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D [单选题]
劳动力资源比较富裕,资本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通过什么途径可以从对外贸易中得到收益?( )
A:生产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B:征收高额的进出口税
C: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
D:采用生产成本随产品增加而上升的生产方式
参考答案:C [单选题]
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相关
参考答案:B
[单选题]
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
参考答案:B [单选题]
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 )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参考答案:D [单选题]
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
A:企业借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
C:投资率下降
D:石油危机导致世界性商品价格的上涨
参考答案:D
[单选题]
财政部向( )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 B:企业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参考答案:D [单选题]
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
A:收入水平
B:利率水平
C:价格水平
D:进、出口差额
参考答案:B [单选题]
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
A: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
B: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
C: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
D: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
参考答案:A
)。第五次作业 [论述题]
简答题
1、简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恒等式。 3、简述GNP和GDP的关系。 4、简述凯恩斯的三大心理定律。 5、简述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不足之处。 6、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7、简述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8、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移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9、能不能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了才是充分就业? 10、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参考答案:
简答题
1、简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中的总量问题和总体性问题。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中心,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社会中个体的经济行为和决策方面的问题。微观经济学以价格为中心,称为价格理论。
2、简述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恒等式。
答:三部门经济模型中假定只有厂商、居民户和政府三个部门,则:从支出(总需求)看:Y=C+I+G;从收入(总供给)看:Y=C+S+T;综上得:C+I+G=C+S+T,即:I=S+(T-G),即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恒等式: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3、简述GNP和GDP的关系。
答:GDP=GNP-本国居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4、简述凯恩斯的三大心理定律。
答:凯恩斯的三大心理定律是:(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定律;(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定律;(3)流动性偏好。
5、简述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不足之处。
答: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不足是:(1)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无法计入。(2)地下经济无法计入。(3)对产品质量、种类的变化很难反映,也不能区分商品与服务之间的结构比例。(4)防范性支出不一定增加福利,而是整个社会的成本。(5)对环境的消耗或改进很难计入。
6、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约有四种,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7、简述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答: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1)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2)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3)供给推进”通货膨胀论;(4)供求混合推进”通货膨胀论;(5)结构性通货膨胀论。
8、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移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答: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必然大于富者),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移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9、能不能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了才是充分就业?
答:不能。因为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因为即使有足够的职位空缺,失业率也不会等于零,经济中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在新经济中,永远都会存在职业流动和行业的结构性兴衰,所以总有少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因而充分就业不可能做到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拥有工作。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空缺职位总额恰好等于失业人员的总额,也就是需求不足型失业等于零
的话,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再要提高就业率,必须以通货膨胀为代价的话,那么经济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10、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经济增长是指实际生产能力的增长,或者实际产量的增加。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指标来衡量。(2)经济发展是指一国由不发达状态过渡到发达状态,它不仅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了适应经济增长的社会制度、经济结构的变化等内容。(3)一般认为,经济增长理论是用于研究发达国家经济问题的;经济发展理论是用于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