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三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仿用句

2018-10-07 12:45

3-6-2

[仿用句式(含修辞) 变换句式]

一、仿用句式

1.(2018·辽宁大连市模拟)请从蜀道、雨巷、赤壁、赏心亭等词语中,选择一个作为开头,仿照划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体现景点和意象的特征,句式一致。

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 答: 【答案】 (示例)蜀道,你的天梯石栈,你的畏途巉岩,你的峥嵘崔嵬,激发起我凌云的壮志;

赤壁,你的雄起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 雨巷,你的悠长寂寥,你的哀怨彷徨,你的冷漠凄情,点燃了我追慕的火焰。 (意思对即可)

2.(2018·山西八校联考)央视《朗读者》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请仿照下面主持人董卿的开场白,以“选择”为主题词,仿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结构相似,整段字数大体相当,必须有四句引用。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是宝玉与黛玉之间,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答: 【答案】 (示例)古今中外,选择无处不在,人生就是一次不断选择的旅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这是海明威的选择;“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弃医从文的选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海子无悔的选择。

3.(2018·河南豫南九校联考)我国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参照下

面语段中划线部分,另选两个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思考其有代表性的习俗,仿写句子,保证前后语意连贯。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赏一轮明月;或在元宵,将一锅锅汤圆,煮成千年不变的甜甜蜜蜜与团团圆圆。

答: 【答案】 (示例) 唯在端午,大江南北,同观千帆竞发;或在春节,将一只只饺子,包成绵亘千古的合合美美与快快乐乐。唯在重阳,长城内外,共插一枝茱萸;或在除夕,将一串串鞭炮,爆出千年不变的美美满满与平平安安。唯在除夕,天南地北,共鸣一串爆竹;或在端午,将一只只粽子,煮成千年不变的香香甜甜与平平安安。唯在重阳,塞北江南,同寄一片秋思;或在清明,将一缕缕情思,洒作千里一地的缕缕幽幽与心心念念。

4.仿写画线的句子。汉字往往能引发人们的联想,由汉字“人”联想展开,用比喻来形象地阐述“‘人’是什么”这一问题。

人是什么?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加缪说,人是西西弗斯,每天都好像在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其实从“人”这一汉字的联想来看,可以获得许多感悟:人是由一“撇”和一“捺”组成的。这一“撇”一“捺”,组合起来就像一个“坡”,人就是在不停地爬坡下坡中度过一生的,人是需要直面困难的勇气的;这一“撇”一“捺”, , ;这一“撇”一“捺”, , 。

【答案】 (示例) 这一“撇”一“捺”,组合后就像一个屋顶,人就是需要有栖居的精神小屋的庇护的,人是需要面对烦杂生活的淡定的。 这一“撇”一“捺”,组合起来后就像一双翅膀,人就是需要在羽翼驾驭中前行的,人就是需要追逐梦想的执着的。

5.根据所给例句仿写新语句。(两题任选一题)

(1)曹雪芹的一生就像一个戏剧舞台,他以他的人格演绎了变幻莫测的世态。 (2)盛唐的边塞诗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号角,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

答: 【解析】 要注意使用比喻的手法,句式一致,语言顺畅。

【答案】 (1)老舍的一生就像一部长篇小说,他以他的情感诠释了善恶更迭的人情。 (2)北宋的婉约词意境优美,像飘逸的荷花,一朵朵开得人生都清雅芳香。 6.参照下面的例句,再仿写一个句子。

李白潇洒而飘逸,在蜀道、飞瀑、美酒、明月之间情寄山水,他的诗是倚天长啸的一柄长剑。

答: 【解析】 例句从内容上看:选取某位古代诗人,先写他的风格特点,再抓住他诗歌中的四个典型意象,最后以他的诗为喻体写一个比喻句。从句式看:采用“某某……,在……,他的诗是……”的格式。从修辞看:用的是比喻手法。

