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桥区2016年初三毕业复习适应性检测题
语 文
2016.5 本试题卷分第Ⅰ部分(选择题)和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部分(选择题,共24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本部分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确凿徨fǎng 一抔.záo 泥泞.nìng 彷..póu 万不容赦.shè B.瓦砾责jié 绯红fēi 枘凿ruì 杳无消息yǎo .lì 诘....C.踌躇亮zèng 箱箧击炮pǎi 长吁短叹xū .chuó 锃..qiè 迫..D.可汗 kè 矗起chù 簌簌shù 奔丧 sū ....sāng 窸窸窣窣.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气慨 物竞天择 前仆后继 莫名其妙 B.侏儒 无与论比 断壁残垣 锋芒毕露 C.安详 鸡零狗碎 恪尽职守 惟余莽莽 D.贮藏 黯然失色 不记其数 无可置疑
1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 ,它的 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
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 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A.轰动 难能可贵 艺术 技术 忘却 B.震动 极为可贵 艺术 技术 忘记C.轰动 难能可贵 技术 艺术 忘却 D.震动 极为可贵 技术 艺术 忘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网络调查表明,中学生网络恶搞杜甫的主要原因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知识素养缺乏、内心空虚、游戏人生等因素造成的。
B.互联网应建设成“护联网”,一方面由爱孩子的父母联合删除不健康的网页,另一方面要培养孩子正确使用、识别、传播网络信息的能力。
C.为杜绝楼市调控不遭遇尴尬的局面,地方政府继续实施限购政策,还须切实扩大供应量,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力度。
D.《美丽中国》以歌舞为主,融入京剧演唱、茶艺表演、少林武术等元素,加上奇幻的灯光,震撼的音响,好似一副美丽中国大写意,声光舞影流溢着浓郁的中国情。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们在这里观山阅水,吐胸中块垒,笔墨底端,别开生面,自成一文泽笃厚的审美的文化江山。
②山水诗、山水画、高山流水之山水乐,将人的审美诉求寄情于山水,将人文的关怀隐逸在山水里。
③山水远离朝廷,是隐逸者的家园。
④这样一座文化的江山,可耕田,能读书,采菊东篱,戴月荷锄,才是士人寻找的桃花源。
2
⑤中国士人的精神生活可以在自然山水中倘佯,也只有在山水里,精神才可能自由高蹈。 A. ⑤②③①④ B.⑤①②③④ C.②③⑤①④ D.⑤②①③④
二、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朱温三事
义理所在,虽盗贼凶悖之人①,亦有不能违者。刘仁恭为卢龙节度使,其子守文守沧州,朱全忠引兵攻之②,城中食尽,使人说以早降。守文应之曰:“仆③于幽州,父子也,梁王方以大义服天下,若子叛父而来,将安用之?”全忠愧其辞直,为之缓攻。其后还师,悉焚诸营资粮,在舟中者凿而沉之。守文遗④全忠书曰:“城中数万口,不食数月矣,与其焚之为烟,沉之为泥,愿乞其所余以救之。”全忠为之留数囷⑤,沧人赖以济。及篡唐之后,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次擢⑥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⑦,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宋州节度使进瑞麦⑧,省之不怿⑨,曰:“宋州今年水灾,百姓不足,何用此为?”遣中使诘责之,县令除名。此三事,在他人为之不足道,于全忠则为可书矣,所谓憎而知其善也。(选自《容斋随笔●卷六》)
①盗贼凶悖之人:背叛朝廷的凶狠暴虐的盗贼。 ②全忠:后梁太祖朱温,起初参加黄巢起义,降唐时被唐僖宗赐名全忠。③仆:我,谦辞。 ④遗:赠送,这里表示给朱温写信。⑤囷(qūn )古代一种圆形谷仓。⑥擢(zhuó)提拔。⑦鸱枭:同“鸱?”,这里代指罪人。⑧瑞麦:一株多穗或异株同穗的麦子。古时将此当做吉祥的兆头。⑨怿(yì):高兴。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城中食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 ..B.使人说以早降 公输盘不说 ..C.悉焚诸营资粮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D.及篡唐之后 苏循及其子楷 ..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全忠愧其辞直 安陵君其许寡人 ..
