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加工》专业
全日制实施性教学计划与大纲
( 2009年退役士兵)
编制单位:机械工程部 编制时间:2009-3-01
目 录
技工学校数控加工技术专业教学计划????????????1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8 钳工工艺学教学大纲???????????????????19 机械基础教学大纲????????????????????25 焊接方法与设备教学大纲?????????????????30 车工工艺学教学大纲???????????????????33 AUTOCAD教学大纲????????????????????38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41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48 低压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教学大纲????????????55 熔焊原理与工艺教学大纲?????????????????59 焊接电工与弧焊电源教学大纲???????????????62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大纲?????????????65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教学大纲???????????????71 焊接生产检验教学大纲??????????????????76 焊接结构生产教学大纲??????????????????78 钳工实训教学大纲????????????????????80 立铣实训教学大纲????????????????????84 焊工实训教学大纲????????????????????88 车工实训教学大纲????????????????????91 模具加工操作实训教学大纲????????????????96
焊接加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适用于招收退役士兵,学制三年)
一、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牢固树立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本行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
2、贯彻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向;面向生产、服务一线,依托行业,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以师资建设为根本,以“教、学、做、知识、能力、素质”六位一体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突出课程改革,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高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对高级工水平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服务理念,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环节等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树立学生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人生价值和人生观。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熟练掌握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半自动切割等焊接技能,以及使用各种焊接设备的技术人员,从事焊接及焊接自动化操作和焊接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 1、思想品德
在学校的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帮助学生分辨是非,吸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以将学生培养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以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的技术型人才。
2、文化知识
培养具有基本的科学新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身心健康
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忠于职守的精神,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职业生涯需要奠定良好的身心
1
基础。
4、专业理论
本专业除开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外,将系统开设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与生产、焊接检验、特种材料连接、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识图下料技巧、电焊工技术等课程,在强化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加强对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以符合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5、专业技能
根据国家相关职业标准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与焊接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焊接生产、焊接检验、焊接技术服务等社会所需的焊接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周数分配
本计划适用于招收高中和中技毕业生,学制3年。总周数147周,其中教学112周(含企业顶岗实习),考试4周,假期31周。
四、主要课程设置和要求
1、新模式英语1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突出词汇的学习,加强阅读的训练,进一步掌握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2、数学(基础知识)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专业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体育体育与健康
坚持贯彻“健康第一,健康就是财富”的指导思想,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从而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达到相应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
4、计算机应用基础
