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语言表达连贯复习指导
2018年考题回顾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 ),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
A. 迁徒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B. 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 C. 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 D. 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
1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让答题者选出其中最恰当的一句。题目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A项错误在于“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的说法;B项不恰当之处在于叙述主体“它们”同上文的叙述主体“迁徙的方向感”不很吻合。D项错误主要在于叙述主体的不吻合。正确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应特别注意上文的叙述主体和句式特点,还要注意同下文的衔接是否顺畅。题中,括号上文讲的是“迁徙的方向感”,因此可首先排除B、D两项。然后比较剩下的A、C两项,不难发现A项“被遗传”说法的错误。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8页
1.(2017·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 ① 。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 ②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 ③ ,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首先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前后文语境补写。①处,根据其前面的“若使用不当”,推断此处需要填写表达“药品可能对人身体造成伤害”意思的句子。②处,根据前面的“随着时间推移”和后面的“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可以推断此处需要填写表达“药物浓度逐渐升高”意思的句子。③
1
处,根据前面的转折连词“然而”和后面的“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推断,此处应填写表达“药物浓度不是越高越好”意思的句子。
答案:(示例)①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 ②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 ③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2.(2017·全国卷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龙 ① ,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 ②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 ③ ,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解析:本题考查补句式连贯。第一空,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以为变色龙”“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等信息可知,应填写人们的根深蒂固但是错误的看法——“想变成什么颜色”。第二空,“其实”指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说,含转折意。根据“其实”及空后内容可知,应填写对前面人们看法的否定——“事实并非如此”。第三空,根据“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等内容可知,蜥蜴的皮肤变色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温度和光线”都是外在条件,应填写“是需要外在条件的”。
答案:(示例)①想变成什么颜色 ②事实并非如此 ③是需要外在条件的
3.(2017·全国卷Ⅲ)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太阳能与风能 ① 。通常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夏季阳光强度大而风小, ② 。这种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常见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有两套发电设备,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 ③ ,在既有风又有太阳的情况下,二者同时发挥作用,比单用风力或太阳能发电更经济。
解析: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文段的基本意思。太阳能与风能具有互补性,这使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很好的匹配性。第二句从昼夜、季节和天气三个方面说明这种互补性。第①处,可以由第三句“这种互补性”来推断。第②处,可以根据前句“白天阳光强而风小,夜晚光照变得很弱而风力加强”来进行推断。第③处,可以根据“夜间和阴天由风力发电装置发电”来进行推断。
2
答案:(示例)①在时间上有很强的互补性 ②冬季阳光强度小而风大 ③晴朗的白天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发电
4.(2016·全国卷Ⅱ)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比尔·布莱森在他的《万物简史》里介绍了超级火山的巨大破坏性。以美国为例, ① 境内有一座超级火山喷发, ② 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摧毁数千公里范围内的所有东西,无数人会因此丧命, ③ 会导致整个国家被深达6~20米的火山灰覆盖,随后 ④ 会出现其他许多可怕后果。 ⑤ 目前人类还无法预测美国超级火山会在何时喷发, ⑥ 了解了它的杀伤力有利于我们制订各种减损预案。