3
B.全忠为之留数囷 引兵攻之 ..C.梁王方以大义服天下 以其境过清 ..D.于全忠则为可书矣 贤于材人远也 ..8.下面的选项中不符合文段内容的一项是( )
A.虽然刘守文内心认同朱温征服天下的行为,但鉴于父亲刘仁恭为卢龙节度使,认为不应该背叛父亲,于是死守沧州不降。
B.朱温被刘守文遵从父子之义死守不降的言行感动,最后放弃攻城,且留粮草救助沧州军民。
C.朱温替唐做了后梁皇帝后,虽欣赏苏循、苏楷父子的功劳和人品,但仍将其父子削职为民。
D.朱全忠责备和罢免不顾老百姓死活,只顾献媚的节度使和县令等事,说明他这个人尽管背负着篡夺唐朝江山的罪名,却也有好的一面。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
1.考生使用0.5mm黑色墨汁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部分共五个大题,有16个小题,共126分。
三、翻译、鉴赏与默写(22分)
9. 文言翻译。(6分)
(1)及篡唐之后,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次擢用。 (《朱温三事》) 译文:
(2)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 10. 诗歌鉴赏。(6分)
观沧海
4
作者:曹操 (东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本诗歌前8句展现的画面。(3分)
答: (2)全诗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1. 在横线上默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10分) ① ,君子好逑。 (《关雎》)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 (晏殊《浣溪沙》) ③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④荡胸生曾云, 。 (杜甫《望岳》)
⑤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 ,丁壮在南冈。 (白居易《观刈麦》)
⑦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典故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的句子是 , 。
⑧ ,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四、科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2分)
核污染的世界简史
(英)克莱夫〃庞廷
①1945年以来,所有新技术中最有害的一种是核电厂的能源生产。核电厂只提供世界能源的1﹪,却是造成最危险的污染形式之一。尽管世界人口都处在来自地壳和外太空源的放射物放射背景中,但所有放射形式都是危险的。在高度辐射中,很短时间就可致死,而较低量辐射,也会增加癌症和基因疾病的发病率。还不知道有什么安全量级——人们希望核工厂造成的核辐射(对工人和公众)不要达到“不可接受的”危险程度。和平时期核能对人类的威胁有两种形式——事故导致突然的大规模污染,工人和公众长期暴露于较低量级的辐射。
②尽管理论计算表明,出现核事故的几率很小,但实际上,核电厂在其短暂历史上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事故。1957年,英国西北部温斯克尔的一个反应堆内核着火,英国的大部分地
5
方受到放射物的严重辐射。由此导致死亡或患癌症的人数还不清楚,但造成超过200万加仑的的污染牛奶遭扔弃。在同一年,前苏联基什特姆的核废料堆发生爆炸,严重污染了超过150平方英里的地区。30个社区和27万人被迫疏散,事故的结果可能使1万人死亡。1979年,在宾西发你的三里岛,一个反应堆部分内核熔化,尽管避免了大量放射物质释放的毁灭性灾难,但在工厂内容纳放射物所需要的工作,估计花费要超过10亿美元,10年后仍没有完结,该反应堆不得不永久地封存在水泥中。