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环境,掌握Windows桌面操作基本技能、文件系统管理、系统与维护、用户安全及网络设置等基本操作。熟悉Word软件操作环境,在文字输入的基础上,掌握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的编辑、排版和输出、公式编辑器的使用等操作,了解Word提供的其他一些常用功能。熟悉Excel软件操作环境,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特点及应用,熟练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输入、公式和函数、数据排序、数据筛选、数据图表化、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等操作基本操作和应用。掌握PowerPiont幻灯片制作软件的作用及设计技巧。
5、应用文写作
2
通过对口语交际和应用文写作的学习,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就业、交往和继续学习的需要,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职业人文素养。
6、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实意义,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整体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
7、经济法
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知识,理解我国以及主要贸易国经济领域的法律制度,并初步掌握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符合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
8、职业指导
使学生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和政策,社会就业环境;掌握就业途径、求职方法和求职技巧;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增强职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
9、工业企业管理
使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的含义、类型和特征;现代企业运作过程中涉及的战略、资源、市场营销、生产质量等方面的管理知识;现代企业文化及企业的创新内涵等知识。
10、机械制图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基础、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测绘实践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图方法,能够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其有关规定,具有读识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一般的零件图的能力。
11、钳工工艺学
本课程是一门机械、机电专业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其内容包括:錾削、锉削、锯割、钻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锉配、刮削、研磨、校正、弯曲铆接、粘接等。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中级钳工所需要的工艺知识,具备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钳工加工工艺的能力。
12、机械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传动、常用结构、轴系零件和液压传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初步知识、机械传动、常用机械、零件、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熟悉常用零件的性能、分类、应用和相关的国家标准,能对一般机械传动系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了解常用液压元件的类型、用途,熟悉液压基本回路,能对机床典型液压器系统进行初步分析。
13、焊接方法与设备
3
本课程主要讲授电弧焊的基础知识,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钨极氩弧焊等焊接方法与设备。可根据地区与行业需要有选择的讲授熔化极氩弧焊、电渣焊、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及电阻焊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弧焊方法的原理、特点与应用范围,了解电渣焊或电阻焊的原理及特点,基本掌握常用焊接设备的结构、电气原理和工作过程,能根据产品特点正确选择焊接方法、设备和工艺参数,初步具有安装、调试和使用常用焊接设备的能力。
14、车工工艺学
本课程主要目的的为了使学生掌握:车削的基本知识、车轴类工件、和套类工件的加工、车圆锥和成形面、车螺纹和蜗杆、车床工艺装备、车复杂工件、车床和典型工件的车削工艺分析等内容。
15、AUTOCAD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AutoCAD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AutoCAD常用绘图命令、图形的编辑与修改、绘图环境的设置;为AutoCAD工程制图专业知识点拨,介绍了工程图的种类、设计规范、常用专业术语以及一般流程;第三篇为AutoCAD工程制图的常用技法,包括:常用尺寸符号与零、部件的绘制、机械传动原理图/机构布置图的绘制。
16、电工基础
本课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电工技术中最常用的知识、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电磁的基本知识、正弦交流电路、变压器与三相异步电动机、简单机床电路、安全用电。
17、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本课程是一门传授金属材料基础知识及热处理基本工艺,培养与材料选用有关的模具加工能力的专业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钢铁材料、钢的热处理、金属材料概论、冷作金属材料及金属表面强化技术等内容.
18、低压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能看懂一次系统图,掌握常用高、低压电气设备的作用及类型,掌握电力线路的选择及计算方法;了解工厂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的构成,掌握变电所控制、信号、绝缘监察装置的作用及工作原理;了解电气安全、防雷接地保护装置;掌握电工常用安全用具及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工厂常用灯具的类型及选择和布置方法。
19、熔焊原理与工艺
本课程由熔焊原理与工艺两部分组成。
