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机遇应对措施管理程序(2)

2018-09-24 23:10

6.5.5 对于其他管理过程方面的风险与评价,由相关部门填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转管理代表统一综合评估及处理。 6.6风险等级评价:

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发生频度以及可探测性进行评价,有文件规定的从其文件,其余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

4/8

风险与机遇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FY020004 版次1.0

6.6.1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

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

a) 非常严重 b) 严重 c) 较严重 d) 一般 e) 轻微

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重度的准则: 严重程度 描述 等级评分 5 4 3 2 1 非常严重 造成公司泄密;产品召回;自然灾害;人员伤亡 严重 较严重 一般 轻微 公司经济/财产损失或产品不符合要求 影响产品质量或生产进度 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 影响其它辅助性的工作 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6.6.2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 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 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频度定义为5级,如下所示: a) 极少发生; b) 很少发生; c) 偶尔发生; d) 有时发生; e) 经常发生; 通过对上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价风险发生的频度,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以其可能发生的频率进行量化确认作为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准则: 5/8

风险与机遇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FY020004 版次1.0

发生频度 极少发生 很少发生 有时发生 经常发生 等级评分 1 2 3 4 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频繁时,依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6.6.3风险可探测性评价准则 风险的可探测性是指风险发生前,根据现有控制措施,能控制或减少风险出现的概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可探测性定义为4级,如下所示: 可探测性描述 a.没有控制措施,不能探测 b.控制措施不能控制风险 c.控制措施能控制到风险可能性小且不能防止危害影响到后续流程 d.控制措施能相应减少风险的可能性 6.6.4 分析现有的控制措施 a) 针对识别出的风险严重度、发生频率和可探测性,检查是否有对应的控制措施(如:制度、规范、操作指引等); b) 分析控制措施是否可以降低风险的严重度、发生频率的可能性和风险带来的影响; c) 《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会自动算出风险的值; d) 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评分*风险频度评分*风险可探测性评分 e) 风险等级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风险值≤12,风险等级为低;12<风险值≤24,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值>24,风险等级为高。 f) 中、高级别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或规避风险处理,低级别风险可以不处理。

6/8

等级评分 4 3 2 1 风险与机遇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FY020004 版次1.0

6.7风险应对

各实施部门应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风险采取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风险的目的,风险应对的方法包括:

a) 风险接受; b) 风险降低; c) 风险规避。

对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应考虑尽可能的消除风险,在无法消除或暂无有效的方法或者采取消除风险的方法的成本高出风险存在时造成损失时,再选择采取降低风险或者风险接受的风险应对方法。 6.7.1风险接受

是指企业本身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接受风险的方法: a) 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 b) 造成的损失较小且重复性较高的风险;

c) 既无有效的风险降低的措施,又无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时; d) 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低于12的低风险。 6.7.2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即采取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损坏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应制定的详细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风险降低方法:

a) 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 b) 无法消除风险或暂无有效的规避措施规避风险时;

c) 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为12至24之间的一般性风险。 6.7.3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按照体系文件规定进行控制、事后按照采取相对适宜的补救措施两个方面。

7/8

风险与机遇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FY020004 版次1.0

6.7.4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a) 风险识别和评估活动是用于识别风险并综合考虑对风险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风险系数过高时应采取风险进行规避或者降低风险,以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部门应制定详细有效的措施并予以执行,在制定措施时,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① 制定的措施应是在现有条件下可执行和可落实的;

② 制定的措施应落实到个人,每个人应完成的内容应得到明确; ③ 管理者代表对措施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进,并确认残余风险。 b) 由办公室依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定期1-2周一次到各现场检查,填写【生产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检查表】对发现不符合要求及时整改,并对相应责任人进行考核。必要时,开具【纠正/预防措施记录表】依据《改进管理程序》办理。

风险与机遇应对措施管理程序(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高中历史 3.3新民主主义革命2教案 人民版必修1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