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目标定位
1.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2.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3.通过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4.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核心点一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原因
自然资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的地区不平衡是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
2.“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起点 终点 长度 跨越 河流 三次跨 越黄河, 一次跨 越长江 穿越地形区 穿越戈 壁、沙 漠、黄土 高原等 地形区 穿越省、 市、自 治区 新、甘、 宁、陕、 晋、豫、 皖、苏、 沪 分枝工程 新疆塔里 木盆地的 轮南 长江三 角洲的 上海市 4 200千米 从四川、 重庆到 湖北、 湖南等 省的天 然气输 送工程 3.分析我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
(2)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3)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
思维拓展 自然资源的相关概述
(1)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然资源依据其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自然资源,如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等;非可再生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3)自然资源的可再生性是相对的。如果利用不合理、保护不当,可再生自然资源也会转化为非可再生资源。
(4)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矿物能源,并不是说使用天然气不会产生大气污染,只是较煤炭和石油产生的污染物少,同时它也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同样需要节约利用。
核心点二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区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项目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经济发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 展 长点 促进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对社 西气东输在很大程度上可促进产业结构调伐,并可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会经 东部的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整 为原料的化工工业,推动其向深济的 构调整 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影响 东部地区进行的西气东输工程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的配套建设(a.管网改造、天然气基础设施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网络和城市天然气主环网等天设 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形成一条新然气配套系统;b.重大项目的立的经济增长带 项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促使中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有利影响 现,缓解因能源缺乏而砍伐森对生 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生态压力 态环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境的 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 影响 不利影响 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 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仅仅是建设一条输气管道,还为沿途各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西气东输工程的区域协调效应是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 理配置,促进了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类型1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读“我国四大类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程项目是:A 工程,B 工程,C 工程。D线代表2006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新建的 工程。
(2)沿A线从东向西,沿途穿过了哪些主要地形区? (3)简述A、B、D三个大工程都在上海汇集的原因。
答案 (1)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南水北调 京沪高速铁路
华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
(3)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所需能源量大,而本区常规能源短缺,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工程可解决本区能源短缺问题。长期以来,上海市由于交通运输力不足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京沪高速铁路的修建可使本区交通状况得以改善,从而促进上海经济发展及周边地区的繁荣。
解析 首先要明确我国四大工程分别所指的是哪“四大类工程”,它包括能源类(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资源类(南水北调)、交通建设类(青藏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等)。
广义的西气东输还包括从柴达木盆地的涩北经西宁至甘肃兰州,从四川盆地至湖北等地的输气管道工程,涩宁兰输气管道地处世界著名的青藏高原,西起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经青海省省会西宁市,终至甘肃省兰州,线路呈东西走向,全长953千米。从四川盆地至湖北等地的输气管道工程是将四川盆地新发现的气田从重庆运输到湖北武汉,主干线长达760千米,该线路的年运输能力可达30亿立方米。
变式练习1 读“1998年世界和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可以把能源资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图可知,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是以 为主。
(2)我国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 %,是世界的 倍多。
(3)随着世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改善大气环境,改善能源结构已成为各国政府共同关心的问题。我国计划将 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初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
(4)我国四大气区是 、 、 和 ,预测天然气储量为22.4万亿立方米。
答案 (1)常规能源 (2)71.6 2 (3)天然气 (4)新疆 青海 川渝 鄂尔多斯 解析 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中可以看出,目前世界的能源消费仍以常规能源为主,其中又以矿物能源为主,水能、生物能等其他常规能源和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利用较少。我国的煤炭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煤炭的开采成本低、运输方便、价格便宜等优点,所以煤炭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由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世界各国纷纷改善自己的能源消费结构,我国也计划将天然气的开发和利用作为21世纪能源结构优化和石油工业产业升级的重点。实际上,我国是世界上开发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之一,拥有较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较成熟的勘探开发经验。我国新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的天然气资源量已达22.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8.9%。