熔焊原理部分主要讲授低碳钢焊接接头在熔焊热源作用下,成分、组织、性能变化的规律,常见的焊接缺陷的识别与防止,焊条与焊剂的基本知识等。使学生在掌握上述规律与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初步学会根据生产条件分析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提出防止措施。 工艺部分主要讲授金属的焊接性及常见试验方法,常用高强度钢与专业用低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铝及铝合金材料的焊接性及焊接工艺,铸铁的焊接性及补焊工艺等内容。
4
使学生掌握焊接制造中常见金属材料的焊接性,初步具有根据产品的技术条件及材质提出合理的焊接工艺方案的能力,了解工厂中常用的焊接性试验方法。
20、焊接电工与弧焊电源
本课程由焊接电工与弧焊电源两部分组成。
焊接电工部分主要讲授直、交流电路及常用电机、电器设备的应用知识。使学生了解常用电机、电器的工作原理,能看懂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电器原理图。学会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常用仪表和选用常规电器元件,并能装调较简单的控制电路。
弧焊电源部分主要讲授弧焊电源的基础知识、弧焊变压器、弧焊整流器、脉冲弧焊电源的结构、基本原理与应用范围,其它弧焊电源的基本原理,弧焊电源的选用、维护与故障排除,弧焊电源改装的基本知识等。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弧焊电源的结构特点、基本原理与应用范围,能看懂电源的电器原理图,并能进行安装、调试及维护。
21、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光滑圆柱形结合的极限与配合、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计量器具、光滑工件尺寸的检测、形位公差及形位误差的检测,表面粗糙度和普通螺纹结合的公差等;了解国家标准中有关极限与配合等方面的基本语及其定义,熟悉极限与配合标准的基本规定,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准和识读,初步了解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和基本检测方法。
22、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本书主要内容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车削工艺、钻削和镗削工艺、铣削工艺、磨削工艺、齿轮加工工艺、切削加工质量、典型零件加工、复杂零件加工和机械装配工艺等。
23、焊接生产检验
本课程主要讲授焊接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重点讲述焊前的质量检验,焊接过程的质量管理,焊接成品的检验,常用无损探伤方法的原理、基本操作与应用范围,焊接接头的理化检验。使学生了解焊接生产过程组织、定额、管理等内容,掌握常规检验方法的原理及应用,能够正确选择检验方案,初步掌握无损探伤的方法,了解焊接质量标准。
24、焊接结构生产
本课程主要讲授焊接结构概述,焊接应力与变形,零部件的备料,焊接接头的受力分析与强度,焊接结构的工艺分析与工艺规程,装配焊接夹具的分类、性能与选用等内容。应能根据行业或地区特点,安排工艺装备设计或焊接工艺评定等理论与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焊接结构生产的基本理论,能够编制焊接结构生产的工艺文件。
五、说明
1、该计划为实施性计划,根据学校课程的实际需要,可对课程设置及内容作出适当调整,调整量一般不超过30%。
5
2、专业课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一体化教学内容和顺序。除第三学年的企业顶岗实习外,还要努力探索校企结合教学的其他有效方式。
六、教学计划表
焊接加工专业(中级工)实施性教学计划表(之一)
(退役士兵,三年制中级班) 学年 类别 序 号 学期 科目 周课时 学期总周数 技能训练周数 理论课周数 1 2 3 公共课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业课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新模式英语1 数学(基础知识) 体育体育与健康 计算机应用基础 公文写作 心理健康教育 经济法 职业指导 工业企业管理 机械制图 钳工工艺学 机械基础 焊接方法与设备 车工工艺学 AUTOCAD 电工基础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低压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熔焊原理与工艺 焊接电工与弧焊电源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焊接生产检验 焊接结构生产 每学期理论课程门数 每周安排课时数 第一学年 1 20 7 13 4 4 2 6 4 4 4 7 28 2 20 8 12 2 2 4 4 6 6 4 6 28 第二学年 3 20 8 12 2 4 4 4 4 6 4 7 28 4 20 8 12 2 4 4 4 4 4 6 7 28 第三学年 5、6 合计 课时 52 52 98 106 48 48 48 48 48 100 52 52 48 72 72 48 48 48 72 48 48 48 48 72 备注 一 二 三 注:1、计算机应用为统考科目,故其总课时为:2×13+4×20=106节。
2、考证为电焊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证书。第5、6学期为顶岗实习。
分管领导: 教研督导室主任: 教研部部长: 制表人: 审批时间: 审阅时间: 审核时间: 编制时间:
6
焊接加工(中级工)实施性教学计划表之二
(退役士兵,三年制中级班) 学年 学期 周数 2 2 1 2 1 一 2 2 2 1 2 1 2 1 3 2 2 1 二 1 2 4 2 2 1 5 三 6 实践教学课时数 总课时数 比例(%) 20 20×28=560 1928 3328 57.93 20 1×28=28 2×28=56 2×28=56 2×28=56 1×28=28 20×28=560 顶岗实习 立铣实训 金工实训 焊工实训 模具加工操作实训 实训考试 2×24=28 1×24=24 2×24=48 2×24=48 1×24=24 2×24=28 1×24=24 2×28=56 1×28=28 2×28=56 2×28=56 1×28=28 焊工实训 实训考试 钳工实训 立铣实训 金工实训 焊工实训 实训考试 立铣实训 金工实训 焊工实训 模具加工操作实训 实训考试 课时 2×24=48 2×24=48 内容 钳工实训 立铣实训 备注 注: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级)》于第一学期总教学周为18周,故第一实习每周课时为24节。
分管领导: 教研督导室主任: 教研部部长: 制表人: 审批时间: 审阅时间: 审核时间: 编制时间:
7
机械制图教学大纲
一、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传授机械制图相关理论知识与培养制图基本能力的专业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以投影法为基础的投影作图、机械图样的表示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与识读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绘图基本技能,掌握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识读较复杂的机械图样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能识读较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包括想像出该零件的结构形状;掌握图样中有关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的符号、代号及其含义。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
