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专题八
1.“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上述维克多·雨果的预言主要通过什么事件得以基本实现?( )
A.1945年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B.战后接受并实施马歇尔计划 C.1951年欧洲煤钢体 D.欧盟的建立及其发展
解析:抓住两个特点:“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D是最佳选择。
答案:D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所享受的待遇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这一规定( )
①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使美国确立了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中心地位 ③目的是促进世界各国贸易自由化 ④标志着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组织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从材料中“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可知,这适应了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要求,①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项。
答案:C
3.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包括( )
①从单一经济领域向多种经济领域扩展 ②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③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 ④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合作的典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加入欧共体以及欧盟的国家社会制度相同,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实行的都是资产阶级议会制。 答案:A
4.二战刚结束时,有人站在德国柏林街头,哀叹道:“即使清除这些瓦砾也要二十多年时间,要想复兴,真是比登天还难!”可是西欧国家很快就清除了废墟,还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原因是( )
①美国实行了马歇尔计划 ②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 ③西欧各国走向联合 ④与美国和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解析:西欧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美国的经济援助;二是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走向联合。④说法明确错误,可排除。
答案:B
5.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这种“政治智慧”是( )
A.都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共同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D.自力更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析:法德两国在二战之后“相逢一笑泯恩仇”,这指的是两国和解,探索欧洲合作的一体化之路。 答案:C 6.《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的纸张、德国的墨水、法国的印刷、比利时和卢森堡负责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种现象说明了( )
①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和解 ②西欧各国间的分工合作 ③西欧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④西欧各国已结成经济政治联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从材料我们可以看二战后由于西欧国家政治家的努力,西欧国家走向和解,并开始准备分工合作,开始了一体化进程,政治经济联盟则是1993年欧盟建立后的目标。
答案:A
7.据新华社2009年2月4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经济刺激方案在众议院得到通过,其中增加了一条为“只买美国制造”做准备的、具有贸易保护性质的“美国条款”,立即引起了美国15家行业协会的联合反对和各国的指责。这表明( )
A.美国的多数企业均崇尚贸易自由主义思想 B.美国的企业和民众缺乏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 C.美国的多数企业均反对国家和政府干预经济 D.经济全球化发展形成全球利益均沾的格局
解析:A项不符合现实,主要错在“均崇尚”的表述上。B项与题意无直接关系,是不正确的表述。C项主要错在“均反对”的表述上。世界金融危机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之一,故D项与题意相符合。
答案:D
8.英国一家杂志评论说:“多年以来,我们都被一个精心的阴谋所操纵,目的是建立一个涵盖全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欧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
1
黄星的蓝色抹布。大家高唱《快乐颂》曲调,歌词的意思其实是‘永别了,不列颠!’”这段文字反映了英国对哪一趋势的消极态度?( )
A.经济全球化 B.欧洲一体化 C.世界多极化 D.贸易自由化
解析:材料信息“将有一个傀儡议会、一支欧盟军队、一种货币。联盟总统取代我们的立宪君主。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有黄星的蓝色抹布”,是对欧洲一体化的描述。
答案:B
9.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新模式。该组织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地区性国际经济组织,符合材料信息描述的情况。欧盟是发达国家的合作,东盟是发展中的合作,世贸组织是全球性质的,故B、C、D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答案:A
10.法国人罗伯特1949年出生,2009年60岁生日那天,完成了他的回忆录写作。以下事件在他的回忆录中出现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①把多年积蓄的存款兑换成了欧元 ②到鲁尔地区投资煤矿,当了回老板 ③不用办签证就到了“欧洲中心”布拉格观光 ④以低廉的价格买到了荷兰的鲱鱼
A.②④①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解析:1952年欧洲煤钢联营建立,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通,所以能够买到荷兰廉价的鲱鱼;1999年欧元流通。此后捷克等东欧国家才加入欧盟。
答案:A
1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于2008年5月出任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下列有关世界银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帮助其解决外汇资金的需要 B.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C.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帮助其解决外汇资金的需要 D.为成员国生产性投资提供短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解析】 世界银行的宗旨是通过对生产事业的投资,资助成员国的复兴和开发工作,其主要业务活动是,对成员国政府或经政府担保的私人企业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
【答案】 B
12.在20世纪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成为根本推动力的是( )
