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期英语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课程名称:九年级复习课 授课时间:80课时
授课对象:郑州第106中学初三7,9班
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总体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改革,真正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学习能力,争取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2、做好中考总复习工作,抓好尖子生,提高临界生,盯住所有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漏掉,鼓励学生向目标迈进,中考争取稳中有升。
3.按单元复习,统揽初中教材,进行单元知识点扫描,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一阶段学生应按教材顺序归纳写出语言点和知识要点,做练习来检查对语言点的运用,同时学生要默写基础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并通过做配套练习来复习检测形成能力。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还要用一些必要的措施如:纠错本来巩固和增强复习效果。
4. 教师要钻研考试标准和考试说明,对语法,句法,词法,时态和话题进行专项复习。遵循精讲多综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学生要学会解题要领,理解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做历年中考题型应对自如。
5. 考前指导与适应性训练,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本轮学生要会审题解题,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试题的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从而使复习达到良性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 内容与标准:
具体复习内容 第一轮:
时间安排:3月8日----4月30日
主要内容:初中教材课文中出现的单词、短语、常用句型;熟记对话和课文,理解所学语法内容。
阶段目标:完成理解性记忆内容,熟记课文中出现的单词、短语、常用句型;会背对话和课文3a内容,所学语法能达会用的程度。
具体思路:第一轮复习应以大纲为依据,教材内容为根本,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单元复
习。每复习一单元之前,教师布置学生认真记忆书后单词和短语;课上检验,然后让大家找出本单元的知识点,总结用法,教师再做以适当的补充;这一阶段的复习,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总结为辅,学生复习为主。注重学生归纳,教师总结指导应注意事项。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对学生不够熟练的要重点讲。同时教师要根据每单元的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复习的知识点。最后,再将本单元的知识点赋予下一单元书后的单词和短语中,进行再一次检测。 具体时间安排:
与学生分享课程纲要 1课时 Unit 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 2课时 Unit 2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 2课时 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2课时
Unit 4 What would you do ? 2课时 Unit 5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2课时 Unit 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2课时 Unit 7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 ? 2课时 Unit 8 I'll help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2课时
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 ? 2课时 Unit 10 By the time I got outside, the bus had already left.2课时 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 ? 2课时 Unit 12 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2课时 Unit 13 Rainy days make me sad. 2课时 Unit 14 Have you packed yet ? 2课时 Unit 15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ss ! 2课时 七年级上 2课时 七年级下 2课时 八年级上 2课时 八年级下 6课时 第二轮:
时间安排:5月3日---6月4日
主要内容:词法包括名词、代词、数词、介词和介词短语、连词、形容词、副词、冠词、动词、句子。掌握动词六种时态的构成及基本用法和被动语态,即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完成时、过去进行时。句法包括掌握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构成和基本用法,掌握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并列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
阶段目标:熟练的掌握知识要点,使知识形成系统。教师传授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
具体思路:这一阶段我将语法分成几大块复习,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总结为辅,学生复习为主。注重学生归纳,教师总结指导应注意事项。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对学生不够熟练的要重点讲,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复习的语法内容,按中考题型精选练习题,使学生每天复习的知识都能够加以巩固 具体时间安排: 具体时间安排:
