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级考前5天习题

2018-10-21 14:01

2015年中级财务管理考前5天提示

【考点1】现金预算的编制

【例题·计算分析题】某企业2015年现金预算(简表)如下表所示。假定企业发生现金余缺均由归还或取得流动资金借款解决,且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可以忽略不计。除表中所列项目外,企业没有有价证券,也没有发生其他现金收支业务。预计2015年年末流动负债为4000万元,需要保证的年末现金占流动负债的比率为50%。

要求:根据所列资料,计算填列表中用字母表示的项目。

某企业2015年现金预算(简表)

单位:万元 项目 期初现金余额 经营现金收入 经营现金支出 现金余缺 取得短期借款 归还短期借款 期末现金余额 【答案】 某企业2015年现金预算(简表)

单位:万元 项目 期初现金余额 经营现金收入 经营现金支出 现金余缺 取得短期借款 归还短期借款 期末现金余额 一季度 1000 31000 30000 A=2000 500 B=1500 二季度 C=1500 33500 D=34000 1000 1000 E=2000 三季度 F=2000 G=38000 37000 3000 H=500 2500 四季度 2500 36500 40000 I=-1000 J=3000 K=2000 全年 L=1000 * * * * * * 一季度 1000 31000 30000 A 500 B 二季度 C 33500 D 1000 1000 E 三季度 F G 37000 3000 H 2500 四季度 2500 36500 40000 I J K 全年 L * * * * * * 【解析】 A=1000+31000-30000=2000(万元) B=A-500=2000-500=1500(万元) C=B=1500万元

D=C+33500-1000=1500+33500-1000=34000(万元) E=1000+1000=2000(万元) F=E=2000万元

G=37000+3000-2000=38000(万元) H=3000-2500=500(万元)

I=2500+36500-40000=-1000(万元) K=4000×50%=2000(万元)

J=K-I=2000-(-1000)=3000(万元)

L=1000(万元)

【例题·计算分析题】某企业现着手编制2015年10月份的现金收支预算。预计2015年10月初现金余额为8000元;月初应收账款4000元,预计月内可收回80%;本月销货50000元,预计月内收款比例为50%;本月采购材料8000元,预计月内付款70%;月初应付账款余额5000元需在月内全部付清;本月以现金支付工资8400元,制造费用等间接费用付现16000元;其他经营性现金支出900元;购买设备支付现金10000元。企业现金不足时,可向银行借款,借款金额为1000元的整数倍,假设不考虑银行借款利息;现金多余时可购买有价证券。要求月末现金余额不低于5000元。

要求:

(1)计算现金收入; (2)计算现金支出; (3)计算现金余缺;

(4)确定最佳资金筹措或运用数额; (5)确定现金月末余额。 【答案】

(1)现金收入=4000×80%+50000×50%=28200(元)

(2)现金支出=8000×70%+5000+8400+16000+900+10000=45900(元) (3)现金余缺=8000+28200-45900=-9700(元)

(4)最佳资金筹措:银行借款数额=5000+10000=15000(元) (5)现金月末余额=15000-9700=5300(元) 【考点2】融资租赁租金确定与成本计算

【例题·计算分析题】某公司于2015年1月1日从租赁公司租入一台大型设备,该设备市场价格280万元,运输及安装调试费20万元(由租赁公司承担),租期5年,租赁期满时预计残值10万元,归租赁公司所有。年利率为8%,租赁手续费率为2%。租金于每年末等额支付。

相关货币时间价值系数表

N (P/F,10%,n) (P/F,8%,n) (P/A,10%,n) (P/A,8%,n) 1 0.9091 0.9259 0.9091 0.9259 2 0.8264 0.8573 1.7355 1.7833 3 0.7513 0.7938 2.4869 2.5771 4 0.6830 0.7350 3.1699 3.3121 5 0.6209 0.6809 3.7908 3.9927 要求:

(1)计算该公司每年应支付的租金 (2)填写下表中用字母表示的数字

租金摊销计划表

单位:万元

年份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合计 期初本金 300.00 252.50 * * * * 支付租金 A * * * * * 应计租费 30 D * * * * 本金偿还额 B * * * * * 期末本金余额 C * * * * * 表中*为省略数。