(2)能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部件装配图,包括掌握装配图的画法规定和特殊表达方法,读懂装配图并拆画零件图,绘制较复杂的装配图。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投影理论知识,建立空间概念,完成“由物画图”到“由图想物”的两次转化,培养空间想像能力。
(2)根据培养目标,本课程在教学是应注重以识图为主,识图与绘图想结合,以绘图促识图的原则。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教学中必须充分注意“讲”与“练”相结合,制图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尽量利用与本专业相关的零部件图例或实物组织教学。另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组织学生绘制一些较复杂的装配图,完成一些中等难度的课题。
(3)注意贯彻机械制图国家标准,逐步强化学生的标准化意识。 (4)教学过程中宜选用示教模型和挂图,并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 模块一?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1 ??任务1?认识机械图样1 ??任务2?认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8 模块二?机械制图的基本技能19 ??任务1?绘制奖杯平面图19 ??任务2?绘制五角星平面图23 ??任务3?绘制扳手平面图25 总课时 6 14 分课时 2 4 2 2 2 8
??任务4?绘制手柄平面图30 ??任务5?绘制检测量具平面图35 ??任务6?绘制起盖器的平面草图39 模块三?物体的三视图43 ??任务1?画V形架的三视图43 ??任务2?点的投影50 ??任务3?直线段和直线的投影53 ??任务4?平面的投影58 模块四?画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63 ??任务1?画正三棱柱的三视图63 ??任务2?画正三棱锥的三视图67 ??任务3?画圆柱的三视图70 ??任务4?画圆锥的三视图73 ??任务5?画球的三视图76 ??任务6?画圆环的三视图80 模块五?立体表面的交线83 ??任务1?画切割圆柱体的三视图83 ??任务2?画切割圆锥体的三视图86 ??任务3?画切割球体的三视图89 ??任务4?画螺钉旋具的三视图92 ??任务5?求圆锥台与半球体的相贯线96 模块六?轴测图100 ??任务1?绘制正交圆柱体的正等轴测图100 ??任务2?绘制支架的斜二轴测图106 ??任务3?绘制接头的轴测草图109 模块七?组合体的视图113 ??任务1?绘制支座的三视图113 ??任务2?标注支架三视图的尺寸117 ??任务3?识读轴承座三视图120 模块八?机件的基本表示法125 ??任务1?识读异形块的视图125 ??任务2?识读支座的视图128 ??任务3?识读摇臂的视图130 ??任务4?识读蜗轮减速箱的视图133 ??任务5?识读法兰盘的视图136 ??任务6?识读支架的视图138 ??任务7?识读键轴的局部放大图142 ??任务8?识读齿条的简化画法144 ??任务9?识读第三角画法的基本视图148 模块九?标准件规定画法152 ??任务1?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152 ??任务2?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158 ??任务3?键和销163
9
8 8 8 8 4 4 4 2 2 2 2 2 2 1 1 1 1 2 2 1 1 1 2 2 3 3 2 1 1 1 1 1 1 1 ??任务4?滚动轴承167 模块十?常用件规定画法170 ??任务1?齿轮170 ??任务2?弹簧177 模块十一?零件图180 ??任务1?识读端盖零件图的图形和尺寸180 ??任务2?识读泵盖零件图187 ??任务3?识读阀体零件图192 ??任务4?识读轴套、轮盘类典型零件图197 ??任务5?识读叉架、箱体类典型零件图206 ??任务6?绘制支座零件图214 ??任务7?阀盖零件的测绘224 模块十二?装配图230 ??任务1?识读滑动轴承装配图230 ??任务2?由齿轮油泵装配图拆画泵体零件图*239 ??任务3?画齿轮油泵装配图*246 ??任务4?测绘减速器*254 模块十三?展开图266 ??任务1?绘制斜口四棱柱管的展开图266 ??任务2?绘制四棱台管的展开图269 14 8 8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6 ??任务3?绘制多节直角环形弯管的展开图272 ??任务4?绘制方圆过渡接头的展开图274 模块十四?焊接图277 ??任务1?识读支架焊接图277 ??任务2?识读轴承座支架装配图281 ??任务3?识读桁架构件装配图288 机动 总计 4 100 100 打“*”号的为选修内容。下同。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绪论课 教学要求
1. 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像——机械图样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 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及主要内容。 3. 理解工程图学的发展简史。
4. 理解我国机械制图标准化的沿革和现状。 教学内容
1. 图样的内容和作用
10
2. 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目的 3.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4. 学习方法提示 5. 工程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一、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教学要求
1. 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图幅、比例、字体和图线等制图基本规定,以及尺寸注法的
规定,并能初步建立标准化意识和技术领域中的法制观念。
2. 能正确使用一般的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基本
作图方法,为后续教学奠定较好的基础。 3.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内容
(一) 制图基本规定
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 2. 比例(GB/T 14690—1993) 3. 字体(GB/T 14691—1993)
4. 图线(GB/T 17450—1998、 GB/T 4457.4—2002) (二) 尺寸注法 1. 标准尺寸的基础规则 2. 标准尺寸的要素 (三) 尺规绘图
