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优质导学案

2018-10-07 19:20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第1课时 认识厘米

环节 探究新知 自主 1.用回形针量一量尺子的长是多少个回形针。 学习 2.准备一把尺子并观察尺子,说说你知道什么。 3.亲身感知测量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的长大约是1厘米。 知识点一:统一长度的必要性 1.黑板的宽有( )个回形针的长,彩笔盒的长有( )个回形针的长,粉笔的长有( )个回形针的长。 2.课桌的宽有( )把小刀的长,文具盒的宽有( )把小刀的长。 知识点二:认识厘米 1.判断。 (1)一张纸片的厚度有1厘米。( ) 质疑探究 (2)回形针的长大于1厘米。( ) 2.填一填。 2个1厘米是( )厘米,4厘米有( )个1厘米。 知识点三:用厘米量 1.我们的食指宽约( )厘米,数学书长约( )厘米。 2.看图填空。 学案 铅笔长( )厘米。 实践一、随堂练习 应用 1.判断。 (1)没对准0刻度线量得的结果都是错的。( ) (2)从尺子的刻度0到刻度1是1厘米。( ) (3)作业本的宽是4个回形针长,铅笔的长是4把小刀的长,所以作业本的宽与铅笔的长是一样的。( ) 2.量一量,填一填。 长( )厘米,宽( )厘米。 二、拓展练习 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自我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2课时 认识米 用米量

环节 一、复习旧知 1.我们的食指宽约( )厘米。图钉长约( )厘米。 自主 学习 2.测量时要把尺子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 )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二、探究新知 1.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 2. 1米=( )厘米 质疑知识点一:认识米 学案 探究 找一找你身边有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知识点二:米与厘米的单位换算 1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5米-4米=( )厘米 一、随堂练习 1米-10厘米=( )厘米 实践20厘米+80厘米=( )米 应用 2米-1米=( )厘米 二、拓展练习 课后动手测量自己家客厅的长和宽。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自我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3课时 认识线段

环节 一、复习旧知 用尺子量一量。 学案 自主 学习 二、探究新知 1.填一填。 (1)线段是可以( )长度的。 (2)线段都是( )的,两边都有( )。 2.量线段、画线段。 (1) ( )厘米 (2)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3)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知识点一:线段的特征 判断。 1.线段只有一个端点。( ) 2.有两个端点的线都是直线。( ) 3.凡是直线都可以量它的长度。( ) 质疑探究 知识点三:画线段的方法 画线段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1)画一条9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5厘米长比7厘米短的线段。 一、随堂练习 1.判断。 (1)线段是直的,所以凡是直的都是线段。( ) (2)不可度量的就不是线段。( ) (3)凡是线段都有两个端点。( ) 实践应用 2.画一画,量一量。 (1)画一条13厘米长的线段。 (2)量出下面各线段的长度。 知识点二:量线段的方法 (3)画一条和下面同样长的线段。 二、拓展练习 1.数线段。 2.小红到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走哪条路最近?( )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自我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4课时 长度单位的合理使用

环节 一、复习旧知 1.量一量。 学案 自主 学习 长( )厘米,宽( )厘米。 2.填一填。 100厘米=( )米 7米-6米=( )厘米 二、探究新知 1.判断。 (1)小朋友的身高是100米。( ) (2)一只小鸟高1米。(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柳树高3( )。 书桌高95( ) 知识点一:认识厘米的合理使用 判断。 1.一支铅笔长10厘米。( ) 2一张桌子高10厘米。( ) 3一块橡皮长3厘米。( ) 质疑探究 知识点二:认识米的合理使用 1.判断 (1)一棵树高10米。( ) (2)一张桌子高10米。( ) (3)一个书包长7米。( ) 2.填一填。 一个水杯高12( )。 一层楼高3( )。 一、随堂练习 1.判断。 (1)小华高120米。( ) (2)一本数学书长25厘米。( ) (3)一棵树高5厘米。( ) (4)一根筷子长20厘米。( ) 实践应用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文具盒长20( )。 冰箱高2( ) 竹子高3( )。 钢笔长12( )。 二、拓展练习 1.测量学校到家的距离,用( )作单位。 2.小明高120( )。 自我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课时 100以内数的加法(不进位加)