(3)假设经过协商确定每年年末支付的租金为75万元,计算租赁的资本成本 【答案】 (1)

每年租金=[280+20-10×(P/F,10%,5)]/(P/A,10%,5)(300-10×0.6209)=/3.7908=77.50(万元) (2) A=77.50

B=77.5-30=47.5 C=300-47.5=252.5 D=252.5×10%=25.25

(3)设租赁资本成本为k,

则有:300-10×(P/F,k,5)-75×(P/A,K,5)=0

设k=10%,300-10×(P/F,10%,5)-75×(P/A,10%,5) =300-10×0.6209-75×3.7908=9.481

设k=8%,300-10×(P/F,8%,5)-75×(P/A,8%,5) =300-10×0.6806-75×3.9927=-6.2585

(k-8%)/(10%-8%)=(0+6.2585)/(9.481+6.2585) k=8.8%

租赁资本成本为8.8%

【考点3】筹资需要量的确定、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杠杆系数、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例题·综合题】甲乙两家企业的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甲企业2014年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500万元,利润总额为45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分配给股东的利润为13.5万元,2014年资产负债表见下表:

资产负债表

2014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项目 现金 应收账款 存货 流动资产合计 固定资产净值 资产合计 金额 7.5 240 261 508.5 29.5 538 项目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短期借款 长期负债 负债合计 实收资本 留存收益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金额 264 10.5 50 5.5 330 25 183 538 预计2015年销售收入为1800万元,流动资产、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与销售收入存在稳定百分比关系,企业生产能力有剩余,假设销售净利率与利润留存比率不变。

资料二:乙企业2014年年末总股本为300万股,该年利息费用为500万元,假定该部分利息费用在2015年保持不变,预计2015年销售收入为15000万元,预计息税前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为12%。该企业决定于2015年初从外部筹集资金850万元。具体筹资方案有两个:

方案1:发行普通股股票100万股,发行价每股8.5元。2014年每股股利(D0)为0.5元,预计股利增长率为5%。

方案2:发行债券850万元,债券利率10%,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假定上述两方案的筹资费用均忽略不计。 要求:

(1)根据资料一为甲企业完成下列任务: ①计算2015年公司需要增加的资金; ②计算2015年公司增加的留存收益; ③计算2015年需从外部追加多少资金; (2)根据资料二为乙企业完成下列任务: ①计算2015年预计息税前利润;

②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

③根据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做出最优筹资方案决策,并说明理由; ④计算方案1增发新股的资本成本和方案2增发债券的资本成本; ⑤计算方案2在无差别点上的财务杠杆系数;

⑥若乙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上增长20%,计算采用方案2的该公司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 【答案】(1)

①敏感资产销售百分比=508.5/1500=33.9%

敏感负债销售百分比=(264+10.5)/1500=18.3% 增加的销售收入=1800-1500=300(万元)

2015年公司需要增加的资金=33.9%×300-18.3%×300=46.8(万元) ②2014年的销售净利率=45×(1-25%)/1500=2.25%

2014年的利润留存比率=[45×(1-25%)-13.5]/[45×(1-25%)]=60% 2015年公司增加的留存收益=1800×2.25%×60%=24.3(万元) ③2015年追加的外部筹资额=46.8-24.3=22.5(万元) (2)

①2015年预计息税前利润=15000×12%=1800(万元) ②增发普通股方式下的股数=300+100=400(万股) 增发普通股方式下的利息=500(万元) 增发债券方式下的股数=300(万股)

增发债券方式下的利息=500+850×10%=585(万元)

(EBIT-500)×(1-25%)/400=(EBIT-585)×(1-25%)/300 解得:EBIT=840(万元)

③决策结论:应选择方案2(或应当负债筹资或发行债券)。 理由:由于2015年息税前利润180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840万元。 ④增发新股的资本成本=0.5×(1+5%)/8.5+5%=11.18% 增发债券的资本成本=10%×(1-25%)=7.5%