1. 尺规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2. 平面图形画法 3. 尺规绘图的操作步骤 二、正投影作图基础 教学要求
1. 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2. 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熟练掌握三视图与物体方位间的关系和投影规律。 3. 熟练运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绘制分析基本体的三视图。 4. 理解点、直线和平面的正投影特性。 5.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空间想像能力。
教学内容
(一) 投影法概述 1. 投影法分类
11
2. 正投影法基本性质
(二) 三面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1. 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2. 三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3. 三视图与物体的方位对应关系 (三) 基本体的投影作图 1. 棱柱 2. 棱锥 3. 圆柱 4. 圆锥 5. 圆球
(四)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1. 点的投影分析 2. 直线的投影分析 3. 平面的投影分析 三、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作图 教学要求
1. 进一步熟悉点的投影规律。 2. 掌握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作图方法。
3. 掌握常见表面交线(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投影作图方法。
教学内容
(一) 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1. 棱柱表面上点的投影 2. 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3. 圆柱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4. 圆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5. 球面上点的投影 (二) 截交线的投影作图 1. 平面切割平面体 2. 平面切割回转曲面体 (三) 相贯线的投影作图 1. 圆柱与圆柱相交 2. 圆锥与圆柱相交 3. 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12
4. 综合举例 四、轴测图 教学要求
1. 理解轴测图的形成和分类,熟悉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
2. 掌握正等测、斜二测的画法规定和画法步骤,能根据简单形体的三视图画出其
轴测图。
3. 理解轴测草图的重要作用,掌握徒手绘图的基本技法和轴测草图的画法。 4. 通过轴测图的绘图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一)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 轴测图的形成和分类 2. 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 (二) 正等轴测图
1. 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2. 正等轴测图画法 (三) 斜二轴测图
1.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2. 斜二测画法 (四) 轴测草图画法 1. 徒手画草图基本技法 2. 轴测草图画法举例 五、组合体 教学要求
1、明确组合体的概念,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掌握组合体中相邻形体表面连接关系的各种画法。 3、能运用形体分析法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4、能基本掌握正确、完整、清晰地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
5、能数量运用形体分析法和面形分析法只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掌握补视图、 补漏线的基本方法。
6、进一步熟练掌握轴测草图的画法。 7、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内容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与表面连接关系
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组合体重相邻形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二)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13
1、叠加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2、切割型组合体的视图画法 (三)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2、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四)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1、读图的基本要领 2、读图的基本方法 (五)组合图的轴测图画法 教学要求
1、理解并掌握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画法和标注规定,理解各种表示法的应用。
2、理解常用的简化画法规定。
3、能比较恰当的综合应用各种技能表示法表达一般机械零件。 4、掌握第三角画法的原理及特点、
5、在理解和掌握在各种技能表示法的同时,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绘机件的多面正投影的能力,从而为读绘零件图、装配图奠定较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
(一)基本视图 1、基本视图 2、向视图 3、局部视图 4、斜视图 5、应用举例 (二)剖视图
1、剖视图的形成、画法及标注 2、剖视图的种类 3、剖视图的种类 (三)断面图 1、断面图的概念 2、移出断面图 3、重合断面
(四)局部放大图和简化表示法 1、局部放大图(GB/T 4458、 1-2002) 2、简化画法(GB/T 16675、1 1996) (五)各种表示法的综合利用列举 (六)第三角画法
1、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的区别
14
2、第三角画法与第一角画法的识别符合 七 机械图样中的特殊表示法 教学要求
1、理解常用件和常用结构要素的作用及有关的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螺纹的画法规定,并掌握其测绘方法。
3、熟练掌握螺纹紧固件的链接画法,理解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 4、理解螺纹标记的含义,掌握其标注规定。
5、掌握圆柱齿轮及其齿合画法的规定,并理解锥齿轮、蜗轮与蜗杆及其齿合的画法。 6、掌握键、销、弹簧、滚动轴承、中心孔的画法规定及图示特点。 教学内容