环节 一、复习旧知 口算并说出算法。 17+2= 5+13= 2+18= 自主 学习 二、探究新知 1.用竖式计算。 6+42= 92+5= 13+46= 25+44= 2.小明有23支笔,小红有25支笔,小米有5支笔。 (1)小明和小米一共有多少支笔? (2)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支笔? 知识点: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 质疑用竖式计算。 学案 探究 7+21= 8+41= 12+10= 33+13= 17+21= 36+42= 一、随堂练习 1.判断。 (1)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 ) 实践 (2)要是有一个加数的个位为0,就不需要相同数位对齐。( ) 应用 (3)竖式计算时从十位加起。( ) 2.用竖式计算。 23+6= 4+25= 42+45= 31+60= 二、拓展练习 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自我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环节 一、复习旧知 用竖式计算。 25+3= 43+34= 自主 学习 55+33= 61+25= 二、探究新知 1.用竖式计算。 56+37= 46+24= 25+35= 39+8= 2.桃树上有36个桃子,梨树上有48个梨,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知识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质疑1.用竖式计算。 学案 探究 36+36= 17+53= 68+25= 85+7= 2.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列竖式要注意( )对齐,也就是个位和( )对齐,十 位和( )对齐。然后从( )位开始计算。个位满十,就向( )。 3.小李有28支蓝笔,57支红笔,小李一共有多少支笔? 一、随堂练习 1.判断。 (1)列竖式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不需要各位对齐。( ) (2)列竖式时,各位对齐,十位进一。( ) 实践应用 3.公园有红花47盆,白花13盆,公园有多少盆花? 2.算一算。 二、拓展练习 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85?你能说出几组?(至少列出两组)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自我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4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环节 一、复习旧知 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自主 学习 17-7= 15-4= 18-6= 14-2= 二、探究新知 1.小明有57枚邮票,小红有23枚邮票。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枚邮票? 学案 (2)小明比小红多多少枚邮票?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用竖式计算。 43-23= 75-62= 67-15 = 94-71= 知识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减法 1.用竖式计算。 质疑 62-11= 98-13= 探究 88-72= 34-13= 2.青蛙妈妈吃了58只害虫,小青蛙吃了24只害虫。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一、随堂练习 1.用竖式计算。 45-23= 68-36= 71-60= 89-4= 2.在圆圈里填上“>”“<”或“=” 实践 63-30O63 73-32O37 应用 58-110○90-40 11+12 O87-64 3.火柴盒里有62根火柴,妈妈用去了21根,还剩多少根火柴? 二、拓展练习 小明、小华、小方、小兰比赛跳绳,他们分别跳了34下、41下、45下、39下。 你能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自我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5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环节 一、复习旧知 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25-23 = 47-34= 55-33= 65-25 = 自主 二、探究新知 学习 1.用竖式计算。 33-14= 25-16= 40-25= 56-38= 2.在踢毽子比赛中,小红踢了72下,小美踢了59下,小美比小红少踢多少下? 知识点: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质疑探究 1.用竖式汁算。 31-23= 55-36= 55-38= 73-25 = 2.小红拿50元买了一把雨伞,阿姨找了38元给她。这把雨伞多少钱? 一、随堂练习 1.判断。 (1)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 (2)两位数相减,从个位减起。( ) 实践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即十位要减去1。( ) 学案 应用 (4)两数相减,个位不够减,就将被减数的十位对减数的个位。( ) 2.用竖式计算。 42-13= 81-62= 80-15= 92-77 = 3.看图列式计算。 二、拓展练习 想一想,填一填。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自我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7课时 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环节 一、复习旧知 算一算。 78-13= 51-42 = 50-15= 97-77 = 32+6.5= 25+57= 自主 20-13= 59+46= 学习 88-59= 67-8= 二、探究新知 1.想一想,填一填 (1)小红有10元钱,明明比她多2元,明明有( )元。 (2)小红有10元钱,明明比她少2元,明明有( )元。 2.一个数比57多7,这个数是多少? 学案 3.一个数比64少7,这个数是多少? 知识点:解决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质疑1.池塘里有34只鹅,鸭比鹅多18只。鸭有多少只? 探究 2.二(1)班参加美术小组的有34人,参加笛子小组的比参加美术小组的少9 人。参加笛子小组的有多少人? 一、随堂练习 1.爸爸今年49岁,小明比爸爸小28岁,小明今年几岁? 2.小贝和小娇踢毽子,小贝踢了34下,小娇比她多踢12下。小娇踢了多少下? 实践应用 二、拓展练习 小明的妈妈有100元钱,她在下面的衣服中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她应该付多少钱?(列出两种可能性)她买的上衣比裤子贵3元,则她买的上衣和裤子各多少钱?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自我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9课时 连加、连减

