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970-01-01 08:00

B.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2)是啊!说的真对啊!实践道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人生

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许多诱惑的“鱼”,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一些例子来吗?

(3)生举例子

(4)同学们都会选择了。孟德斯鸠也曾说:“衡量一个人真正的品

德,是看他在知道别人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做一个正直诚实、遵纲守纪、有道德的人,现在是,将来也要这样。

8.理解启示

(1)同学们,学习了《钓鱼的启示》后,当你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

诱惑人的大“鱼”时,你们知道怎么选择了吗?说实话,我们不一定有勇气和力量“抵挡诱惑”,那这勇气和力量怎样培养出来的?你能用文章的句子来说一说吗?

(2)生读句子(一个人要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实践的勇

气和力量。)

(三)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我”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2.生动笔写后交流 (四)课堂小结

1.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2.生谈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含义深刻的话,背诵11自然段 2.完成《同步指导》、《一线名师》上的作业。 板书设计

13.钓鱼的启示

钓鱼 放鱼

悟道理 道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课后反思: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一、教材分析

本文继续了“我”在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难、面临挑战时,是父亲对“我”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另一条路试试”的灵感与勇气,从而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事实。让人从中感悟到: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越来越近。本文公14个自然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及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二、学情分析

课文所写的内容比较简单易懂,但所蕴含的道理却比较深刻。而本班的学生,在理解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时,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常常只能领悟表面的,不能悟出其中的深刻道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谈一谈自己怎样克服来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黛”等4个生字,会读会写“环抱、和蔼”等词语,借助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星罗棋布、大喜过望、络绎不绝”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从中受到启发,梳理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读“学习提示”,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 2.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生活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文中和现实生活中的含义。

难点:联系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选择其他方式来克服的事例,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问题点拨法、品读领悟法 学法:自读自悟法、小组讨论法、谈启示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拿出地图,指定一个地方,让学生找出不同的到达指定地方的道路。

2.结合游戏:像这样的有不同的道路可以到达目的地的,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得真好,叫“条条大路通罗马”。和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文章标题如出一辙。

3.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新词 (1)学生自认生字

(2)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生再书写生字 (3)学生自读生字

(4)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自读课文

(1)师:学习略读课文,我们要先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好帮手告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要怎么做? (2)生读阅读提示,找出问题 (3)全班齐读问题

(4)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作者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指名生交流

(1)课文中具体描写了作者遇到了几次麻烦?(2次) (2)分别是什么麻烦?谁能说说?

第一次———从毛衣入手做时装,维黛安太太一个人两个星期内不能完成织四十件毛衣的订单。

第二次———举办时装展览时,缝纫姑娘跑光了,时装展不能如期举行。

(3)那这两次麻烦,作者又是怎样克服的? 第一次,作者请其他妇女来完成,结果成功。 第二次,改成举办不是成衣的时装展,结果也是成功。

4.师小结:作者之所以能成功的克服人生当中的两次困难,这都是得益于父亲的教会,找到父亲的话,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生读句子: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一样。假如你发现这条路不能达到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6.同学们,你们知道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吗? 7.生交流

(三)从事例中深入理解题意 克服第一次遇到的困难

1.师:学生自由读课文第4---11自然段,思考“这条路”在作者遇到的第一次困难中,具体指什么?

2.生交流:这条路----维黛安太太两个星期之内一个人织不出四十件毛衣。

3.师:一下子就有了大商场经理的四十件毛衣的订单,对于刚刚踏上设计师之路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什么?(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所以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用上文中的词语来说?(大喜过望)

4.理解句子:“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1)指导朗读:带着你的兴奋、激动来读一读。

(2)师:当作者兴冲冲地把这个消息告诉维黛安太太时,维黛安太太却告诉他——生读;当作者大喜过望,脚下像踩着一朵幸福的云时,维黛安太太却告诉他——生读。

4.此时,面度维黛安太太的话,假如你就是作者,你的心里会想写什么呢?

5.生交流

(1)伤心、难过———课文的哪句话写出了作者这样的心情? 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的与她告辞。(指导朗读) (2)师:面对此时的困难,在“这条路”走不通的情况下,在作者的心里,他有了自己的办法。课文中通过哪句话告诉我们作者有办法了?

(3)生读句子:半路上,我猛然停住脚步??会有别的妇女会织。 6.师:现在“另一条”指的又是什么?

练习说话:通往广场的不不止一条。假如( ),就( )。

7.师:要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作者同维黛安太太想尽了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20 位懂得这种特殊织法的妇女,两星期内完成了四十件毛衣。请看课文,从此,生读(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8.领悟父亲的教导:这第一次困难成功地克服了,着得益于谁的教导。 学习第二次困难

1.学生自学,提炼“那条路”与“另一条路” 2.指名生交流

3.师: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时装展览吧!(生读13自然段)

4.师:找到了出路,我的时装展如期举行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装展?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5.师:作者成功了,这又是得益于什么呢?(再次领悟父亲的教导) 6.补充作者的生平

师:启示作者的成功远不止这些。他不仅成功的实现了自己做设计师的梦想,而且还是一位成功的作家、有名的演说家。这一切都源于父亲的教导(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装饰工程施工试题A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