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3分)下面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省亲(xǐng) 啜泣(cuò) 贮藏(zhù) 鳞次栉比(zhì) ....B.提防(dī) 创伤(chuāng) 褴褛(lán) 人才济济(jǐ) ....C.嫉妒(jì) 怪诞(dàn) 哂笑(shěn) 龙吟凤哕(huì) ....D.荣膺(yīng) 恪守(gè) 狡黠(xiá ) 恍然大悟(huǎng) ....2.(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漠不关心 左右逢源 锋芒必露 肆无忌惮 B.头晕目炫 诚惶诚恐 鬼鬼祟祟 谈笑风声 C.袖手旁观 销声匿迹 苦心孤诣 断壁残垣 D.妄费心机 轻歌慢舞 再接再厉 穷困潦倒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画上的花鸟虫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
B.我们坚信教育可以成为一件美好的、慢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不再是急功近...利追求结果的事情。 .
C.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D.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姑娘,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4.(3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B.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C.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D.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第1页(共34页)
5.(3分)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空,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嘹望乳望见的景致都足够。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 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但越往上走,攀登越,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 A.扣人心弦 只要 依恋流连 快乐 B.扣人心弦 既然 望而生畏 困难 C.赏心悦目 无论 依恋流连 困难 D.赏心悦目 如果 望而生畏 快乐
6.(3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遵义的夏天真美啊!”她说,“有机会一定再来看看。” B.我们是十四、五岁金色少年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C.我按照中学课本里的内容,在科普报刊上寻找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分类剪贴了数学呀,物理呀,化学呀,生物呀等几大本。
D.“创卫工作”让黔东南州各县城悄然蜕变:社区环境舒适清爽,地面干净整洁,马路上流动摊贩不见了,商铺店面靓丽一新。
7.(3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B.绿油油的柏树像战士一样站在那里,为人们守门。 C.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D.大家都很喜欢他,应为他长得很像周杰伦。 8.(3分)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第2页(共34页)
9.(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用朴实的文字,与追忆的形式写成的怀念母亲的文章。 B.《孟子》是孟子极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柯,春秋时期政治家,教育家。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舒婷以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的对土地的炽恋之情。
D.《威尼斯商人》和《变色龙》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和法国作家契科夫的作品。
10.(3分)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他忠心耿耿,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对分类学入迷。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C.《骆驼祥子》中,祥子从农村来到老北京城,从饭里茶里省钱,攒了三年,买的第一辆车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三、标题
11.(10分)诗文填空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2)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 (3)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4)不戚戚于富贵, 。(陶潜《五柳先生传》)
(5)《雁门太守行》中体现敌军来势汹汹,守城壮士雄姿英发的句子是: , 。
(6)《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面对“皆被绮绣”的同舍生,一心向学,没有丝毫羡慕的句子是: , 。
(7)登高望远,美景尽收,胸襟开阔,心灵敞亮。杜甫在《望岳》中说得好
第3页(共34页)
“ , 。”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12.(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23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若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2)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13.(13分)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第4页(共34页)
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臣之妻私臣 .②臣未尝闻也 .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今齐地/方千里
C.与臣而/将四矣 D.此/庸夫之怒也
(4)两段选文都表现了人物的机智善辩,但又各有不同。甲文邹忌在进谏时运用 讽谏艺术说服齐王;乙文中的唐雎则采用 的方式,使秦王不敢轻举妄动。
三、现代文阅读1
14.(10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
贾 彬
①2016年7月,电影《大鱼海棠》上映24小时票房即达到7460万元,一举打破国产动画片首日票房纪录。这部电影动画巨作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清新的水墨韵味始终烘托着美轮美奂的画面,带给观众一股强烈的“中国风”。 ②水墨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其在文化精神上融汇诗词、书法艺术,追求朴素自然美;在艺术形式上巧妙运用写意,将笔墨意趣发挥到极致,进行程式化的夸张提炼。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我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第5页(共34页)
③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多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此亦是水墨动画片意境的结构特征。
④童话题材动画片《牧笛》中有一个场景:牧童骑在水牛背上于河塘中嬉戏。这个画面是根据著名画家李可染的风格绘制而成,水牛的头和身只画一半,另一半在空白处。画面中水纹和波光的倒影,使观众更能深刻感觉到牧童与水牛的惬意悠然,整个画面灵而不空,赋予了观众发挥无限想象的空间。此外,空白的运用更能展现出烟云水气的甜润灵秀、清新飘逸。“梅花点瓣”式的笔触刻画出苍茫山色,水的“白润”与墨的“黑韵”交融于流动的画面中,虚中带实,实中有虚,同时配之各种现代动画手法,把中国水墨动画这朵艺术奇葩推向新的境界。 ⑤国产动画片《山水情》所创造的美学空间即是对此绝佳的诠释。高山流水之间,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给少年,少年弹奏古琴,悠扬的琴声,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师……随之画面中老鹰、孤雁、江流显现,由直接意象引发间接意象构成的画面意境,将离别之痛苦、友谊之深厚,刻画得既细腻又抽象,个中韵味更是妙不可言。同时,该动画片把人物作为主体,将人与自然和谐结合,使中国传统水墨写意山水画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⑥早在1961年7月,我国就成功制作出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其中画面大量取材于著名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其超高的艺术水准,鲜明的中国特色,使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为我国此后的水墨动画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⑦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我国现代水墨动画制作技术得到不断提高,结合立体影像技术创作的立体水墨动画精品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其引入电影语言,注入大量现代元素,叙事更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音画效果更完美。 ⑧所以说,无论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水墨动画都是中国动画电影里的一朵璀璨奇葩。