⑤债券方式下的财务杠杆系数:840/(840-585)=3.29 ⑥每股收益的增长幅度=20%×3.29=65.8%

【考点4】多方案的选优(现金流量、净现值、年金净流量、回收期确定) 【例题·计算分析题】甲公司拟进行投资有两个备选方案

资料一:A方案:设备的购买成本为7200万元,预计使用6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10%,投产时需要投入营运资金1200万元,以满足日常经营活动需要,运营期满时垫支的营运资金全部收回,设备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产生销售收入11880万元,每年产生付现成本8800万元,假定设备购入后可立即投入使用。

资料二:B方案:设备的购买成本为200万元,预计使用8年,内含报酬率为21.25%,当设定贴现率为12%时净现值为3228.94万元。

资料三: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相关税金,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2%,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表所示:

货币时间价值系数表 年度(n) (P/F,12%,n) (P/A,12%,n) 1 0.8929 0.8929 2 0.7972 1.6901 3 4 5 6 7 8 0.7118 0.6355 0.5674 0.5066 0.4523 0.4039 2.4018 3.0373 3.6048 4.1114 4.5638 4.9676 要求: (1)根据资料一计算A方案的下列指标:

①投资期现金净流量;②年折旧额;③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第1~5年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④第6年的现金净流量;⑤净现值⑥静态回收期

(2)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分别计算A、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

(3)若A方案的内含报酬率为23.62%,若AB两方案为互斥方案,判断哪个方案更优;若AB两方案是独立方案,判断哪个方案更优。 【答案】 (1)

①投资期现金净流量NCFO=-(7200+1200)=-8400(万元) ②年折旧额=7200×(1-10%)/6=1080(万元) ③第1~5年每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NCFl~5=(11880-8800)×(1-25%)+1080×25%=2580(万元)

④第6年的现金净流量NCF6=2580+1200+7200×10%=4500(万元) ⑤净现值=-8400+2580×(P/A,12%,5)+4500×(P/F,12%,6) =-8400+2580×3.6048+4500×0.5066=3180.08(万元) ⑥静态回收期=8400/2580=3.26(年) (2)

A方案的年金净流量=3180.08/(P/A,12%,6)=3180.08/4.1114=773.48(万元) 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3228.94/(P/A,12%,8)=3228.94/4.9676=650(万元)

(3)若AB为互斥方案,由于A方案的年金净流量大于B方案的年金净流量,A方案为优。若AB为独立方案,由于A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大于B方案,A方案为优。 【考点5】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股票价值的综合

【例题·综合题】某公司拟进行股票投资,计划购买A、B、C三种股票,并分别设计了甲乙两种投资组合。

资料1:已知三种股票的β系数分别为1.5、1.0和0.5,它们在甲种投资组合下的投资比重为50%、30%和20%;乙种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率为3.4%。目前无风险利率是8%,市场组合收益率是12%。

资料2:已知A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每股1.5元,上年每股股利为0.15元,预计以后每年以6%的增长率增长。B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每股7元,上年每股股利为0.6元,股利分配政策将一贯坚持固定股利政策。C公司股票现行市价为4元,上年每股支付股利0.2元。预计该公司未来三年股利第1年增长14%,第2年增长14%,第3年增长5%。第4年及以后将保持每年2%的固定增长率水平。

要求:

(1)根据资料1完成下列任务:

①根据A、B、C股票的β系数,分别评价这三种股票相对于市场投资组合而言的投资风险大小。

②计算甲种投资组合的β系数和风险收益率。 ③计算乙种投资组合的β系数和必要收益率。

④比较甲乙两种投资组合的β系数,评价它们的投资风险大小。 (2)根据资料1和资料2完成下列任务:

①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分别计算A、B、C三种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②计算A、B、C三种股票的价值

③判断公司应否投资这些股票,说明理由 【答案】 (1)

①A股票的β>1,说明该股票所承担的系统风险大于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 B股票的β=1,说明该股票所承担的系统风险与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一致 C股票的β<1,说明该股票所承担的系统风险小于市场投资组合的风险 ②甲种投资组合的β系数=1.5×50%+1.0×30%+0.5×20%=1.15 甲种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率=1.15×(12%-8%)=4.6% ③乙种投资组合的β系数=3.4%/(12%-8%)=0.85 乙种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8%+3.4%=11.4%