③所有核电厂事故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86年发生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事故,要处理这样大的事故及其后果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其中一个反应堆的爆炸所释放的巨大放射残留物烟云,扩散到整个斯堪的纳维亚和西欧。很广阔的地区因此禁止出售蔬菜和动物,拉普兰德的许多驯鹿被宰杀掉,因为他们吃食了大量被污染的地衣。这些驯鹿被杀掉后,发现它们含有的放射物比正常值高7倍。4年后,英国西北部地区受事故影响的绵羊仍放射物含量过高,不能食用。作为爆炸的结果,西欧大约2.1万人已死于癌症,甚至更大量的人患上癌症。事故发生地区的后果更为严重,4年后事故的真正危害程度还不完全清楚,有220个村庄被迫放弃,600个城镇和村庄要清除核射尘。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被宣布为不适于人类居住的危险区,尽管其中大多数地方住着人,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超过15万人被疏散,但其他人在苏联政府将辐射“安全量级”比核工业工人一生所容许的量级增加了50﹪,仍留在原地。至少10万苏联人的健康可能受到这次灾难的影响。
④较低程度地暴露于放射物中,尽管没有重大事故那么惊人,但也是许多问题的根源。所有世界人口(尤其是试验场地附近地区的土著居民)都被暴露于1945年到1985年间所发生的458次空中核爆炸的发生物之下,所增加的癌死亡和基因缺陷的人数还不清楚。提供燃料和处理废物的整个过程都高度危险。核反应堆燃料铀的开采,由于放射性尘埃而对开采者的健康损害很大。16世纪中期埃尔兹格伯格地区金属矿石开采者很高的肺病发病率,几乎肯定是由岩石中的铀引起,而在20世纪,所有铀开采者的一半已死于肺癌——其肺癌的发病率是整个世界人口发病率的5倍。其后续阶段,铀矿石的粉碎,仅在美国每年就造成大约...4000人患肺癌死亡。
⑤曾做过一些尝试,将放射废料释放或倾倒进环境中,但这些做法都引起了严重问题。1949年,苏联当局开始将液体核废料释放进斯维尔多洛夫斯克附近的泰兹纳河。到1952年,废料已到达基什特姆附近的卡拉柴湖,在那里衰变的放射物释放的热量烧干了湖,湖底的放射物不得不用水泥填平,阻止其随着风蚀进一步扩散有害污染。
12.细读在①段介绍核污染中,你认为作者反复强调的应该是哪个词?该段总起引出下文哪两种关于核污染的哪两种威胁人类的形式?这些形式分别对应哪些段?(4分)
答:
13. ②③段在介绍严重核污染时主要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用结合文章内容说明具体
6
说说这些方法的妙处。(4分)
答:
14. ④段中划线句中加点词加点词能否去掉,结合本段内容试说明理由。(4分) 答:
五、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天 鹅
余杰
①这是一片并不宽阔的海湾,湛蓝的海水在两岸的岩石之间静静地酐睡着。
②这是斯德哥尔摩市郊的一个名叫“玫瑰岛”的小岛,据说岛上的风光比岛的名字还要富于诗情画意。我下榻在岛上最巍峨的老城堡里,它的主人是当年地位显赫的公爵。昔日占据要津的城堡,今日已经改装成舒适的旅店。
③渡口上停泊着十多艘家用的小船,两三对老人坐在木头平台上,白发飘飘。在他们面前的海水里,似乎游弋着一群动物。突然,有一只飞了起来,雪白的翅翼掠过蓝宝石一样的水面,像一首乐章中失散的音符,以超越人的感觉的速度消失在对岸的丛林中。
④啊,这是一群天鹅!
⑤我缓慢地走近了,这才发现这群白天鹅有十多只,它们就在咫尺之遥的浅水湾里嬉戏着。两对老夫妇的身边放着好几块脸盆大的面包,他们正在将面包撕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扔给水中的天鹅呢。每当一块面包落到海水中的时候,天鹅先是昂首不动,摆足了架子,等老人们不断地发出亲切、催促的呼唤,它们才仿佛颇不情愿似的,游到了飘浮的面包前将长长的脖子轻轻一拧,便把面包吞到嘴里了。天鹅们好象不大喜欢人们看着它们进食,动作和神情中,带着一半的羞怯和一半的自尊。徐志摩形容美女的两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是水莲花不胜凉的娇羞”,用在天鹅的身上,好像是更加恰如其分。
⑥我也拿出从国内带来的一包豆腐干,挑出几块扔给天鹅。离得最近一只天鹅游了过来,伸出脖子去嗅了嗅,好像要去吃,却又摇摇头放弃了。大概这异国的食品不合它的胃口,它还满挑食呢。旁边的一位老太太笑着招呼我,让我拿地上放着的面包帮她喂天鹅。我尝试着跟她交换,她告诉我,一大早就到岸边来给天鹅喂食,是岛上许多老人重要的生活习惯。海湾两岸,不仅有雪白的白天鹅。还常常出现更有王者之风的黑天鹅。面包一般都是刚刚烤熟的,我撕了一片,还带着丝丝热气。有的天鹅越游越近,刚才那位太太的丈夫、一位健壮的
7
老头甚至伸出手去摸天鹅的翅膀,而天鹅们似乎常常受到这样的礼遇,它们安然受之,并没有丝毫的惊诧。老先生爽朗地告诉我:“我跟这群天鹅都是好朋友!”
