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
2.如图1所示,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3.呼市今天气温最低达-5℃,正确的读法是( )
A、负5摄氏度 B、负摄氏5度 C、摄氏负5度 D、零下5度 4. 喝开水时很烫,用嘴对着水面吹气,很快就可以喝到嘴里,这是因为( )
A、 凉气吹进杯内使水变凉; B、 水面上的热蒸气被吹走使水变凉;
C、 吹气时,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加快,水蒸发快吸热多; D、 以上三个答案都正确。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无线电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C、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
6.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小提琴、笛子等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它们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7.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况,这是指声音的 ( ) A.音调高 B.响度大 C.音色不同 D.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1
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 B.夏天,草丛中出现露水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9.以下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 )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就不同 D.拨动吉它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10、并列在火车站的两列火车,突然甲车上的人发现乙车好象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
A、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B、甲车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D、甲乙两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前进 1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C、多取几位估计值可以减小误差 D、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2、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7.8℃,未经甩过,又先后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若乙、丙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8 ℃和38.6 ℃,那么在测量时两次读数分别是 ( ) A.36.8℃和38.6℃ B.37.8 ℃和38.6℃ C.37.8℃和37.8℃ D.36.8℃和37.8℃ 13. 下列图像中,是非晶体熔化的( )
2
14. 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
A. 只有液化 B. 只有汽化 C. 先汽化,后液化 D. 先液化,后汽化 15. 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的 ( )
A.液化过程 B.先液化后凝固 C.升华过程 D.凝华过程 16. 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 A.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不变 B.水的温度上升,冰的温度不变 C.冰、水的温度都不变 D.冰、水的温度都上升 17.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的一组是( ) 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硬纸片在木梳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18、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19、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C.游泳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的温度变低 20.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
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 B、用热风干手器吹湿手; B、 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D、喝开水为了不烫口,向水吹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3
)21、写出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1) 冬天,屋外的冻衣服也能变干:_______ (2) 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啤酒瓶表面很快就蒙上一层水膜:________ (3) 夏天,屋外的湿衣服在阳光下变干了:_______ (4) 冬天,公交车窗玻璃上有冰霜______ 22、200页的一本书,总厚度是8.0mm,该书每张纸的厚度约为___________微米。 23、图2中,各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 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_℃ 24、 一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在10s内,前2s的平均速度是8m/s,后8s的平均速度是2m/s,则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2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___(选“吸收”、“放出 ”)热且温度__________(选“保持不变”、“继续升高”、“下降”) 三.实验和分析题(每空1分,共10分) 2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随着加热过程的进行,某同学 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温度/℃ 回答: (1)根据记录可知,该实验地区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当地的大气压强 1标准大气压(><=) (2)根据实验产生气泡和温度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90 1 92 2 94 3 95 4 96 5 97 6 98 7 98 8 98 9 98 10 98 4
(3) 沸腾后,如果停止加热,会发现:水将_________(选“继续沸腾”、“停止沸腾”)这表明液体的沸腾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