(一)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1、螺纹的基本知识 2、螺纹的画法规定 3、螺纹的图样标注
4、常用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 5、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 (二)齿轮
1、直尺圆柱齿轮的几何要素及尺寸关系 2、直尺圆柱齿轮几何要素的尺寸计算 3、圆柱齿轮的画法规定 4、锥齿轮、蜗杆与蜗轮的画法 (三)键连接和销连接 1、键连接 2、销连接 (四)弹簧
1、圆柱螺纹压缩弹簧各部分名称及尺寸计算 2、圆柱螺纹压缩的画法(GB/T 4459、 4-2003) 3、圆柱螺纹压缩弹簧画法举例 (五)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结构及表示法(GB/T4459、 7-1998) 2、滚动轴承的标记 (六)中心孔 1、中心孔的形式 2、中心孔的符号 3、中心孔的符号 4、中心孔表示法 八、零件图 教学要求
15
1、熟悉零件图的内容和作用。
2、理解各类典型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法特点。 3、理解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的用途。
4、掌握极限与配合、形位公差和表面结构等技术要求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符号和代号的含义,掌握其标注方法的规定。
5、掌握按四个方面——完整性、正确性、清晰性和合理性的基本要求,标注零件图中的尺寸。
6、能综合运用投影法原理和图样表示法规定识读较复杂的零件图。
7、熟悉零件测绘的一般过程,掌握零件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测绘一般复杂程度的零件,绘制其零件图。 教学内容
(一)零件图概述
1、零件图与装配图的作用和关系 2、零件图的内容
(二)零件结构现状的表达 1、选择主视图 2、选择其他视图 3、零件表达方案选择举例 (三)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 1、铸造工艺结构 2、机械加工工艺加结构 (四)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1、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2、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
3、合理并不零件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五)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1、表面结构的图样表示法 2、极限与配合 3、形状和位置公差简介 (六)读零件图 1、阀杆 2、阀盖 3、阀体 (七)零件测绘
1、测绘零件的方法和步骤 2、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 3、零件测绘注意事项 九、装配图
16
教学要求
1、熟悉装配图的内容和画法规定
2、能综合运用已学知识,按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读懂较复杂的装配图。能分清零件的图形轮廓;能读懂零件间的相对位置、配合性质、两件形式等;能理解工件的工作原理。
3、能绘制较复杂的装配图(由十种左右的专用件和若干标准件组成),并能拆装出零件图。 教学内容
(一)装配图的内容和表达法 1、装配图的内容 2、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则 3、装配图的特殊画法
(二)装配图的尺寸标准、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2、装配图的零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三)常见的装配结构 1、接触面与配合面的合理性 2、密封装置 3、防松装置
(四)话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1、理解、分析装配件 2、确定表达方案
3、确定比例、图幅,合理布图 4、画图步骤
(五)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 1、概括理解
2、理解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3、分析零件,读零件结构形状 4、分析尺寸,理解技术要求 (六)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概括理解
2、理解部件的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 3、分析理解,拆画零件图 *十 金属结构、焊接图和展开图 教学要求
1、掌握金属结构件(棒料和型材)的标记和尺寸标注,以及有关代号及画法,熟悉金属结构件及其连接件的表示法规定。
2、熟悉各种焊缝符号及其标注方法、各种不同零件的焊接方法以及数字代号,掌握识
17
读焊接图基本能力。
3、掌握平面立体制件的展开图画法,以及异性接头、异性接头、异径管件等可展曲面的展开图画法。 `
(一)金属结构件的表示法
1、棒料、型材及其断面简化表示(GB/T 4656、1-2000) 2、金属构件的间图表示
3、金属结构中的螺栓、孔、电焊铆钉图及其标注 (二)焊接图
1、焊接符号及其标注方法 2、焊接方法及数字代号 3、焊缝标注示例 4、读焊接图举例 (三)展开图
1、平面立体制件的展开图画法 2、圆管制件的展开图画法 3、圆锥管制件的展开图画法 4、变形管接头的展开图画法
分管领导: 教研督导室主任: 教研部部长:审批时间: 审阅时间: 审核时间:
18
制表人: 编制时间:
2、不平衡电桥 (五)、基本霍夫定律 1、基本霍夫第一定律 2、基本霍夫第二定律 (六)、叠加原理 (七)、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电压源 2、电流源 (八)、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九)、戴维南定理 1、戴维南定理
2、电源向负载输出的功率 三、电容器 教学要求
1、 理解电容概念的决定平行板电容器大小的因素;了解电容器的主在参数。 2、 掌握电容串、并联的性质,以及等效电容和安全电压的计算。 3、 了解电容器的储能特性及RC电路过渡过和中时间常数的概念。 教学内容
(一)、电容器与电容 1、 电容器 2、 电容
3、 平行板电容器 (二)、电容器的选作与连接 1、 电容器的分类 2、 电容器的选用 3、 电容器的连接 (三)、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1、 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 2、 电容器中的电场能 3、 RC电路的过渡过程 四、磁场与电磁感应 教学要求
1、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概念;了解通电直导线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掌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和左手定则。
3、了解铁磁物质的磁化、磁环曲线、磁滞回线的概念以及铁磁材料的分类。 4、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掌握电磁感应定律以及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
