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音乐教学质量(2)

2018-09-24 23:11

四、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歌曲中的角色不再是音乐书上,而就是同学们自己。这样,孩子们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运用了表演,不仅使歌曲所描绘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高兴,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而且富有戏剧性,学生情绪热烈,印象深刻是很自然的结果。以角色扮演体会情境,用得最普通的是童话、故事中角色的扮演,如《到小熊家里去》一课,那些猫呀、狗呀、鸡呀、小熊呀头饰一戴,教室里的气氛马上沸腾起来。同学们一个个高兴非常,争相扮演。歌曲中的角色一下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孩子们成了热情的演员或观众,全部进入了教材描写的情境之中。 再如,在低年级学生欣赏民间打击乐曲《鸭子拌嘴》时,启发学生想象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并请学生按自己的理解随乐曲做动作。于是,将学生们的表演加以归纳,编成一个小剧。请学生分别扮演各种角色。有的扮演养鸭的老爷爷,有的扮演小鸭子、大鸭子,还有的演池塘和水波,这样就将情、景、音乐交融在一起了。学生们在感受民间打击乐器力度、速度的变化中对作品所描绘的情景、情绪有了更深的体会;学生在自由探索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五、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情景教学,增加学习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在音乐的课堂中主动去学习,教师要开动脑筋,运用媒体创设情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增强教学主体的趣味性。

运用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化,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引导学生在情境交融中感受音乐,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完全投入到画面的意境中去。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儿童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如音乐情境的设置等,去诱发学生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其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在音乐课中学生认识音乐主要是依赖听

2

觉、视觉的共同感知来完成,要感受音乐的美,就必须全心投入到音乐中去。随着流动的旋律、优美的情景,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开阔视野,拓展形象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用语言或静态的图片来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已经成为了很固定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某一音乐作品的理解只停留在一些对作品的形容词和图象上,不容易记住,而且想象的空间很有限。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多媒体的加入,使其鲜活,且有声有色。使音乐成为视觉的表象,对于想象音乐的形象,会更加的准确,且想象的会深刻和透彻一些。使欣赏者对音乐作品领悟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学生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之后,会感到很有乐趣。

(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

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最好是利用录音、录像、图片、动态视频等现代教学媒体。学生不但能把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乐特点,表演的动作很直观地看到,还可以学生进行反复的听辨和鉴赏。丰富了知识,启迪了智慧还加深了印象。比如,在欣赏《阳关三叠》时可以把古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场景与画面音乐结合起来。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伟大的诗人和这个十分优美的古琴曲了。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著名音乐家李斯特所说过:“音乐可以称作是人类的万能语言,人类的感情用这种语言能够向任何心灵说话和被一切人理解”。当音乐给人是一种听觉形象美时,欣赏者对于复杂的生活现象感受,对于生活理解,对于生活审美理想等,都凝聚了一定的情感,并从作品中通过节奏、曲调、音色、结构等音乐形式表现出来,听完艺术审美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听觉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看音乐的方面,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使之成为情操高尚、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是我们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多媒体来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在心灵上构建起审美的形象,容易产生的愉悦情感,随着音乐的流动,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在背景的衬托下,一个个美好的音乐形象马上会在人的心理上投下深刻的倒影。此类的例子,如冼星海的非常有名的《黄河大合唱》中以第八乐章的《保卫黄河》和第九乐章的《怒吼吧!黄河》最为深入人心,这部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从始到终都充满了动人心弦的力量和雄伟浑厚力量的气魄,成功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如火如荼的爱国热潮和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念。作品在放映演唱录像展示的过程当中,黄河的背景,乐队的伴奏,合唱队齐唱,合唱,轮唱和音乐的伴奏很有感染力,使学生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野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地强烈地感受到了磅礴的气势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素质。

3

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一)、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愿望,教师应启迪和引导他们在音乐天地里展现他们的才华。通过聆听音乐和歌唱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生音乐创造活动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和表现音乐。歌曲《大海啊,故乡》欣赏完后,让学生进行歌唱艺术的实践,有三位学生进行了独唱,六名女生、八名男生进行了小组唱。女生齐唱一、二乐句,男生齐唱三、四乐句,五、六乐句男女生齐唱。这样的设计很有创意,不但使学生的演唱进行了实践与展示,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家乡、对祖国母亲的深厚感情。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教室变为舞台,让他们在这小小的天地里展现自己的愿望。\\

(二)、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

想要准确表达一首作品的情感内涵,光有热情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准确地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感,才能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为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逐字、逐句、逐段地分析和挖掘作品,对全曲展开分析,由最初的感性了解深入到理性的分析上去,由最初的感知情感发展到认知情感的基础上,能够全面和系统地了解作品所要表现的全部思想实质,从而达到一种全面深刻的理解。

如何提高课堂音乐教学质量(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初中完型填空专项练习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