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儿》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翘( )首 踌( )躇( ) 咀( )嚼( ) 囫( )囵( )吞枣
2、下列关于《枣儿》剧本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B. 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C. 剧本中,老人和小孩代表了新旧两种时代,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纯真。 D. 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3、下列词语正确书写三遍,并选择其中两个造句。 蓦然 蹑手蹑脚 踌躇 囫囵吞枣 造句: 造句: 4、填空。
(1)《枣儿》是一个 小品,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奖一等奖,其作者是 。
(2)本剧以“ ”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 ”进行对话,展开情节。
5、仿照下列句式,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前文组成意义相关的句子。 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枣儿(节选)
男孩 爷爷,你为啥把枣儿放在匾子里晒了又晒?
老人 我等儿子回来。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一边听我讲故事。 男孩 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 人 不知道。
男 孩 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 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老人仍在沉思。
男 孩 咱们学猫叫?(见老人没反应)咱们学狗爬?(见老人没反应)咱们过家家?(见老人还没反应)那,我讲故事给你听。(清清嗓子)哎哟,我的故事给忘了。我爹的故事才多呢——我该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将口袋里的枣放入匾子里) 老 人 时辰还早呢,再坐坐。
男 孩 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 人 (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 孩 来呢,你的枣儿甜!
老 人 怕是你嘴甜吧?那我问你,我树上的枣儿全光了,你还来不来? 男 孩 也来。
1
老 人 不骗我? 男 孩 骗人是小狗。
老 人 我们拉勾。(伸手与男孩拉勾) 老 人
金勾勾,银勾勾,骗人是小狗。 男 孩
1、节选的对白,反映了老人和男孩之间怎么样的一种情义?在对话中,老人说“我等儿子回来”,男孩说“我要回去等我爹”,这两句台词又反映了哪一种情感?
2、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作者借男孩台词里的“迷路”一词, 想表达什么?
3、老人和男孩在这段对白中,流露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4、指出课文中“枣儿”的双重含义。
5、分析老人说:“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再来了。”这句台词的象征意义。 (二)卖猪
[在下棋声中,收猪人瞟了一眼画家,大意中走错了一个棋子。] 卖猪人 哎,我吃车。
收猪人 (突然按住卖猪人的手)等等!回一步。 卖猪人 咱还兴回棋?
收猪人 (冷冷地)那中,你吃吧!
卖猪人 (意识到)中,中,你回吧,你回吧。
收猪人 (得意地又换另一个棋子)我不走那一步啦。 [当卖猪人又走下一步棋时]
收猪人 (警告地)你敢动那个子儿,就叫你死!
卖猪人 ??叫我死???对,赶快死。干脆,我自杀吧!(摆下那个棋子儿) 收猪人 你不能走那个子儿! 卖猪人 咋???你不叫我死吗? 收猪人 不兴故意死!
卖猪人 (无奈地)你要是不叫我死,我就先活着。 [两人继续走棋]
收猪人 (发现一步好棋,强调地)咱可不能回啦!将! 卖猪人(忽然高兴起来)你老弟的棋下得真好。 收猪人 (洋洋得意地)你先举举手?? 卖猪人 (不解地)举举手? [幕后声:“谁的猪跑啦?”]
卖猪人 (向幕内一看)我的猪!我的猪跑啦!(跑下) [卖猪人内喊:“同志,来帮帮忙!”] [画家跑下]
[一阵猪嚎叫声。少顷,画家摊着沾有猪屎的双手上。]
[卖猪人跑上,感激地用自己的上衣为画家擦拭手上的猪屎。] 卖猪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