环节 一、复习旧知 自主 学习 1.用竖式计算。 45+51= 27-19= 81-45= 56+36= 2.跳绳的有35人,踢毽子的人数比跳绳的少9人,踢毽子的有多少人? 学案 二、探究新知 1.静静、欣欣和凡凡在跳绳,静静跳了36下,欣欣跳了43下,凡凡跳了27下。静静、欣欣和凡凡一共跳了多少下? 2.一本漫画书一共有80页,小刚第一天看了23页,第二天看了28页。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 知识点: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 1.用竖式计算 质疑探究 14+60+5= 77-15-37= 23+26+19= 80-37-34= 2.第一个加数是30,第二个加数是27,第三个加数是33,结果是( )。 3.我们一共摘了85个西瓜,叔叔用拖拉机运走了40个,爸爸用推车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 一、随堂练习 1.用竖式计算 29+35+9= 75-46-21= 实践 56-11-27= 61+13+15= 应用 2.贝贝一共有80元,买书用去了23元,买笔用去了15元,还剩下多少钱? 二、拓展练习 路边有一行电线杆,共7根,每两根之间相隔16米,从第1根到第7根电线杆间共有多少米?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自我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10课时 加减混合

环节 一、复习旧知 1.用竖式计算。 25+28+36= 78-59-11= 2.小华有10支铅笔,他又买了5支,九天后他再买了12支,他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自主 二、探究新知 学习 1.计算。 22 + 34-25 = 74-27+32= 85-(13+15)= 51+(76-38)= 2.二(1)班同学做了80朵小红花,送给二(2)班22朵,又送给二(3)班38朵, 一共送出了( )朵,还有( )朵 知识点:加减混合运算 1.计算。 56+24-30= 质疑 78-24+39= 学案 探究 72-(23+20)= 28+ (73-25)= 2.图书馆3月借出图书26本,4月借出37本,5月归还34本。3个月图书馆一共借出了多少本图书? 一、随堂练习 1.计算。 实践 45+35-48= 24+15-29= 应用 65-43+19= 54-28+19= 80-(13+27)= 36+(76-55 )= 2.学校合唱队原有64人,有7人毕业了,又新加人了15人。学校合唱队

现在有多少人? 二、拓展练习 学校修建围墙,第一天运来砖55块,比第二天多运15块。两天共运来砖多少块?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自我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12课时 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环节 一、复习旧知 1.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31+47= 46-18= 38+53= 76-48+20= 自主 18+(43-13)= 95-(46-38)= 学习 2.菜场运来青菜58千克,又运来萝卜20千克,青菜比萝卜多运来多少千克? 二、探究新知 小明有43枚邮票,小东的邮票数比小明少17枚。小东有多少枚邮票?两人一共有多少枚? 知识点:用简单的两步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质疑探究 1.小明家种了两棵桃树,第一棵树上长了45个桃子,第二棵树上的桃子比第一棵树上多5个,第二棵树上有多少个桃子?两棵树上一共有多少个? 2.李奶奶家养了44只小鸡,母鸡比小鸡少5只,母鸡有多少只?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 学案 一、随堂练习 1.二(1)班男生有22人,女生比男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 实践2.两个组收集汽水瓶,一组收集了34个,二组比一组多收集了9个。二组应用 收集了多少个?两个组共收集了多少个? 二、拓展练习 二年级观看学校的演讲比赛,一班39人,二班比一班多3人二年级共有多少人参加学校演讲比赛?学校准备了62个座位,够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自我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环节 探究新知 1.数一数下面图形里角的个数,填在括号里。 学案 自主 学习 2.填一填。 (1)一个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 (2)一把三角尺上有( )个角。 知识点一: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填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质疑探究 知识点二:掌握利用尺子画角的步骤和方法 用尺子画出三个不一样的角。 一、随堂练习 1.判断: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1个角以后,还有3个角。( ) 2.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实践应用 二、拓展练习 一个正方体的盒子的表面上一共有多少个角?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自我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2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环节 一、复习旧知 按要求填序号。 自主 学习 上面的图形中,( )不是角。 学案 上面的图形中,( )是角。 二、探究新知 1.判断。 (1)教师的三角尺上的直角比同学们三角尺上的直角大。( ) (2)一个正方形里面的直角的个数与一个长方形里面的直角的个数是相同 的。( ) (3)三角形中最大的角就是直角。( ) 2.下面图形中有几个直角? ( )个直角 知识点一:初步认识并会辨别直角 判断下面哪些是直角。 质疑探究 知识点二:用三角尺画直角 补充另一条边画出直角。 一、随堂练习 1.用三角尺量一量,下面哪些角是直角?是直角的在( )里画“√”,不是 实践应用 直角的在( )里画“×”。 2.下图中有( )个直角。 二、拓展练习 在下面的图形里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画线后的图形中有( )个直角。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自我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3课时 锐角和钝角