A.两极格局的结束 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 C.科学技术的发展 D.世界市场的扩大 解析: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答案:C 13.世界银行2009年初发布报告说,金融危机使众多发展中国家面临困境,随着发达国家大举投资刺激本国经济,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事实上已消失”,2009年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缺口为2 700亿美元至7 000亿美元之间。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①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日益紧密 ②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加深,经济保护主义有所抬头 ③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对国外投资依赖性强 ④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极度恶化,外资大规模撤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④错在“极度”两个字上,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答案:B 14.有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角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经济全球化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②经济区域化阻碍了全球化的实现 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优势 ④发展中国家必须全面实现西方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②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是辩证地;发展中国家应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答案:D
15.2008年美国金融风暴震动全球,如:冰岛国家破产;乌克兰股市今年已累计下滑近80%;英国股市暴跌,英国首富、钢铁大王米塔尔钢铁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二。这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B.经济全球化使金融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C.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是发达国家 D.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亦即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答案:B
16.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一文。文中描述一个美国家庭在抵制中国产品近一年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从深层意
2
义上表明( )
A.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行动 B.中国产品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解析:这个美国家庭用一年时间抵制中国产品,结果生活一团糟,这说明商品的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人为抵制只是徒劳。所以“深层意义”是C。
答案:C
17.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009年8月12日报道,在就保护美国图书、音乐以及电影的对华出口问题上,WTO裁定中国败北。12日,世贸组织裁决称,中国政府不得硬性规定要求美国知识产权所有者只能与政府控管的公司做交易。由此可见,世贸组织( )
A.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B.其做法严重侵犯了我国的国家主权 C.使美国攫取了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D.在规范世界贸易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世贸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规范世界贸易行为,只有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
答案:D
18.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以上四项都是。 答案:D
19.2009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上海迪士尼项目申请报告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核准,中美双方将合作建设世界一流的迪士尼乐园。消息说明( )
A.中美分歧基本上已经消除 B.美国文化影响到中国内陆 C.布雷顿森林体系亟待完善 D.终济全球化正在加速发展
解析:中美的社会制度有着本质差异,中美分歧不可能已经消除;上海属于“沿海”,“美国文化影响到中国内陆”题目无法体现;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与本题关系不大;题干中信息尤其是全球迪士尼乐园分布图可以表明D项说法正确。
答案:D
20.境外设厂是多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重要选择,如海尔、TCL、创维等在墨西哥、俄罗斯、匈牙利、捷克等国建立了众多的海外彩电生产基地和合资公司。下列关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与国际竞争,壮大企业实力 B.说明中国经济可以通过海外市场做文章
C.促进了中国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D.给中国主权和经济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解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材料中是得不出D项中的结论的。 答案:D
21、“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特征是( ) A.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 B.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
C.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D.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代表共同签订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就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 答案:C 22.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强调与欧盟的区别,上合组织没有强调安全共同体的构建,排除B,经济合作不是上合组织的最主要任务,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无法体现与欧盟的区别。
答案:A
23.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根据材料反映的1990年世界杯,这年意大利之夏不可能看到的是以后才发生的事:①是在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和④是在1999年夏;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项。
答案:A
3
24.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解析:首先我们明白煤钢共同体表面上看是能源组织,但实质上是经济组织,排除B;再通过题干中“不接受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可以看出该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排除A;再分析该组织是欧洲六国在煤钢方面共同签订的组织,可以分析出不属于企业之间简单的联合,排除C;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25.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都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解析:世界经济发展并未趋于合理平衡;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存在;D与题干无关。 答案:B 26.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在国家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风俗习惯及社会制度方面均有不同,排除③。故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27、“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到瓦解体现的本质是( )