(选自《科技日报》)
(1)第①段从电影《大鱼海棠》说起有何作用? (2)下列句中加点的“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多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
第6页(共34页)
界。
(3)第④段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中国水墨动画美在哪里?请通读全文后加以概括。 15.(12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丫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第7页(共34页)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第5期,有改动)
(1)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 、炸香椿、 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3)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谈谈你对标题《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5)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16.(10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
【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 朗读。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第8页(共34页)
【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 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 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
【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詞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关键词:母爱 课文题目:《金色花》
理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 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3)《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对于嘉宾的朗读水 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网友跟帖:个别嘉宾读音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你的跟帖: 。
四、作文(60分) 17.(60分)话题作文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次次的相遇,一场场的离别。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棵无名的小草…… 请以“陪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8.半命题作文
题目:向 学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公整。
第9页(共34页)
(3)凡涉及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A、B、C等英语大写字母代替。
第10页(共34页)
2018年贵州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3分)下面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省亲(xǐng) 啜泣(cuò) 贮藏(zhù) 鳞次栉比(zhì) ....B.提防(dī) 创伤(chuāng) 褴褛(lán) 人才济济(jǐ) ....C.嫉妒(jì) 怪诞(dàn) 哂笑(shěn) 龙吟凤哕(huì) ....D.荣膺(yīng) 恪守(gè) 狡黠(xiá ) 恍然大悟(huǎng) ....【分析】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 【解答】A.有误,“啜泣”应读作“chuò qì”; B.正确;
C.有误,“嫉妒”应读作“jí dù”; D.有误,“恪守”应读作“kè”。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平时善于积累,对于易错的字要善于总结,可以专门建立一个错题本,这样就能防止自己出错。
2.(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漠不关心 左右逢源 锋芒必露 肆无忌惮 B.头晕目炫 诚惶诚恐 鬼鬼祟祟 谈笑风声 C.袖手旁观 销声匿迹 苦心孤诣 断壁残垣 D.妄费心机 轻歌慢舞 再接再厉 穷困潦倒
【分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解答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句意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正确与否。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解答】A.必﹣毕; B.炫﹣眩,声﹣生; C.正确;
D.妄﹣枉,慢﹣曼。
第11页(共34页)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学习时需要对文章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画上的花鸟虫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
B.我们坚信教育可以成为一件美好的、慢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不再是急功近...利追求结果的事情。 .
C.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
D.这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小姑娘,站在阳光下,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解答】A.有误,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句中用它来形容“画上的花鸟虫兽”显然不合适。 B.正确。 C.正确。 D.正确。 故选:A。
【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
4.(3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第12页(共34页)
A.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B.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C.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D.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分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解答】A.成分残缺,缺主语,删去“由于”; B.语序不当,应为“讨论、推举、表决”; C.语意重复,删去“不足”“不当”; D.表述正确。 故选:D。
【点评】主语残缺。
1、偷换主语导致主语残缺。例如: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改为:“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观众)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例如:从这件小事,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主语因介词结构的掩盖而残缺了。
3、滥用使动句式导致主语残缺。例如:通过丰富的实践,使他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去掉“通过”或“使”。
