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漳州市初中学业考试地理学科
考试说明
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地理课程标准》)。 二、命题原则
1、体现基础性原则。以学科的核心主干知识为考查重点,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正严格按照部颁《地理课程标准》和省颁《考试大纲》以及教学实际命题,重视考查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空间规律、相互联系、发展变化和形成过程等内容;重视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尤其是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体现教学导向作用。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做到有利于初中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事业发展。充分利用地图语言来呈现试题内容,使试题能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题型,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充分发挥不同试题的考查功能。
3、关注学生的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难易适中,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反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和谐地发展。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八年级学生初中地理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地理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漳州地理”。 五、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笔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六、试卷难度
试卷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稍难题三个等次,其比例为8∶1∶1。 七、试卷结构 1、知识结构:
①地球地图约15% ②世界地理约30% ③中国地理和漳州地理约55% 2、题型结构:
① 单项选择题50% ②非选择题50% 3、试卷容量:16开6页。
八、试题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读图1,有关漳州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容易题) A.北回归线穿过漳州的南部 B.位于我国东南沿海 C.位于热带地区 D.西部与南平市接壤 2.下列传统民居中,位于漳州的是( )(容易题) A.窑洞 B.竹楼 C.土楼 D.蒙古包
考试
-
读 “我国某区域年降水量(mm)的分布图”,完成3—4题。
3.甲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中等题)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4.沿甲乙线,从甲到乙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稍难题) A.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 B.从西向东逐渐增加 C.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D.从南向北逐渐减少
(二)非选择题 1.完成下表。(容易题)
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类型 主要气候类型 主要植被 主要粮食作物 主要糖料作物 2.读 “东南亚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2)小题为容易题,(3)为中等题,(4)
为稍难题}
(1)A处表示__________海峡,它是连接太平洋与B___________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我国与中南半岛各国经贸往来的重要水上通道C是__________。我国与东南亚各国之
间的互助合作称为“____________”。
(3)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中南半岛总体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
-
(4)泰国首都曼谷2011年7月发生特大水灾,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试题示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A (二)非选择题 1.完成下表。
地区 北方地区 耕地类型 旱地 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主要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 水田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稻 甘蔗 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主要糖料作物 甜菜 2.(1)马六甲 印度 (2)湄公河 南南合作 (3)北高南低
(4)主要原因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平;河流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城市排水能力不够等。(意思相近即可)
九、内容和目标要求
㈠ 地球与地图 ⒈地球和地球仪
⑴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用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⑵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补充说明:
①着重理解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能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②可以结合地图,加强对地球仪知识的理解。 ⒉地图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顶、山脊、山谷等。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补充说明:着重掌握地图基础知识、地图运用的基本技能,了解地图的用途。
㈡ 世界地理
考试
-
⒈海洋与陆地 ⑴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⑵海陆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⒉气候
⑴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⑵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⑶主要气候类型
*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补充说明:
①看懂卫星云图、城市天气预报图、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了解天气预报中有关阴晴、风、气温、降水等预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