或者:乙种投资组合的必要收益率=8%+0.85×(12%-8%)=11.4%

④甲种投资组合的β系数(1.15)大于乙种投资组合的β系数(0.85),说明甲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大于乙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

(2)

①A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1.5×(12%-8%)=14% B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1×(12%-8%)=12% C股票的必要收益率=8%+0.5×(12%-8%)=10% ②

A股票价值=0.15×(1+6%)/(14%-6%)=1.99(元) B股票价值=0.6/12%=5(元)

C公司预期第1年的股利=0.2×(1+14%)=0.23(元) C公司预期第2年的股利=0.23×(1+14%)=0.26(元) C公司预期第3年的股利=0.26×(1+5%)=0.27(元)

C股票价值=0.23×(P/F,10%,1)+0.26×(P/F,10%,2)+0.27×(P/F,10%,3)

+

0.27×(1+2%)

10%-2%

×

P/F

10%

3

=0.23×0.9091+0.26×0.8264+0.27×0.7513+3.4425×0.7513=3.21(元)

③由于A公司股票价值(1.99元),高于其市价1.5元,故A公司股票值得投资购买。 B公司股票价值(5元),低于其市价(7元);C公司股票价值(3.21元),低于其市价(4元),故B公司和C公司的股票都不值得投资。 【考点6】现金最佳持有量的确定 【例题·计算分析题】某公司正在采用成本分析模式和存货模型确定其最佳现金持有额,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利用成本分析模式预测,企业有四种现金持有方案,各方案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方案 项目 现金持有量 现金的机会成本率 管理成本 短缺成本 30000 8% 2000 3000 40000 8% 2000 2000 50000 8% 2000 500 60000 8% 2000 0 甲 乙 丙 丁 资料二:利用存货模式进行预测,假设公司现金收支平衡,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250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

要求:

(1)根据资料一,确定该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 (2)根据资料二

①确定该企业的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②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

③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答案】

(1)甲方案总成本=30000×8%+2000+3000=7400(元) 乙方案总成本=40000×8%+2000+2000=7200(元) 丙方案总成本=50000×8%+2000+500=6500(元) 丁方案总成本=60000×8%+2000+0=6800(元) 该企业的最佳持有量是50000元 (2)①最佳现金持有量=2×250000×500

=50000(元)

10%

②全年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2×250000×500×10%=5000(元) 全年现金转换成本=(250000/50000)×500=2500(元) 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50000/2)×10%=2500(元) ③交易次数=250000/50000=5(次) 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5=72(天)。 【考点7】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决策

【例题·计算分析题】E公司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是60元,单位售价是80元。

公司目前采用30天按发票金额付款的信用政策,80%的顾客(按销售量计算,下同)能在信用期内付款,另外20%的顾客平均在信用期满后20天付款,逾期应收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5%的收账费用。公司每年的销售量为36000件,平均存货水平为2000件。

为扩大销售量、缩短平均收账期,公司拟推出“5/10、2/20、N/30”的现金折扣政策。采用该政策后,预计销售量会增加15%;估计40%的顾客会在10天内付款,30%的顾客会在20天内付款,20%的顾客会在30天内付款,另外10%的顾客平均在信用期满后20天付款,逾期应收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5%的收账费用。为了保证及时供货,平均存货水平需提高到2400件,其他条件不变

假设等风险投资的最低报酬率为12%,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

(1)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前、后边际贡献、收账费用、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存货占用资金应计利息、现金折扣成本的变化以及改变信用政策的净损益。

(2)E公司是否应推出该现金折扣政策。 【答案】

(1)原方案平均收账期=30×80%+50×20%=34(天)

新方案平均收账期=10×40%+20×30%+30×20%+50×10%=21(天)