5.(3分)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填空,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有一座高塔,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嘹望乳望见的景致都足够。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 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
第13页(共34页)
但越往上走,攀登越,所以我们要学会坚持。 A.扣人心弦 只要 依恋流连 快乐 B.扣人心弦 既然 望而生畏 困难 C.赏心悦目 无论 依恋流连 困难 D.赏心悦目 如果 望而生畏 快乐
【分析】这个小短文的主体旋律是启发人的,让人勇于进取。在正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解答】“扣人心弦”的意思是“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赏心悦目”的意思是“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根据语境“从塔上的嘹望乳望见的景致”可推断第一空缺处应填“赏心悦目”。
只要:表示具有充分的条件,正句常用就、也、都、便相呼应,表明由这种条件产生的一种结果;既然:连词,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常用“就”、“也”、“还”等配搭;无论:连词,不管、不论;如果:表示假设。因为有足够的赏心悦目,“近处或远处的事物”是多角度多方位的,所以用“无论”说明从各个角度都很美。
依恋流连:因爱恋而舍不得离开。望而生畏:表示看见了就害怕。因为前面有赏心悦目,所以根据正常的逻辑思维应该是“依恋流连”。
快乐:高兴,愉悦。困难:指处境艰难、生活穷困,亦指事情复杂、阻碍多。因为后面又说我们要学会坚持,所以说前面应该是件不容的事情,那么选择“困难”是符合逻辑的。结合语境,句中依次填:赏心悦目、无论、依恋流连、困难。 故选:C。
【点评】做词语填空题要注意除了要区分词语的意思外,还要联系上下文来选择,不能孤立的看问题。易错点在根据语言环境、各分句之间的关系选择词语。
6.(3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遵义的夏天真美啊!”她说,“有机会一定再来看看。” B.我们是十四、五岁金色少年具有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C.我按照中学课本里的内容,在科普报刊上寻找公式定理背后的故事,分类剪贴了数学呀,物理呀,化学呀,生物呀等几大本。
第14页(共34页)
D.“创卫工作”让黔东南州各县城悄然蜕变:社区环境舒适清爽,地面干净整洁,马路上流动摊贩不见了,商铺店面靓丽一新。
【分析】考查重点是辨析和运用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此题难度不大。 【解答】A.考查某某说与引号的用法,某某说在中间用逗号,所以正确; B.考查顿号的用法,‘’十四、五岁金色少年“表概数,之间不用顿号,所以删去顿号;
C.考查逗号的用法,“分类剪贴了数学呀,物理呀,化学呀,生物呀等几大本。”中用语气词呀,所以用逗号正确;
D.考查冒号的管辖范围,一管到底,正确; 故选:B。
【点评】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7.(3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B.绿油油的柏树像战士一样站在那里,为人们守门。 C.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D.大家都很喜欢他,应为他长得很像周杰伦。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辨析。
【解答】A、自问自答,运用设问的修辞,“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回答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一问题,写出了对祖国的炽热之情。
B、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柏树比作战士,生动地写出了战士笔挺的身姿,奉献的精神。
C、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了夜莺和长脚秧鸡人的动作,写出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D、句子虽然有“像”,但不是比喻句,只是陈述句。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修辞手法,并结合具体语境,灵活分析其效
第15页(共34页)
果。
8.(3分)下列选项中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
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 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 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
A.④①③②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④②⑤③①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顺序排列,此类题看似简单,实则比较复杂,得分率一般不高,但只要我们掌握好解题思路和方法,还是能很好地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其次,理清思路;再次,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连读,语感检验。
【解答】第④句为总说句,应放在最前,接着先说“传统”,再说“文化”,因此为②⑤,第③是对②⑤的总结,第①是全文的总结,应放在最后。所以顺序是:④②⑤③① 故选:D。
【点评】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好语言的连贯性,多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善于总结。
9.(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用朴实的文字,与追忆的形式写成的怀念母亲的文章。 B.《孟子》是孟子极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柯,春秋时期政治家,教育家。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诗人舒婷以饱含深情的文字抒发的对土地的炽恋之情。
D.《威尼斯商人》和《变色龙》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和法国作家契科夫
第16页(共34页)
的作品。
【分析】此题词属文学常识类题。解答此题,要调动平时的积累。对相关的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风格有所记记忆。 【解答】A、表述正确;
B、表述不正确,孟子是战国时期人; C、表述不正确,诗人应为“艾青”; D、表述不正确,契科夫是俄国作家。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要结合平时的积累仔细辨析,要熟记一些作家作品及作品风格,主要情节,主要人物等。
10.(3分)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海底两万里》中的康塞尔,他忠心耿耿,性格沉稳,为人随和,对分类学入迷。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C.《骆驼祥子》中,祥子从农村来到老北京城,从饭里茶里省钱,攒了三年,买的第一辆车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知识的了解能力。 【解答】选项A:正确。 选项B:正确。
选项C:祥子的第一辆车是被大兵抢走的。 选项D:正确。 故选:C。
【点评】阅读名著要记住名著的作者及情节、内容,了解名著中人物的性格、经历和命运。
第17页(共34页)
三、标题
11.(10分)诗文填空
(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2)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3)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4)不戚戚于富贵, 不汲汲于富贵 。(陶潜《五柳先生传》)
(5)《雁门太守行》中体现敌军来势汹汹,守城壮士雄姿英发的句子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 , 甲光向日金鳞开 。
(6)《送东阳马生序》中,表明作者面对“皆被绮绣”的同舍生,一心向学,没有丝毫羡慕的句子是: 以中有足乐者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7)登高望远,美景尽收,胸襟开阔,心灵敞亮。杜甫在《望岳》中说得好“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分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解答】(1)化作春泥更护花; (2)壮士十年归;
(3)谈笑有鸿儒(重点字儒); (4)不汲汲于富贵(重点字汲汲);
(5)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重点字摧); (6)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重点字览)。 【点评】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第18页(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