A B C D ① 一旦 倘若 假如 只要 ② 则 那么 则 / ③ / 进而 甚至 而且 ④ 也 / 更 还 ⑤ 即使 由于 / 虽然 ⑥ 然而 所以 那么 但 解析:本题以正确使用关联词语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我们可以首先确定逻辑关系相对清楚明确的几项。④前后句之间应为并列关系,排除B、C两项。⑤⑥所在句子句间为转折关系,A项“即使”与“然而”搭配不当,应排除。故应选D项。
答案:D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99页
突破点一 补写连贯
“补写句子题”因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推断、逻辑思维、规范表达等语言综合能力,成为大家普遍认可的经典题型之一。试题短小精悍、意韵俱丰、松紧有度,充分体现了新高考“考活思维”的命题导向。经典的才是时尚的,语句补句仍将是新课标地区的热点题型,考生要做好备考工作。
角度一 领起句
语句补写,命题者一般会选择关键部位的语句让考生补写。关键部位的语句首先当属“领起句”,即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这时的语句补写,实际上就是一个压缩语段题,补写句只要能概括语段或下文内容即可。当然,要考虑到前后句子的衔接连贯问题。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
真正的贵族精神, ① 。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 ② 。作为社会精英,要严于自律,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会与国家的重任。 ③ 。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利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具有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解析:文段主要描述了真正的贵族精神,从全段可知贵族精神包含三个方面。因此①处应填有三个重要支柱;由“一是文化的教养”可知后面两方面应以“二是”“三是”开头。由“作为社会精英,要严于自律,扶助弱势群体,担当起社会与国家的重任”可知②处填“二是责任的担当”;由“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利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具有道德的自主性,能够超越时尚与潮流,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可知,③处填“三是自由的灵魂”。
答案:①有三个重要支柱 ②二是责任的担当 ③三是自由的灵魂
—————————————————————————————————————— 角度二 过渡句
过渡句是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内容的句子。对过渡句的补写,要注意内容的前后关联,结构上的承前启后,恰当地使用各种连词和关联词语。,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0字。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人的身体内约有37万个细胞。一般来说,同一个体内细胞的DNA都相同。 ,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在对多名孕妇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几名妇女的血液样本中含有男性DNA。据科学家推断,这些男性细胞应该来自她们的孩子。
解析: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横线前“同一个体内细胞的DNA都相同”,横线后“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在对多名孕妇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几名妇女的血液样本中含有男性DNA”,前后是转折关系。因此,补写时要恰当地使用转折连词。
答案:但是也有例外
—————————————————————————————————————— 角度三 展开句
4
展开句的补写首先需要明确陈述对象,即写什么,根据“瞻前顾后”的原则,在上下文中找出陈述对象,然后再揣测陈述内容。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当前,我们的国家正进行着伟大的社会变革,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太阳很亮,但有些角落又很暗;前行的大潮激流勇进, ① ;真与假同在,善与恶并行,美与丑互映;我们的人民,激情澎湃地创造着历史, ② ……作为艺术创作者,我们有责任表现这一切,要自觉地逼近、贴近、乃至融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活动,以他们真实的生活为中心, ③ ,大力地弘扬真善美。
解析:本题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我国正进行社会变革,艺术创作者有责任反映这一变革。其次,根据前后文意思,确定具体内容。①句应照顾到负面的内容;②句与前面内容对应,照顾历史的负面;③句应是对负面社会现象的态度。据此可写出相应句子。最后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①但同时又有各式各样的沉渣泛起 ②同时也背负着历史的重负 ③勇敢地抨击假恶丑角度四 总结句
在语句补写题中,总结句前面通常有“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提示性语言。总结句是对前面内容的归纳、总结,有的则是对前面具体内容的概括与升华。总结既要准确,又要全面。有时是对上文两至三个层次的内容总结,补写时不可漏掉要点。,4.根据下面的文字,补写后面总括性的句子,每句补写部分不超过15个字。
关于低碳经济的解释较多,例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观念”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