单位:元 方案 边际贡献 收账费用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存货应计利息 折扣成本 净损益 原方案 80×36000-60×36000=720000 80×36000×20%×5%=28800 80×36000/360×34×60/80×12%=24480 2000×60×12%=14400 0 652320 新方案 (80-60)×36000×(1+15%)=828000 80×36000×(1+15%)×10%×5%=16560 80×36000×(1+15%)/360×21×60/80×12% =17388 2400×60×12%=17280 80×36000×(1+15%)×(5%×40%+2%×30%)=86112 690660 变化 108000 -12240 -7092 2880 86112 38340 (2)改变信用政策增加的净损益为38340元,因此,E公司应推出该现金折扣政策。 【考点8】本量利分析(单一产品和加权平均法下的多品种本量利)

【例题·计算分析题】A企业只生产销售甲产品。该企业2014年产量及销量均为10000件,单位售价为900元/件,变动成本为3000000元,固定成本为700000元,混合成本为2100000元。以前年度的混合成本和产销量资料如下表所示: 年 产销量(件) 总成本(元) 2010 8300 1760000 2011 8400 1740000 2012 9000 1920000 2013 9200 1960000 2014 10000 2100000 预计2015年产销量将会增加到12 000件,假定产销平衡,预计单位售价与成本性态保持与2014年不变。

要求:

(1)用高低点法分解混合成本

(2)建立总成本直线方程,并预计2015年的总成本 (3)计算2015年的边际贡献额和边际贡献率 (4)计算2015年的经营杠杆系数

(5)预计2015年甲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安全边际量及安全边际率 【答案】

(1)单位变动成本=(2100000-1760000)/(10000-8300)=200(元/件) 固定成本=2100000-200×10000=100000(元)

(2)企业总固定成本=700000+100000=800000(元)

企业总单位变动成本=3000000/10000+200=500(元/件) 总成本直线方程:y=800000+500x

2015年预计的总成本=800000+500×12000=6800000(元) (3)2015年边际贡献=(900-500)×12000=4800000(元) 边际贡献率=(900-500)/900=44.44%

(4)2015年经营杠杆系数=10000×(900-500)/[10000×(900-500)-800000]=1.25

(5)2015年保本销售量=800000/(900-500)=2000(件) 2015年安全边际量=12000-2000=10000(件) 2015年安全边际率=10000/12000=83.33%。 【例题·计算分析题】

某公司生产销售A、B、C三种产品,销售单价分别为100元、200元、250元;预计销售量分别为120000件、80000件、40000件;预计各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分别为60元、140元、140元;预计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00元。

要求:

(1)分别计算各个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和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2)分别计算各个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和保本销售量 【答案】

(1)A产品边际贡献率=(100-60)/100=40% B产品边际贡献率=(200-140)/200=30% C产品边际贡献率=(250-140)/250=44%

A产品的销售比重=120000×100/(120000×100+80000×200+40000×250)=31.58% B产品的销售比重=80000×200/(120000×100+80000×200+40000×250)=42.11% C产品的销售比重=40000×250/(120000×100+80000×200+40000×250)=26.31%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40%×31.58%+42.11%×30%+44%×26.31%=36.84% (2)综合保本销售额=1000000/36.84%=2714440.83(元) A产品保本销售额=2714440.83×31.58%=857220.41(元) B产品保本销售额=2714440.83×42.11%=1143051.03(元) C产品保本销售额=2714440.83×26.31%=714169.38(元) A产品保本销售量=857220.41/100=8572(件) B产品保本销售量=1143051.03/200=5715(件) C产品保本销售量=714169.38/250=2857(件) 【考点9】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例题·计算分析题】某产品制造费用本月成本资料如下: (1)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成本项目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用量标准 45 45 价格标准 3 2 本企业该产品预算产量的工时用量标准为1000小时,制造费用均按人工工时分配。 (2)本月实际产量20件,实际耗用人工工时95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2375元,固定制造费用2850元。

要求:

(1)计算单件产品的标准制造费用;

(2)计算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3)采用三差异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差异。 【答案】

(1)单件产品的标准制造费用=45×3+45×2=225(元)

(2)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费用标准分配率)=(2375/950-3)×950=-475(元)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950-45×20)×3=150(元)

(3)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850-1000×2=850元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950-20×45)×2=100(元)

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1000-950)×2=100(元)。 【考点10】责任中心业绩评价

