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名称 南昌市城市公交上下客效率调查分析研究 院(系) 土 建 学 院 专 业 交 通 工 程 班 级 交通工程2008级
2012年 月 日 至 2012年 月 日 共 周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2 年 月 日
一、毕业设计题目:
南昌市城市公交上下客效率调查分析研究
二、毕业设计内容及要求:
随着我国大中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市人口及城市机动车数量也急剧增加,而城市道路供给的有限性导致城市交通环境不断恶化,城市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日益严重。而大容量、高效率、覆盖广泛的城市公交则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
作为交通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应用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城市实际公交运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现状城市公交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合理的城市公交运营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系统评价方法进而对城市公交运营进行评价,最终提出改进方案。通过该毕业设计研究,可以加深学生对交通工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交通工程建设尤其是城市交通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规范及内容,提高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制定优化方案的能力;严密细致、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绘图、运用工具书和编写报告的技能,为本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在城市交通规划、城市公交规划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毕业设计写作过程中,要求严格遵守学校及学院有关纪律、规定,按要求定期与指导教师交流、讨论,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按计划独立完成任务。具体要求请参照土木建筑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细则。
三、进度安排:
本毕业设计研究时间为12周,进度安排如下:
1:结合毕业实习,查阅参考文献、熟悉并掌握城市公交运营的相关内容以及运营参数调查方案的制定和相应分析的理论研究;(2周)
2:实地调查,根据论文要求,对南昌市公交上下客相关参数进行调查,分别对港湾式与非港湾式公交乘客上下客时间、站点公交到站频率、公交满载率等进行调查,对公交运营相关参数指标搜集所需交通数据;(2周)
3:南昌市公交乘客上下车效率与公交站点形式的关系研究(港湾与非港湾);(3周) 4:南昌城市公交乘客上下车效率与公交车内拥挤程度间关系研究;(3周) 6: 完成毕业论文写作。(2周) 7:修改定稿,准备答辩。(1周)
四、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中国计划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法律出版社; 3、交通工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4、交通工程学,任福田、刘小明、容建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5、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杨晓光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6、城市交通系统分析与优化,周晶编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7、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姚祖康、顾保南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8、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李峻利,人民交通出版社;
9、公共交通规划与运营——理论、建模及应用,Avishai Ceder等著,关伟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10、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张生瑞等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11、交通调查与分析,王建军、严宝杰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12、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法与管理技术,王炜等著,科学出版社; 13、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系统的优化模型与评价方法,胡启洲等著,科学出版社; 14、系统分析与评价方法,郝海等著,经济科学出版社; 15、数据包络分析,魏权龄著,科学出版社;
16、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郭亚军著,科学出版社。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书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班级:08交通工程专业 指导老师: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和目的
题目:南昌市城市公交上下客效率调查分析研究
目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阶段,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也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在校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在独立工作能力方面上一个台阶,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及作风等诸方面都会有很大影响,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方法要点
(一)收集、熟悉资料
在进行设计前,应对设计任务书提供的有关参考书认真阅读,深刻领会任务书的内容和要求:力求掌握城市公交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建模方法,掌握城市公交运营的基本内容,了解城市公交运营特点。 (二)交通调查
交通调查是交通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交通分析、交通规划、交通管理控制、交通设计等工作的前提。调查收集的基础数据资料是分析问题及提出改善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的依据。
本项毕业设计涉及到的交通调查分析主要是针对城市公交运营情况进行的基本调查,包括公交站点形式、公交乘客上下车个特征、公交满载率等基本数据调查。