可见,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观念,低碳经济其实 ① ,低碳经济也涉及 ② 。
5
解析:首先我们要理清文段的结构,确定中心,从“关于低碳经济的解释较多”“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观念’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这些内容中可以推断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经济的。然后分析提出问题的上下文,就会发现有两个词语给我们暗示:“其实”“涉及”。分析它们就可以发现答题的大致范围,即命题者要求从什么方面进行解答。“其实”是解释它的实质,“涉及”说明它的外延范围。两个题的答题思路是:①那么多的解释有什么本质内容在里面;②解释中涉及了哪些方面的对象。
答案:①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 ②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突破点二 选择连贯
连贯是指句子之间的组合要通顺、流畅,而句子之间的组合,无非两个方面,一是逻辑思维,二是语言组织的规律,即“事理”和“文理”。事理往往表现为“思路”和语段的“中心”,而文理主要体现为虚词、句式等的运用,目的是使句子更加通顺流畅。从高考题来看,此类题综合性强,是近年来的考查热点,并且近几年又采用单独命题的形式。2014年以前,是给语句排序?排序连贯?,2015年变为语句复位?选句式连贯?,2016年又变为词语复位?选词式连贯?、补句式连贯两道题,2017年继续采用补句式连贯。
题型一 选词式连贯
“选词式连贯”,即通常所说的关联词语的选用。这类题型出现在2016年的三套课标全国卷中。在文段的关键处,留下五至六处空格并给出序号,然后给出四组相应的关联词语,要求从中选出“最恰当的一组”。
[典例1]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① 不要依赖译文。 ② 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 ③ 肯动脑筋, ④ 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 ⑤ ,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看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 ⑥ 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A B C ① / 最好 一定 ② 这 当然 也 ③ 如果 一旦 如果 ④ 而且 / 并且 ⑤ 那么 而且 因此 ⑥ 也 就 / 6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解析:本题从填关联词、副词等虚词的角度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综合运用确认法和排除法,可以快速确定答案。结合整个文段看,①处不能填“一定”,排除C项;③处是假设,填“如果”,这样就可以排除D项。再向下验证一下,④处表并列,填“而且”或“并且”,⑤处与③处的“如果”呼应,填“那么”。如此就可以确定答案为A。
答案:A [对点训练]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学是心灵的抚慰剂。许多人因为孤独而爱好文学,许多人因为穷困而爱好文学,也有一些人因为富足闲适而爱好文学—— ① 是出于什么原因, ② 他们信仰文学,崇尚真善美,文学 ③ 会让他们变得安贫乐道,富而不骄, ④ 让他们的内心充实、自信、淡定、颖慧。我总是天真地认为,真正爱好文学的人,属于天底下最善良的群落, ⑤ 坏, ⑥ 坏不到哪里去。验之现实,大致不错。以文学钻营的人,则另当别论。
A B C D ① 不管 不管 尽管 尽管 ② 只有 只要 只要 只有 ③ / 就 就 才 ④ 才 / 虽然 虽然 ⑤ 即使 即使 / 也 ⑥ 也 也 但 / 解析:语段第一句是中心论点,为第一层;其后列举事例进行论证为第二层;最后两句表明自己的一种想法,为第三层。在弄清此层次关系的基础上,可做如下分析:第①处是表示后面语句的内容与前文构成条件关系,应填写“不管”,排除C、D两项;第②处与后文构成条件关系,应填条件类的词语;第③处是承接前面的关联词,应填写“就”;第④处不缺关联词;第⑤处与后文表假设;第⑥处和前面关联词相照应,应填“也”。
答案:B
[名师指津]
7
选词式连贯六点注意
1.体察语境。
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前提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语句间的关系,不同的关系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还要综合考虑语句中词语所在的位置、连接的对象、表达的关系、关联的范围等各种情境因素,从而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2.辨明关系。
使用关联词语时,应先辨明关系,选择准确的关联词语。首先,要明晰关联词语配套使用的特点,如,表递进的“不但……而且……”;表并列的“不是……而是……”;表因果的“既然……就……”。其次,要注意有些表关联的虚词是可单独使用,不和其他词语构成搭配关系的。比如,“进而”“从而”“因而”等。
3.看清位置。
关联词语的摆放位置必须根据句子的语法需要和自身的表意特点来确定,而不能错位。比如关联词语在连接不同分句的时候就要注意相对位置,一般情况下,复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如果一致,关联词语应该放置在主语之后;如果分句的主语不一致,就应该把关联词语放置在分句之前。
4.注意搭配。
关联词语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搭配。比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只能与“反而”搭配。“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或、还是”搭配,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搭配。
5.不要滥用。
关联词语的使用是为了强调语句之间的关系,如果语句间关系明确,能不用则不用;如果没有关联词语,语句间的关系不明确,那么,就要准确使用关联词语。
6.代入检测。
很多时候,我们通过朗读,利用语感可以辨析出句子之间的关系,应该使用的词语。所以,在做关联词辨析时,将给出的关联词代入原文,通过朗读,领悟出词语与原句间的关系是否一致,也是一种解答的方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