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2)

2018-09-24 23:10

16. 胡锦涛主席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世界各种形态的媒体,不分文化异同、 水平高低、规模大小,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交流互鉴。这主要表明( ) A.民族文化无论优劣,都应相互交流借鉴 B.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C.应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世界媒体峰会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

17. 中国古代的海外移民是侨居性的移民。华侨在海外的活动,不仅促进了海外诸国与中国

的经济贸易往来,而且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这主要表明( )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C.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D.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18. 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

A.电视的普及 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 C.广播的出现 D.网络技术的推广

19. 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等是古人留下的传统方式。而今,

一些地方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绿色。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 ) A.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D.保持内涵,改变形式

20.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国人在春节时都有张贴对联、年画、“福”字的传统习惯。由此可见,传统文化( )

A.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B.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C.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21.下列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22. 2010年广州亚运的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把跑道、五羊、“海上丝路,广州是起点”等代表着广州22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明积淀的元素结合起来,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结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

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广州历史名城的城市象征,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和现代感。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反映了( ) A.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 B.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C.用一种标识概括多样性的文化,不利于文化的发展 D.该标识的使用将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23. 目前,我国一些年轻人似乎对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更感兴趣,从而忽略了

本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一种不应有的民族精神的缺席和民俗文化的苍白。这告诫我们( ) A.应加大民族文化交流

B.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必须注重文化创新 D.应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

24. 有人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法是从外国“引进”的,是一种舶来品。其实翻开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主张环境友好的思想观点比比皆是。“环境友好”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说它是“古已有之”的“国粹”,倒是很贴切的。传统文化中的“环境友好”思想显现于今天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法中,这说明( )

A.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B.传统文化是特定历史发展的产物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5. 赵本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传神、活灵活现的小品形象,他执导、主演的电视连续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走红。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源于他始终对农村、农民怀有很深的感情,从黑土地上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从民间文化中汲取了精华,黑土地上滋生出的民间艺术正是他艺术创作中一条割不断的血脉。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基础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作来自于文化创作者的灵感 D.物质条件差的地方也能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26. 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以画马著称于世。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这表明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应该是( )

A.不断创新的过程 B.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 C.学习外域文化的过程 D.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过程 27. 北京奥运会颁奖礼仪服装共有16款,“青花瓷”系列被认为最富有中国情调的礼仪服装,其设计灵感取自历史久远的中国青花瓷器。“青花瓷”礼仪服的设计(见下图)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 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28. 探访文明的踪迹,惟有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不竭,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其有力见证是( )

A.汉字和史学典籍 B.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 C.中华文化推陈出新 D.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29. 徽州古牌坊民俗文化、淮南豆腐文化、阜阳民俗文化、滁州地方戏曲……在安徽近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俗,有些地方甚至只是隔着一条河、一座桥,两处的风俗习惯却迥然不同。这体现了( )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不同区域的文化无法融合 C.文化发展由自然条件决定 D.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

30.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藏族舞蹈、朝鲜族舞蹈等都极具有特色。这体现了( )

A.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B.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C.中华文化独领风骚 D.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1. 汉代董仲舒把道学、法学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形成新的儒学体系;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又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北宋时,儒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可见( )

A.中华文化是由儒道佛等思想融合而成 B.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C.各种思想都能推动为中华文化的发展 D.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公共广播系统设计方案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