对于相关资料的调查,一方面可通过提供的文献资料,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来了解,一方面需通过实地调研来掌握。相关调查方法见王建军,严宝杰编著的《交通调查与分析》(第2版)。
(三)南昌市城市公交上下客效率调查分析
根据调查查数据,通过运用多种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公交站点类型、不同公交车拥挤程度下的公交乘客上下车时间进行关联性分析;提出理想情况下的公交上下客效率指标。
(四)南昌市城市公交上下客效率提高方法
根据前面数据分析及理论研究,提出如何从公交乘客上下车效率方面提高南昌市公交运营效率,并针对具体的公交站点,从交通工程设施建设与交通组织管理方面提出详细的改善方案。 (六)撰写论文
按照目录、摘要、正文、附图、参考文献等撰写论文。
三、毕业论文要求
1、毕业论文按设计过程分章、节编写,图表统一编号;设计图要求按比例绘制;文字手写,要求整洁、清楚;
2、整个文本要按设计任务书、目录、中、英文摘要、设计文本、主要参考文献的次序整理和装订;
3、中、英文摘要300~500个词,关键字3~5个;
附:
上机时间:周一3、4节、周三3、4节;(48机时,2~13周);
每周指导时间:指导教师答疑每周不少于2次(二天且不连续的共4个学时)。指导教师负责对其指导的学生进行考核并记录。
学生考勤: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学生必须到指导教师指定的场所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指导教师答疑指导和阶段答辩时间内,学生必须在场,且由指导教师负责考勤,学生考勤占平时过程成绩分的30%,缺勤(含毕业实习)1/3(含1/3)以上者,取消答辩资格,毕业设计记为零分。
纪律:毕业设计过程中,原则不准请假,确因特殊情况(如考研复试、生病、直系亲属病重、奔丧等),须出示相关证明并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经指导教师、班主任同意并报学院(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批准。
检查:指导教师检查。指导教师必须按进度计划表按阶段至少每二周组织进行一次阶段答辩(采取同学自己汇报的方式),以掌握同学的进度和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情况,指导教师将答辩情况和记录作为对学生的过程考核。
教研室组织检查。 学院检查中期答辩。
最终答辩:
(1)答辩前,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及学生在此期间的考勤,由答辩委员会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的审查,分别做出设计工作审查和考勤审查,两种审查中有一项不合要求者,取消其答辩资格。
(2)答辩:自述+提问
(3)评分:毕业设计(论文)评分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和答辩评分三部分组成,其相应比例为5:2:3。这三部分评分中有一种评分为不合格,则采取一票否决制,即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为不及格。
提交: 毕业实习报告。
部分初稿(学生毕业论文中经指导教师批改过的文档初稿和部分图纸等)。 附件(图纸等)(视情况)。
装订成册的毕业论文主体文档(按以下顺序)
目录;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为正文内容的概述,字数在500-1000字,叙述内容主要包括:本论文所研究的内容;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和初步研究结果;综合归纳研究的结论。在摘要后,列出3-5个关键词) 与中文对应的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正文(分章、节撰写)(按照论文类的要求,见学院规定)。 谢辞; 参考文献;
附件的目录清单(如果有附件的话) 英语文献翻译;
(科研论文类)毕业论文撰写的内容和要求
(1) 标题
根据任务书中的要求,简明概括性地写出毕业设计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 目录
目录的页码依次用小5罗马数字(i、ii、iii、iv…)标注;
目录后面的页码则用数字标注,目录中的标题数字编写应与正文中的章节标题一致,可采用三级标题(如:一级标题第二章,二级标题2.1…,三级2.1.1…);
(3) 论文摘要: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为正文内容的概述,字数在500-1000字,叙述内容主要包括:
a) 本论文所研究的内容;
b) 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和初步研究结果; c) 综合归纳研究的结论;
在摘要后,列出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的关键词必须和中文对应。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分页书写。
(4)正文:
毕业论文的正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理论分析,第三章实验研究,第四章结果讨论与分析,第五章结论。
对于不同的研究项目,第二、三、四章的标题和章节数可能会有所不同,指导教师可视具体情况指导学生自行设置和编排。
各章的主要内容:
a、 第一章绪论:简述本研究的一般概念及其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这类研究的发展与
现状,尤其是理论、实践或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报道(这里要求学生查阅一定数量(不少于25篇,其中外文8篇以上)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并作为背景和引用),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拟在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结合正文分别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简要介绍各章要做的工作及研究(实验)特点。
b、 第二章理论分析:理论分析是研究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必须要有,可详细或简要的陈
述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如控制微分方程等),阐述基本理论的原理和出处。根据本研究,如何正确合理将理论应用于本项目对象(如方程的简化,边条或初条的设置等)。 c、 第三章实验研究:如果本研究为实验研究,那么这部分内容必须有。主要阐述实验方
法(或方案)、实验装置及其特点(包括主要仪器设备)、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误差与分析)等。
d、 第四章结果讨论与分析:对理论计算结果或实验结果,必须进行讨论和分析,而且要
涉及到研究的机理、揭示其内在规律和本质,这也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和重点。 e、 第五章结论:根据第二、三、四章,尤其是第四章的讨论和分析,综合概述本研究的
结论。
(5)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精炼的语言,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曾给予指导和帮助的人表示感谢。
(6)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应以中外文期刊文献资料为主,并且要在论文中按引用序号标明,同时在参考文献中按引用顺序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