A.雅尔塔体系从建立到崩溃 B.世界金融秩序从稳定走向混乱
C.美国经济霸权由鼎盛到衰退 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由繁荣走向“滞胀”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而美元的特殊地位实际就标志着美国的霸主地位。所以,其建立标志着美国经济霸权的鼎盛,而其瓦解则标志着美国霸权地位的衰退。
【答案】 C
28.历史上的银本位、金本位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都是解决国际经济金融稳定问题的不同制度安排,这也是国际货币基金租者(IMF)成立的宗旨之一。但此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问题不仅远未解决,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反而愈演愈烈。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错误的是( )
A.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B.有利于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确立 C.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不是国际贸易组织,是国际货币金融组织,其成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答案:A
29.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半左右。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据此可知( )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满足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②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据材料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既便利了美国资本输出,使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又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20世纪初最终形成;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所以带④的项当排除。
答案:A 30.2008年11月召开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被称作第二次“布雷顿森林会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生说明了( )
A.世界经济中心与政治格局直接相连 B.美国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 C.苏联与美国形成争霸局面 D.欧洲经济中心地位开始动摇
解析:A错在直接;C与题意无关;D结论错误,欧洲的经济中心地位早已开始动摇。雄厚的经济实力才是美国倡导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
答案:B
31.从世界历史研究发展的角度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所产生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 A.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B.扩大了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
4
C.较好地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从世界历史研究发展的角度看,主要指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且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答案:C
32.2009年以来,欧盟成员国希腊身陷债务危机。有人预测,从冰岛、迪拜到希腊,国家破产将是2010年的趋势之一。你认为欧盟应联合哪一国际组织共同援助希腊,以防止其破产( )
A.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 D.联合国 解析:考查国际组织的职能。注意“援助希腊,以防止其破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于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
答案:B
33.2009年4月2日,为期一天的二十国集团(G20)伦敦金融峰会在达成多项共识后落下帷幕。G20领导人一致同意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提供总额1.1万美元资金。与此同时,IMF将增发2500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分配给各成员,以增强流动性,并向发展中穷国倾斜。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金融霸权的终结 B.有利于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国际经济格局多极化开始出现 D.国际金融危机将很快结束 解析:关键是对材料的把握。 答案:B
34.一直以来,国际金融组织由美欧发达国家担任主要职务。近年来,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地位角色正悄然变化。去年5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调任世界银行担任高级副行长,同时兼任首席经济学家。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改革呼声日盛,由来自中国的金融业者前往该组织担任要职十分符合现实需求。这些变化表明( )
①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 ②美国丧失国际金融支配地位 ③世界金融组织体系已经或即将发生重大变化 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IMF中的地位有了提高,故①③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美国丧失主导地位,实际也没有丧失,布雷顿森林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崩溃,故②④错误。
答案:C
3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重大事项必需获得85%以上的投票权才能通过。2009年11月该组织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上决定增加“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在“新借款安排”中的出资份额,即从原来的800亿美元提升至1 000亿美元,这样四国在该组织中的投票权超过了15%,实际上拥有了对重大事项的集体否决权。这段材料表明( )
A.该组织的控制权已经发生了转移 B.该组织通过主要国家共同协商一致来决定重大事件 C.“金砖四国”已经拮成经济同盟 D.该组织以认缴的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份额 解析:再现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D
36.应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2009年11月14日至1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成员国在国力、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及社会制度方面差异很大。为此APEC确立了与之相符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
①相互尊重、平等互利 ②协商一致、自主自愿 ③降低关税、自由贸易 ④开放性和渐进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是排列组合题,③不是其基本原则内容,故排除,因此符合题意的是D项。 答案:D
37.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
A.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B.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解析:从题干所选材料中的“‘资本主义??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B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