5、理解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概念,了解自感和互感的应用;会判断和测定互感线圈的同名端,掌握互感线圈的串联;理解电感器的储能特性。 6、了解磁路欧姆定律。 教学内容
(一) 、磁场
1. 磁体及其性质 2. 磁场与磁感线 3. 电流的磁场
44
(二) 、磁场主要物理量 1. 磁感应强度 2. 磁通 3. 磁导率 4. 磁场强度
(三)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 磁场对通直导体的作用 2. 通电平行直导线间的作用 3. 磁场对能电线圈的作用 (四) 、铁磁物质 1. 磁铁物质的磁 2. 磁化曲线 3. 磁滞回线 4. 铁材料的分类 (五) 、电磁感应
1. 电磁感应现象 2. 楞次定律
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 直导线切割磁感应线产生感应电动势 (六) 、自感
1. 自感现象 2. 自感系数 3. 自感电动势
4. RL电路的过渡过程 (七) 、互感
1. 互感现象和互感电动势 2.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 (八) 、磁路欧姆定律 1. 磁路
2. 磁路欧姆定律 3. 磁路与电路的比较 4. 电磁铁 五、相交流电路 教学要求
1、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理解正弦交流电的效值、频率、初相位及相位差的概念。 2、掌握正弦交流电的解析式表示法、波形图表示法和相量图表示法;会用相量图分析计算由R、L、C组成的简单交流电路。
3、理解交流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 4、掌握串、并联谐振电路的条件、特点和应用。 5、了解周期性非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一)、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2、 交流电的产生
45
3、 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的角频率 4、 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有效值和平均值 5、 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和相位差 实验与实训 常有电子仪器的使用 (二)、正弦交流电的相量图表示方法 (三)、纯电阻电路
1、 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 2、 电流与电压的数量关系 3、 功率 (四)、纯电感电路
1、 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2、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3、 功率 (五)、纯电容电路
1、 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 2、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3、 功率
实验与实训 用示波器现察正弦交流电 (七)、串联谐振电路 1、 谐振频率 2、 品质因数 3、 串联谐振电路 (八)、并联谐振电路 1、 并联谐振频率 2、 并联谐振的特点 3、 并联谐振的应用
实验与实训 单相交流电电路
实验与实训 LC串、并联谐振电路 六、三相交流电路 教学要求
1、 了解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和特点,掌握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2、 掌握三相对称负载星形和三相连接时,负载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线电流和功率的计算,理解中线性的作用。
3、 在已知电源和负载额定电压的条件下,学会确定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4、 理解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的概念,掌握用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一)、三相交流电源 1、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2、三相四线制 3、三相五线制 (二)、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 1、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2、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46
3、三相负载的功率
实验与实训 三相交流负载的连接 (三)、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1、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2、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分管领导: 教研督导室主任: 教研部部长: 制表人: 审批时间:
审阅时间: 审核时间:
47
编制时间: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一、 说 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传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相关知识的专业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版号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例基本要求: (1) 了解金属学的基本知识。
(2) 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版号、性能及用途。 (3) 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4) 了解热处理的一般原理及工艺
(5) 了解热处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加强实验和参观,增强感性认识和手动能力 (3)有条件的可辅助以电化教学,使教学直观而生动。
二、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 绪论课 一、金属的结晶与结构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 (二)纯金属的结晶 二、金属材料的性能 (一)金属材料的损坏与塑必变形 (二)金属的力学性能 (三)金属的工艺性能 (四)力学性能实验 三、铁碳合金 (一)合金及期组织 (二)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与性能 (三)铁碳合金相图 (四)碳素钢 (五)观察铁碳合金的平行组织 四、钢的热处理
48
总学时 1 5 8 8 10 讲授学时 1 2 3 2 4 2 2 2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