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声现象》
一、选择题
1.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
A.铁管、水、空气 B.水、空气、铁管 C.空气、水、铁管 D.水、铁管、空气
2.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3.电影院的屋顶和四周墙壁都制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煤状似的,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仅是为了装饰
4.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 ) A.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
B.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 C.锣面停止振动
D.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
5.人耳能分清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至少0.1s,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想分清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应( )
A.大于34m B.大于17m C.等于17m D.等于34m
6.下列实验活动,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到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雨天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D.把一个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声音 7.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8.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片滑过梳子的速度
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9.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10.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停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为敲击的轮胎内空气充足时发出声音的( ) 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音调较低 D.响度较小
11.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轴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12.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超市收费用的条形码扫描机 B.海洋探测船所用的声呐
C.蝙蝠在黑暗处飞行而不会撞到石壁上 D.医生用来检查母体内胎儿健康情况的机器
13.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过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少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过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过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4.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来控制噪声的 B.街道两旁种花植树,可以减弱噪声
C.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可以减弱噪声 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
15.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
C.电光的速度比雷声速度快
D.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
16.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
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
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 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17.有一些动物活动时常常会竖起耳朵,并且还不时地转动着方向,这是为了( ) A.向其他动物示威 B.赶小虫
C.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距离 D.寻找异性动物
二、填空题
18.声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的传播快慢与 和 有关.耳膜破裂的人 (可能、不能)听到声音. 19.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运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发射 (填“超声波”“次声波”“超声波或次声波”)可以探测海洋深度,但是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 20.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 产生的,钟声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2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产生的.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物理学角度看,诗中的“月落”是以 作为参照物的,“钟声”是由于钟的 而产生的,通过 传到人耳的.
23.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1.2s听到回声,则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 m.(v声=340m/s)
24.用手机接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悉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的.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带耳机听MP3,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若长此以往会使听力下降,有害健康.
25.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26.有一种新型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如果换了其它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这种声纹锁能听到主人的暗语,主人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 27.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28.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这是利用声音来传
递 .在靠近居民区的工地进行施工爆破,观察到附近的房屋玻璃会不停滴震动,这说明声能传递 .
29.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接收处”减弱噪声.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
“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 减弱噪声;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 减弱噪声.
三、计算题
30.小明到千山去旅游,当走过一山谷时,他拍手经过0.5s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过1s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则这个山谷的宽度大约是多少?(v声=340m/s)
31.一个耀眼的闪电过后8.4s才传来雷声,雷声隆隆又持续6s之久才停止,求发生的闪电的云层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四、简答题
32.为什么在冬天常听到风吹电线呼呼作响,而在夏天风吹电线却听不到呢?
33.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请你结合相关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为我市创建宜居城市,提出两条减弱噪声的合理措施.
五、实验探究题
34.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
(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 (2)若增大塑料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 增大.
(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
35.如图所示,是某班物理兴趣小组成员探究声现象的一些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某同学耳朵紧贴在课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轻轻地敲击;再使耳朵离开,用手以同样大的力度敲击桌面.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说明 ;
(2)乙图用塑料袋把闹钟套好,然后放入水中,把水管伸入水中,可以听到闹铃发出的声音,说明 ;
(3)丙图中当不断地抽气时,手机的播放的音乐声在逐渐地减弱,说明 .
(4)丁图中,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说明 . 36.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 ;塑料球的作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