。 (2)融合方法 细胞融合方法主要分为化学融合法和物理融合法。化学融合法是指以化学试剂作为融合诱导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主要有PEG融合法和高钙—高pH法等。物理融合法是指用电激、离心、振动等机械方法来促使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主要有电融合法和超声波法等。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PEG法、PEG结合高Ca2+—高pH法以及电融合法。

(3)融合产物的类型 融合产物包括异源融合的异核体,含有双亲不同比例的多核体,同源融合的同核体,不同胞质来源的异胞质体。 11.细胞融合融合体的选择。 1)杂种细胞的选择 ⑴互补筛选法:

该方法是利用双亲细胞在生理或遗传特性方面所产生的互补作用来进行选择的。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只有具互补作用的杂种细胞才能生长发育,非杂种细胞没有互补不能生长发育。根据互补类型的不同,又分为五种:①激素自养型互补(生长互补)选择②白化互补选择③营养缺陷型互补选择④抗性突变体互补选择⑤基因互补选择

⑵机械筛选法(分三种):

①天然颜色标记分离②荧光素标记分离③荧光活性自动细胞分类器分类融合体 2)杂种植株的选择

⑴ 态学鉴定⑵细胞学鉴定⑶生物化学鉴定⑷分子生物学鉴定 12.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方法。 (1)限制生长保存

利用限制离体培养物的生长速度来保存种质的方法,是离体种质保存的一种常用策略。限制离体培养物生长速度的方法很多,如低温、提高渗透压、加生长延缓剂(或抑制剂)、干燥、降低氧分压、矿物油覆盖等。

①低温保存法②高渗透压保存法③生长抑制剂(或延缓剂)保存法④降低氧分压保存法⑤干燥保存法 (20超低温保存种质

植物超低温种质保存是指将植物的离体材料包括茎尖(芽)、分生组织、胚胎、花粉、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等,经过一定的方法处理后在超低温(-196℃液氮)条件下进行保存的方法。

超低温保存有一套比较复杂的技术程序,基本程序包括:植物材料(培养物)的选取、材料的预处理、冷冻处理、冷冻贮存、解冻、再培养等。 13. 花粉的分离及纯化方法。

(1)花粉的分离:将小孢子从花药里游离出来的主要方法有自然散落法、挤压法和机械游离法。

①自然散落法:将合适的花蕾消毒后,无菌条件下取出花药,接种在预处理液或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有些花粉囊会自动裂开,里面的小孢子从裂口处散落到培养基中,收集这些脱落下来的小孢子,用新鲜培养基制成一定密度后进行培养。 ②挤压法 挤压法分为两种:

A、挤压法:消毒处理过的花药置于无菌培养皿或烧杯中,加入少量提取液,用注射器内管或一端压扁的玻璃棒轻压花药,将花粉挤到提取液中,经过联过筛,除去比小孢子大的组织碎片,然后低速离心,使小孢子沉淀,清洗几次后,制成小孢子悬浮液进行培养。

B、研磨过滤收集法:与挤压法相似,不同之处是把消毒过的花蕾置于无菌的研钵中研磨,挤出小孢子。

③机械游离法 机械游离法也分为两种:


2014植物组织培养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山东省邹城市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