【答案】 (示例一) 王昌龄豪放而悲壮,在黄沙、雪峰、烽火、弓刀之境胸怀家国,他的诗是大漠沙场的一弯冷月。

(示例二) 杜甫慷慨而忧愤,在急风、落叶、孤舟、浊酒之中心系黎民,他的诗是幽咽泉流的一弦琵琶。

7.(2018·河南南阳市期末)仿照下面的示例,围绕“秋”“冬”,另写两句话,要求句式和韵脚与示例相同。

沐暖暖春风去郊外踏青,品味春的芬芳; 顶炎炎烈日到江河击水,感受夏的奔放。

答: 【答案】 (示例) 端淡淡清茶坐庭院赏月,享受秋的凉爽; 冒萧萧寒风去高山滑雪,领略冬的苍凉(或苍茫)。

8.(2018·福建宁德市期末)对同一个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评价。请依照例句的句式,以“手机”为对象,按要求写两个句子。

例: 粉笔

(1)褒扬:虽化作粉末,却能实现人生价值。 (2)批评:虽绘出图案,却总受人操纵一生。 手机

(1)褒扬: (2)批评:

【答案】 (示例一) 褒扬:虽小巧玲珑,却能联通万千世界。 批评:虽方便快捷,却容易让人玩物丧志。

(示例二) 褒扬:虽方寸之物,却可点击无限空间。 批评:虽连接远方,却常让人忽略身旁。

(每句句式“虽……,却……”,字数不做具体要求。)

9.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人生如山,应该多一些生机,少一些荒凉;人生如水,应该多一些清澈,少一些污浊;人生如树,应该多一些翠绿,少一些枯萎。

答: 【解析】 考生在解答本题时,要抓住示例的句式特点及比喻的修辞手法。此题在句式上有两个特点;①……如……;②应该多一些……,少一些……。在修辞上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且在前面“……如……”的比喻之上,后面的内容要符合前面的喻体的特点,如“生机”“荒凉”符合“山”的特点,这是仿写的内在要求。考生在仿写时一定要注意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的要求。

【答案】 (示例) 心灵如天,应该多一些晴朗,少一些阴霾;心灵如地,应该多一些包容,少一些冷漠;心灵如风,应该多一些柔和,少一些凄冷。

10.仿照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在后面的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画线的部分一起构成排比。要求语意连贯、顺畅。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只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 ; ; 。

答: 【解析】 这种仿写,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观察例句。内容:句子的上半句为“贬”,后半句为“扬”,前后对比,整个句子是赞美自然中的“生命奇迹”;形式:都用了数量词,都用了表转折关系的“竟”。

【答案】 一只毫不起眼的鸟儿,竟能在枝头唱出远胜小提琴的夜曲;一条柔软无骨的蚯蚓,竟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鱼儿般在水中自由穿梭。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上联,补写下联。

邵逸夫是香港电影业的代表性人物,他将中国电影带到西方,将香港这个曾经的殖民地打造成“东方好莱坞”。同时,他还是著名的慈善大家,一生致力于福利事业,他于1975年成立香港邵氏基金,屡屡向世界各地的教育、医疗和其他福利事业捐款,总额已超过32亿港元。

上联:传媒巨擘,播华夏文明于海外

下联: 【解析】 从文段内容看,前半部分介绍了邵逸夫在电影事业上的成就,后半部分介绍了他在慈善事业上的贡献。对联的上联写其电影事业的成就,那么,下联就要写其慈善事业的贡献。从形式上看,对联是严格的对偶,要求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协调,还要注意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不能是仄声。

【答案】 (示例) 慈善大家,布福利恩泽在世间

12.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和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 ; 。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

【答案】 如果说生命是一株参天的大树,那么,信念就是那深扎的树根 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那么,信念就是那扇动的翅膀

二、变换句式

13.将下面这个句子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相思。

答: 【解析】 长句变短句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一种就是对长句附加成分进行处理,处理长定语,可以把它分离出来,独立成句;也可以利用复指的办法,使句子主干突出,条理清楚;还可以重新组句,重新排序。所以评分标准里说:“短句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句子数量不限。”把一个含有长定语的长句化为短句,有时候需要添加语法中的填充成分,例


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第三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仿用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