【例题·计算分析题】已知某集团公司下设多个责任中心,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1: 指标 息税前利润(万元) 营业资产平均占用额(万元) 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A投资中心 10400 94500 B投资中心 15800 145000 10% C投资中心 8450 75500 资料2:D利润中心营业收入为52000元,变动成本总额为25000元,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的固定成本为15000元,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但应由该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为6000元。

资料3:E利润中心的边际贡献为80000元,负责人可控边际贡献为60000元,利润中心部门边际贡献总额为45000元。

资料4:D中心下设了两个成本中心,其中甲成本中心,生产一种产品,预算产量5000件,预算单位成本200元,实际产量6000件,实际成本为1170000元。

要求:

(1)根据资料1计算各个投资中心的下列指标: ①投资报酬率,并据此评价各投资中心的业绩。 ②剩余收益,并据此评价各投资中心的业绩。

(2)根据资料2计算D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可控边际贡献和部门边际贡献总额。 (3)根据资料3计算E利润中心负责人的可控固定成本以及不可控但应由该利润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

(4)根据资料4计算甲成本中心的预算成本节约额和预算成本节约率。 【答案】 (1)

①A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10400/94500=11.01% B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15800/145000=10.9% C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8450/75500=11.19%

评价:C投资中心业绩最优,A投资中心次之,B投资中心业绩最差。 ②A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10400-94500×10%=950(万元) B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15800-145000×10%=1300(万元) C投资中心的剩余收益=8450-75500×10%=900(万元)

评价:B投资中心业绩最优,A投资中心次之,C投资中心业绩最差。 (2)①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52000-25000=27000(元) ②利润中心可控边际贡献=27000-15000=12000(元) ③利润中心部门边际贡献总额=12000-6000=6000(元)

(3)E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80000-60000=20000(元)

E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但应由该利润中心负担的固定成本=60000-45000=15000(元) (4)

①甲中心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责任成本-实际责任成本

=200×6000-1170000=30000(元)

②甲中心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责任成本×100% =30000/(200×6000)=2.5% 【考点11】基本财务比率计算

【考点12】杜邦分析与因素分析法的结合 【例题·计算分析题】

资料一:A公司资产负债表

2014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 存货 流动资产合计 非流动资产合计 资产合计 年初 100 120 230 450 950 1400 年末 90 180 360 630 770 14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合计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 450 250 700 700 1400 年末 300 400 700 700 1400 资料二:

A公司2013年度销售净利率为16%,总资产周转率为0.5次,权益乘数为2.2,净资产收益率为17.6%,A公司2014年度销售收入为840万元,净利润为117.6万元。

要求:

(1)计算2014年年末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权益乘数; (2)计算2014年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 (3)利用因素分析法分析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变动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答案】

(1)速动比率=(630-360)/300=0.9 资产负债率=700/1400=50% 权益乘数=1/(1-50%)=2

(2)总资产周转率=840/[(1400+1400)/2]=0.6(次) 销售净利率=117.6/840=14%

净资产收益率=117.6/[(700+700)/2]=16.8%

(3)分析对象:本期净资产收益率-上期净资产收益率=16.8%-17.6%=-0.8% ①上期数:16%×0.5×2.2=17.6%

②替代销售净利率:14%×0.5×2.2=15.4% ③替代总资产周转率:14%×0.6×2.2=18.48% ④替代权益乘数:14%×0.6×2=16.8%

销售净利率降低的影响=②-①=15.4%-17.6%=-2.2% 总资产周转率加快的影响=③-②=18.48%-15.4%=3.08% 权益乘数变动的影响=④-③=16.8%-18.48%=-1.68% 各因素影响合计数=-2.2%+3.08%-1.68%=-0.8% 或者:采用差额计算法分析各因素变动的影响

销售净利率变动的影响=(14%-16%)×0.5×2.2=-2.2% 总资产周转率变动的影响=14%×(0.6-0.5)×2.2=3.08% 权益乘数变动的影响=14%×0.6×(2-2.2)=-1.68%

各因素影响合计数=-2.2%+3.08%-1.68%=-0.8%。


2015年中级考前5天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江西省崇仁县第一中学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