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
从前,我小的时候读书,曾经暗地里责怪颜回用一个竹器盛饭,一个瓢盛水,住在简陋的小巷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困苦,颜回去怡然自乐。我私下认为即使不想从政做官,然而做点看门打更的小差事,也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不妨碍治学,何至于自己贫穷困苦到如此地步呢?等到我来到筠州,每天为盐米这些琐事辛勤操劳,没有一天休息的时间。虽然很想离开人声喧嚣、尘土飞扬的市场,摆脱繁杂琐碎的事务,回到能修身养性,培养品德的场所去,但每每被繁杂的事务缠绕住而身不由己。从这以后才知道颜回所以甘心贫贱,不肯谋求一斗一升的薪禄来养活自己的原因,实在是因为这样的处境对治学是有害的缘故啊。
唉!读书人在他还没有最高理想境界的时候,所以他沉醉在权势利益之中,为财帛子女经营,并以此为乐趣。等到他按着正理而寻求人生的最高理想的时候,就能摆脱虚华而追求真正的人生。那时就会从容自得,连天地的大小,人的生死都置之不顾,何况其他事情呢!所以那种乐趣,足够对穷困饥饿的处境漠视不顾,毫无怨言,即使让他南面称王他也不会接受,大概品德不高尚的人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我正想以诚挚的心情洗心革面,勤学求道,希望能达到至圣先贤们的万分之一。可是我自知我的不足,而希望差不多达到颜回忧道不忧贫的境界,不是更做不到吗!
我已经被谪这里,虽然知道受职事的束缚不能离开,只希望时间长久了,世人或许能同情可怜我,让我返回家乡,修建先人留下的破败家园,盖起简陋的房屋来栖身,然后追求颜回安贫乐道的志趣,实现所想望的东轩之乐,优哉游哉,其乐无穷,以至不知老之将至。然而这不过是幻想,我是不敢有这样的希冀的。
(四)《超然台记》
16、A【解析】A组两个“以”都是目的连词。B组两个“而”分别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和表因果关系的连词。C组两个“因”分别是动词“靠近”和“继承”。D组两个“之”分别是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和音节助词。
【评注】本题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语文考试大纲上列举了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高考试题中涉及到的虚词一般都在18个中间选择,很少有超出这18个的范围。所以,复习时要以这18个为重点,它们可以作什么词性,有哪些义项。考试时再根据上下文进行具体分析。
17、D【解析】第②句是说明条件的艰苦,是客观的,而不是有意为之;第⑤句是作者对韩信的评价和态度,第⑧句是对求祸辞福主观愿望和客观结果的分析。
【评注】本题主要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有哪些限制性的条件。其次,要准确把握每一句话的意思。此题可以用排除法。
18、B【解析】作者在胶西时的艰苦生活,不是他主动去要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作者凭着超然的心态,能够“苦”中作乐。
【评注】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和对作者观点的分析能力。概括哪些内容,分析什么观点,都必须在文中找到具体的依据,然后再加以比较判断。这类题经常用似是而非、张冠李戴等方法来设置障碍。
19、【解析】第一句中的关键词是“可”“必”“怪奇伟丽”。“可”是值得的意思,我们经常说可喜可贺,两个“可”都是值得的意思;“必”是一定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必须;“怪奇伟丽”可以从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一句中得到启发。第二句中的关键词是“比”“登”。“比”是连年的意思;“登”是丰收的意思,“五谷丰登”的“登”就是丰收的意思。
翻译:(1)大凡事物都有可以欣赏的地方。如果有可以欣赏的地方,就都有可以使人快乐的地方,不一定是奇异雄伟壮丽的东西。
(2)刚来的时候,连年歉收,盗贼遍野,案件很多,厨房里很寒酸,每天只是吃枸杞菊花之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