环节 一、复习旧知 1.下面图形中是直角的画“√”,不是的画“×”。 学案 自主 学习 2.下图中有( )个直角。 二、探究新知 1.写出锐角、直角、钝角的大小关系。 > >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2课时 认识时间(二)

环节 一、复习旧知 填一填。 1时=( )分 小明花15( )刷牙洗脸,花2( )写作业。 二、探究新知 自主 1.为自己制定一个周六的时间表。 学习 2.某书店的营业时间表如下: 学案 (1)明明上午9时能去该书店买书吗? (2)现在是下午3时,距离书店停止营业还有多长时间? 知识点一:学习作息时间表,并根据作 质疑探究 息时间表提出问题 1.判断。 (1)钟表上时针指向9,分针指向12, 所以时间为9:12。( ) (2)小红跑50米用了10小时。( ) 2.小丽5:00回到家,6:00开始吃晚饭,9:00上床睡觉。她( )可能待在房间做作业。 A. 4:30 B. 9:40 D.7:20 知识点二:简单的时间计算 写出现在和半小时后的时间。 一、随堂练习 填一填。 (1)现在时间是上午7时45分,再过( )分是8时整。 (2)现在的时间是1:57,再过3分钟是( )。 (3)下午上课的时间是2:30,明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明明最迟要( )时( )分从家里出发。 (4)电影9时30分开始,聪聪8时50分从家出发,经过30分钟到达电影院,他( )准时赶上。 (5)80分-20分=( )分=( )时 实践应用 1时-8分=( )分 50分+40分=( )时( )分 1时+15分=( )分 20分+40分=( )时 半小时=( )分 二、拓展练习 按照规律画出最后一幅图的时间。 自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总结 我的问题是: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一)

第1课时 排 列

环节 一、复习旧知 找一找,填一填。 自主 学习 1,2,3,4( ),6( )。 2,4,( ),8,( )。 二、探究新知 1.用数字1,3,6,4可以组成哪些两位数?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数字5,0,3组成的两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学案 质疑探究 知识点:掌握排列不重复、不漏掉的方法 1.0,2,6,1能组成哪些两位数? 2.兰兰、强强、丽丽要去照相,站成一排有几种站法? 一、随堂练习 1.小明、小方、小花排成一纵队上楼,有( )种不同的排队方法。 实践2.数字7,0,8能组成( )个两位数,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应用 ( )。 二、拓展练习 观察下图的变化规律,在空格处画上合适的图形。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2课时 组 合

环节 一、复习旧知 用红色、黄色和蓝色三种颜色的笔给两个水果卡片涂上不同的颜色,自主 学习 有多少种涂色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小米去肯德基吃饭时,妈妈只允许他挑两样,其中选择有冰淇淋、薯条、汉堡和鸡块,小米可以选择哪几种搭配? 2.三个小朋友,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学案 知识点:掌握组合不需要考虑顺序的原则 质疑1.数字60,24,33分别两两相加会有几种结果? 探究 2.冰箱里有苹果、梨、西瓜、芒果四种水果,每两种水果做一个水果拼盘,一共可以做多少个? 一、随堂练习 实践应用 1.三个人打球,一每两个打一场,一共要打几场? 2.妈妈手上有五种糖果,我要了两种,会有几种可能? 二、拓展练习 从A,B,C,D,E中选出一幅图填入F空格内。 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优质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厦门辉宏装饰公司薪酬管理制度(2010-11版)01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