⑦像在梦中,我的身边是这群美丽的天鹅和这些和蔼的老人。天鹅们吃饱了,便在海面上表演飞翔绝技。它们的身体仿佛没有重量,在天空与海水之间,它们随意地一展翅,就成了一尊不是艺术家所能够创造的雕像。我忽然记起了青年诗人恒平写给朋友的一首题为《飞翔十四行》的诗歌。在诗人的眼中,飞鸟与最聪明、最善良的人之间是划等号的。这是一种灵魂的相通。
⑧这一刻,我面朝春暖花开的大海,面朝天鹅飞舞的大海,眼睛湿润了。与天鹅为伴的人们,分享天鹅的优雅与高尚的人们,当然会视权势如粪土,当然会与那些肮脏、龌龊的念头绝缘。很多年以前,人类是有翅膀的,可是人类却嫌翅膀太沉重,将它归还给了上帝。今天,虽然人类的身体不能够飞翔,但人类的心灵还能够飞翔,甚至比鹅还飞得高。有的心灵扎进了泥潭,有的心灵却飞翔在云间……
15.阅读全文,描述文中人与天鹅相处的画面。(4分) 答:
16.作者引用“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是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意在表现什么?(3分)
答:
17.品味第⑥段中“安然受之”一词,说说这个词描绘的情景。(3分) 答:
18.请结合上下文,说一说“面朝春暖花开的大海,面朝天鹅飞舞的大海”,为什么“眼睛湿润了”?。(4分)
答:
19.合最后自然段,谈一谈你的感受。(4分) 答:
六、综合性学习(14分)
20. 仿写。(4分)
(1)在下面语段中补写两个句子,使前后句子形成一组排比。(1分)
8
初中三年,我们随着语文学习游历了古今中外,我们曾随宗璞驻足凝望繁盛的紫藤萝,感悟朴素的人生哲理。我们曾随范仲淹登楼眺望浩淼的洞庭湖,感受它的气象万千; ,领略天街的美妙神奇。
(2)为迎接4月23日读书日,我区某学校举行了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主持人引用了莎士比亚的一段话: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这段话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对读书的感受。现在请你以“阅读”为对象,就莎士比亚的这段话进行仿写。(3分)
21. 综合性学习活动。(4分)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我区某学校九年级决定召开一次全年级家长会,希望家长能与老师面对面进行交流。但邀请信刚发到学生手里,老师就犯难了。
学生甲:“老师,我妈打工去了,没有在家。”
学生乙:“老师,我家里只有一个快80岁的爷爷,爸妈都打工去了。”
学生丙:“老师,我一年来都在姑妈家住,姑父在外地工作,姑妈工厂请不到假”
材料二 据某省电视台新闻记者王霞报道: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是现在很多年轻父母的生活现状。忙了这头,忙那头,孩子似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六一”这天,记者来到学校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采访。“爸爸妈妈,希望你们能多陪陪我。”那一声声来自孩子的心声不得不引起家长们的深思:我们为我们的孩子做了些什么?
(1)这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有怎样的对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2分)
(2)读了这则材料,你最想对那些整日忙于工作的父母说点什么?(不少于30字)(2分)
22. 课外名著和文学常识。(6分)
9
(1)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为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的《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本小说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被美国作家赛珍珠翻译成“四海之内皆兄弟”。
B.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培根,以透彻的说理和隽永的警句,创作了《培根随笔》,文章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其个人生活密切相关,较为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C.《伊索寓言》,相传是根据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伊索 所讲的寓言汇编而成的。这种文体用假托的故事 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常常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D.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他翻译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的大部分作品;同时,他还是个和蔼可亲的父亲,通过大量家书对儿子傅聪的生活和书画艺术进行悉心的指导。
(2)填空。(3分)
有一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医生四次出海航行,在四个传奇色彩浓重的国家里,历经磨难,又几次脱险的故事,这部小说是 (国别)的《 》。它是 (作者)的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七、写作(60分)
23. 请将以下题目补充完整,并完成写作。
享受,它不只限于一种舒适休息、一餐美味、一次成功,它也包括了那些曾一度让我们失落过、烦恼过、甚至伤痛过的东西,如寂寞、孤独??
请以 “ 试着去享受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60分) 要求:①请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及自己擅长的文体;②内容充实,表达真实情感,行文流畅;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