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练习卷

2018-10-14 22:26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

从宝安、龙岗两区27万农民完成从“村里人”到“城里人”的转换开始,深圳就成为 了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根据上述材料,完成1~2题。 1.城市化水平的最主要标志是( )。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的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D.工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 2.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发展的基础是( )。 A.农业现代化 8.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C.工业的发展 D.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3.下列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与服务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就越强

B.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服务辐射的范围就越大 C.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 D.城市等级大小与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大小不相对应 4.下列关于城市各功能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住宅区多分布在有污染工业区的下风向或河流的上游 B.CBD是城市中地价最高、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商业核心区域

C.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低级住宅区则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D.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5.有关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B.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功能区 C.一个城市只有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D.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6.唐人街的形成( )。

A.是种族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B.是收入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C.是交通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D.是知名度因素对住宅选择影响的结果

7.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而欧洲城市高层建筑多建在市中心以外的地区,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不同 B.发展历史不同 C.政府作用不同 D.发展程度不同

8.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破碎的城市多分布在( )。 A.平原地区 B.山区或丘陵地区 C内陆地区 D.湿润的气候区

9.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1

高中地理必修二

10.图2—2—2反映出青岛市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其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海洋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 B.对外开放不断引资

C.科技、旅游逐渐成为新的区位因素 D.引黄济青工程的胜利竣工 读图2—2—3,回答11~12

11.图中⑤所示的国家可能是( )。

A.德国 B.新加坡 C.美国 D.印度

12.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图2—2—4是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

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环境质量 B.交通条件

C.地租高低 D.建筑水平

14.图2—2—4所示规律在下列哪个城市表现最明显?( )。

P A.北京 B.澳门

C.香港 D.新加坡

15.下列关于上海市区位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铁路网发达

②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 ③长江的出海口

④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

A.①②③ 8.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距市中心距离

2

高中地理必修二

16.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形成和嵌套规律是在研究了哪一个地区城市的基础上提出的?( )。

A.德国南部 B.德国北部 C.英国南部 D.美国南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轿车日益普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同时也 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许多负面效应。因此现在世界上许多城市提出了 “公交先行”的交通策略。阅读下表,回答17~18题。

城市 人口密度 平均每户拥有汽上班交通方式百分数(%) 单独开车 24 38.5 46.3 40.1 71.7 73.7 公用汽车 8.5 11.5 14.8 10.5 15.5 15.1 公共交通 53.4 33.5 29.7 31.5 6.5 3.3 纽约 旧金山 芝加哥 波士顿 休斯敦 凤凰城 (人/百平方米) 车数(辆/户) 92 60 47 46 12 9 0.6 1.1 1.O 0.9 1.5 1.6 17.下列关于城市实施“公交先行”策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B.降低能源消耗 C.缓解交通拥堵 D.降低道路通行速度

18.表中有若干城市公共交通利用比重较小,其原因可能是( )。 A.人均收入水平比其他城市高,私人交通发达 B.公共交通系统建设费用和运作费用低,利润低

C.人口密度小,居住模式分散,公共交通对一般乘客不大方便 D.人口少,无需发展公交系统

图2—2—5是我国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l9~20题。

甲 乙 工业区 丁

图2—2—5

19.图中甲、乙、丁所代表的功能分区最可能是( )。 A.甲一绿化用地、乙一住宅区、丁一商业区 B.甲一商业区、乙一住宅区、丁一绿化用地 C.甲一住宅区、乙一商业区、丁一绿化用地

3

高中地理必修二

D.甲一绿化用地、乙一商业区、丁一住宅区

20.若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 ①东风②西风③西北风④东南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图2—2—6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城镇可能位于( )。 A.我国东南沿海 B.印度半岛境内 C.地中海沿岸 D.西欧平原

22.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座火电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 该布局在该城市的( )。 A.西北部 B.东南部 C.西南部 D.东北部

23.图2—2—7为A、B两个相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有关王明家购物的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选择A中心地 B.一定选择B中心地 C.一般选择A中心地 D.一般选择B中心地 二、非选择题

24.图2—2—8是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的符号与其代表的工业污染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 轻度污染工业

4

高中地理必修二

口 重度污染工业 △ 中度污染工业

(2)图2—2—9中能正确表示图2—2—8中沿“A—B”虚线地租水平变化特征的是( ).

(3)假如你是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将在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选一处建设高级住宅区,请在图上将图例标注在你认为最合适的地块中,并简要说明理由。

25.图2--2—10是某城市的横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A~F中,代表中心商务区的是 ;代表工业区的是 ;代表低级住宅区的是 ,代表高级住宅区的是 。(填代号) (2)在图例①~④中,①类用地的建筑高度与距离市中心的关系一般是 。 原因主要是 。 ①类用地中超市多分布在高楼的底层,原因主要是 ; ②类用地的主要作用是 ; ③类用地随着城市的发展,纷纷被迫向市区外缘迁移,原因主要是 。 26.图2—2—11是某城市平面图,该地常年盛行西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布局受 、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若干片 区。这种城市布局形式的主要缺点表现为:用 地 ,彼此联系 ,市政工程设施的 投资上相对要 。

(2)图上各点适宜建疗养院的是 , 适宜建化工厂的是 。

(3)若建一座自来水厂,应建在

5

高中地理必修二

点,理由是 。

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述福建省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1950年福建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ll.3%。l978年福建省城市化水平仅 13.7%。从1978年至l998年,全省城镇人口由276万人增加到1 115万人,20年增长839 万人,年均增长率迭7.2%。l998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33.8%,比1978年提高20.1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1个百分点,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年内设市城市数量新增l7个,增长2.8倍,l998年达23个;建制镇数量由l978年的l67个增至1998年的570个。 28.图2—2—12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1)F处拟建火电厂,区位因素中最有利的是 ,不利的是 。

(2)图中A、B两线为设计中的过境高速公路走向方 案,其中较合理的是 线,理由是 。 (3)现规划建设服装厂、花卉种植基地、自来水厂、区域性

的童装批发市场,试分析C、D、E、G四处何处发展较为合理及理由。 C处建 ,理由 ; D处建 ,理由 ; G处建 ,理由 ; E处建 ,理由 。 29.图2—2—13是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呈 趋势。 (2)该城市建立了 城和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 善城市环境。

(3)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 原因是此处

6

高中地理必修二

。 (4)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 ; 原因是 。

7


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练习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及部分分类复习资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