名词 2课时 代词 2课时
数词 1课时 介词和介词短语 2课时 连词 1课时 形容词与副词 2课时 冠词 1课时 动词 2课时 六种时态 3课时 被动语态 1课时 疑问句 2课时 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 1课时 句子成分、There be 句型 1课时 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 1课时 并列复合句 1课时 宾语从句 1课时 状语从句 2课时 定语从句 1课时 课程实施: 总体实施对策:
1、 加强单词的拼读和拼写教学,强化拼读和拼写教学,使学生过好语音关。 2、 抓好英语短语的记忆关,增加学生的词语积累。
3、 课堂上搭配好各种因素,组织好课堂教学,练好英语会话。
4、 重视学生的兴趣性,抓好学生方面的各种因素,强化学生的纠错能力。 5、 平时正确的估计学生水平,教学设计方面切合学生实际,以效率优先。 6、 抓好学生的书写能力的培养,以期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7、 作到能够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体辅导,把学生的知识学习落到实处。 8、 强化对学生的任务的检查。督促学生并强化记忆。
9、 抓好平时的单元章节的把关,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 具体实施对策 第一、听力测试 1.题型分析:
听力材料由简到繁,问题主要是对话地点、人物职业、时间、价格、数字、电话号码、颜色、天气、国家、活动、事件原因等特殊问句上. 2.应对策略:
(1)要快速读题,有目的“听” (2)要平心静气集中精力 (3)答题步骤 A.事先预测
B.短暂记忆如人名、地名、时间、数字等。
C.适当记录,特别是对那些一时拿不准、写不出的词要学会用音标或缩写词作快速记录,以便在录音结束后为自己创造追忆的条件。 D.做完一题要尽快预测下一题。 (4)答题原则
A.顺序原则。对话或短文出题通常是按顺序,即考生只需按考题的顺序,一一等待并捕捉相关的信息,答题即可。但出有可能会在题目上适当调整顺序。
B.格式统一原则。考生在答题前,应当注意观察表格前后,上下相关信息的格式。如动词词组是否统一用不定式形式,或动名词。名词是否需要大写,或是否加上相应的冠词。数字前是否需要加上No,或是价格后是否加上¥或yuan.
C.语法精确原则。不要犯语法上的小错误,如名词单复数、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在一般现在时中加s等。
D.拼写准确原则。表格题中经常要考核到考生对大纲词汇的拼写是否正确,这些词汇常包括人名、国家、国籍、职业、学科、兴趣爱好、活动、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等,对同学们的单词拼写要求是相当高的。 (5)要顾全大局,舍得果断放弃 第二、阅读理解
1.题型分析:共有5篇阅读短文 2.应对策略:
把握整篇文章,对生词不要恐惧,尽量通过上下文来猜测,判断,理顺思路,找准方向。注意从文章中找到信息,整体把握文章文脉,作者态度意图,充分利用排除法、猜测法,逻辑推理法。完成后一定要综合全文,进行检查校对。 第三、口语运用
1.题型分析:分两种题型。
(1)第一种是根据对话内容,从方框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下面对话,其中两个选项为多余。 (2)第二种是补全对话。 2.应对策略:
围绕打电话、问候、就餐、购物、询问(路、时间、人物等)就医、态度、给建议、天气、要求、等话题进行训练。 第四、选词填空 1. 题型分析:
选词填空要求补全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语法知识(例如词法,句法,句子结构,习惯用法)的掌握情况,题目设置比较灵活,难度较大. 2. 应对策略: (1)选对单词。 (2)考虑正确的形式。 (3)纵观全文,进行校对。 第五、书面表达
1.题型分析:作文形式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篇小作文。第二部分是篇大作文。 2.应对策略:
(1)平时多写各种形式的大、小作文。
(2)注意作文中句子的正确性,卷面的清晰性。 (3)最不可取的为空白卷。
(4)在作文批改时也可用教师评改、学生自改、学生互改等多种方式。 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当堂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点评,对学生课堂活动中出现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强化对学生的错题的纠正能力。
2、抓好学生课堂会话的表演的点评。
3、收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题,并及时的给予纠正。 4、抓好单元的复习和检测。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对学生平时和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加强研究,找出学生出现的错误的真正的原因,并及时地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2、对学生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及时反馈。
3、强化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使学生的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略)
(4)在作文批改时也可用教师评改、学生自改、学生互改等多种方式。 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1、当堂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点评,对学生课堂活动中出现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强化对学生的错题的纠正能力。
2、抓好学生课堂会话的表演的点评。
3、收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题,并及时的给予纠正。 4、抓好单元的复习和检测。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对学生平时和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加强研究,找出学生出现的错误的真正的原因,并及时地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2、对学生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及时反馈。
3、强化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使学生的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