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文正不讳.言之讳:忌讳。
B.载于此编者,备.矣备:齐备。
C.更.千五百年更:经过。
D.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徒:白白的。
【答案】D(徒:只是)
14.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作者认为是错误读书方法的一组是 ( )
①记诵而已耳,词章而已耳②载籍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③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④察于动静有无之机⑤去耳目支离之用⑥乃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A.①②③B.①④⑥
C.③④⑤D.②④⑥
【答案】A(“察于动静有无之机”意思是“对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进行观察”,是正确的读书方法,BCD项都含有④,故不正确。)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焚书”虽然是秦王残暴的行为,但也有可取之处,它对于当今背理和有害的学风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B.作者批判当今读书之人只是致力于记诵典籍中词句的学习方法,指出这样学习只会造成“载藉多而功不专,耳目乱而知不明”的严重后果。
C.读经书的目的是求人之道,以明吾之本心,至于经学文字,它们不过如糟粕一样,本身并没有特别的价值。
D.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要求研究学习的人不但探求书中的精神,而且探求自己的内心,在探求中保全心中圆融奇妙的智慧。
【答案】A(作者并不是赞成“焚书”,是说他能够理解许衡“焚书”一说。)
16.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承公命为序故及之公名选字士贤浙之临海人先公勿斋先生宰新城遗爱在民公称其家学云。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世由圣门以学者众矣,语忠信如圣人,鲜能之,何其与夫子之言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盖以我而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承公命为序/故及之/公名选/字士贤/浙之临海人/先公勿斋先生宰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