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动量词搭配习得情况研究

2018-10-20 14:3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留学生动量词搭配习得情况研究

作者:唐 莹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3期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留学生习得动量词搭配的情况,并研究了教材中动量词的安排情况,给出了一些关于动量词搭配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动量词 搭配 二语习得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549(2010)05-0061-01

本文采用刘月华和房玉清先生所著《实用现代汉语语法》的说法,认为“专用动量词主要有次、场、下、回、顿、阵、场、趟、番等;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以及人体的四肢器官的名词可以借用为动量词。” 一、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参与调查的被试来自印尼、日本、马达加斯加和韩国,分别处于汉语学习的初、中和高级阶段。为了保证调查的有效性,问卷中出现的借用动量词均为《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甲级词汇。

下面的表格统计了被试回答量词搭配问题的正确率。本文采用以下原则,正确率超过80%视为已习得,反之均视为未习得。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学习阶段越高的被试,回答问卷的正确率一般也越高。由此可知,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二语习得者的动量词搭配水平也将会越来越好。

为了保证得出的习得情况客观真实,笔者还按照性别和母语背景的不同分别进行了正确率的统计。发现性别和母语背景对二语习得者习得汉语动量词搭配并未有明显的影响。 从前面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大致推测出动量词搭配的习得情况。在初级阶段,大多数二语习得者习得了动量词“次”的搭配;在中级阶段,动量词“场”、“遍”、“下”、“顿”、“阵”和“番”得到了较好的习得;在高级阶段,动量词“趟”的搭配得到了普遍习得。而大部分二语习得者直到高级阶段也未能习得动量词“回”的搭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借用动量词的搭配正确率显示部分在初级阶段已经习得,部分要到中级阶段才习得。综合考虑,借用动量词的搭配在中级阶段得到了普遍习得。 二、教材中动量词的安排情况

动量词教学主要在综合课中进行,因此本文只考察综合课教材。条件所限,详细考察的仅有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教程(1-6)》和《桥梁(上、下)》两套教材。

《汉语教程》中量词的覆盖率较高,但只对个别动量词配以了语法讲解与注释,而且讲解过于简单,还缺少配套的练习。针对动量词搭配和动量词辨析的讲解和练习很少。中级教材《桥梁》中,动量词的讲解出现的更少,只有上册中出现了一次动量词“番”的讲解。 可以说,动量词的搭配问题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不但在语法讲解中的覆盖率很低,讲解也过于简单,而且讲解后的复现率也很低。同时针对动量词搭配的练习过少,还很少辨析在搭配时易混淆的动量词。 三、教学建议

从前文得出的习得情况可以发现,动量词“回”的搭配习得情况很糟糕,同时存在的还有动量词的泛化问题,突出表现为“次”的泛化。这两个问题需要引起对外汉语教师的高度重视。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们学习的状况,找出普遍的难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同时要不断加强自身在语法方面的修养,但还要有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具体到动量词搭配的教学方面,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重视动量词搭配教学,抓住教材中动量词出现的时机进行相关搭配的语法和语用教学。

其次,脱离教材的局限,全面翔实地介绍动量词搭配的知识点,尽量使用生活中的语料。加强对搭配时易混淆的动量词的辨析讲解,帮助留学生正确搭配使用动量词。


留学生动量词搭配习得情况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亮剑培训视频心得体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