类型2 西气东输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它位于图中A所表示的 自治区,东到B表示的 ,C处的 盆地、D处的 盆地、E处的 盆地与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2)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经过的F处(西北内陆著名的农业灌溉区)是 ,G处是当前我国重点开发的以 (省级行政区)为中心的能源基地。
(3)进一步开发西部天然气,对西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4)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开发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 (1)新疆维吾尔 上海 塔里木 柴达木 四川 (2)河西走廊 山西
(3)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发展,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可以吸引和积累资金,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
(4)有利于东部地区能源压力的减轻,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环境改善,相关产业的拉动,有利于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将促进东部地区化学工业的发展;减轻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的压力。
解析 本题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主线,把一系列的地理事物贯穿起来,又融进了西部大开发这一现实,立意比较新颖。通过读图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具体考查我国行政区划、地形、能源分布、分类和开发利用的重大意义。本题在我国行政区划图中标注了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管道走向。它西起新疆轮南油田,途经甘肃河西走廊、宁、陕、晋、豫、皖、苏,东到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主干管道以南的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和它附近的陕甘宁等地的天然气田为西气东输提供了丰富的气源。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划分,属于古地质时期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我国山西煤炭储量丰富,已成为我国以煤炭为中心的能源生产基地。
我国能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协调。西气东输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发展,促进西部开发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西气东输还有利于东部地区能源压力的减轻,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环境改善,相关产业的拉动,有利于经济优势的进一步发挥等。
变式练习2 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加速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C.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D.该管线东西跨距大,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西气东输是一项东、西部地区双赢的能源战略,不论是西部还是东部地区,都能从工程中受益。但西气东输工程东西跨距大,尤其是在西部经过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工程建设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 起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影响区域发展。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是我国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据此回答1~2题。
1.表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的是(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2.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优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答案 1.B 2.D
解析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煤炭比重大,达70%以上,则图中唯有②符合。西气东输工程可以促进西部开发天然气资源,从而减少生活能源对生物能的依赖,也就减轻了对植被的破坏程度,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3.关于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地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海洋多于陆地
B.我国天然气资源在陆地上的分布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C.我国陆地上的天然气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D.我国有新疆、青海、西藏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 答案 B
解析 我国陆地上和近海天然气储量丰富,其中资源量大于1万亿立方米的地区主要有10个,陆地上约占60%,海上约占40%。陆地上主要集中在四川、陕甘宁、柴达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地区,总的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新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是我国四大气区,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22.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58.9%。
4.西气东输工程的补充气源和调峰气源在( )
A.柴达木盆地的涩北气田 B.准噶尔盆地的彩南气田 C.四川盆地的自贡气田 D.鄂尔多斯高原的长庆油气田 答案 D
解析 A、B均属于气源区,C项自贡气田没有与西气东输管线连接。 5.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A、B、C、D四地供水相当紧张的地区是________地。
(2)2000年我国对“三河”进行了统一调水,这三条河是(E)________、(F)________和黄河。
(3)E河发源于________山北麓,流经甘肃省重要的粮食基地________。这次从E河调水十分有利于我国________(自治区)林草的恢复和生长,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4)F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____,由于________等原因使该河下游绿洲不断消失,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5)2000年,尽管黄河流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但经统一调水,使黄河全年畅流,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必须____________,同时,尽快实施________。
(6)下图中数码所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分别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某些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7)南水北调工程有东、中、西三种调水方案
A.东线调水路线:从长江经⑤________河至________(最后终点城市)。 B.中线调水路线:从汉江上的⑥________水库至________(最后终点城市)。 C.西线调水路线:⑦________江和⑧________江至__________河。 答案 (1)B (2)黑河(弱水) 塔里木河 (3)祁连 河西走廊 内蒙古
(4)冰川融水 人口和经济发展,用水量增加,水资源浪费严重,植被破坏 (5)开源节流并举,加强水源管理 南水北调 (6)引黄入晋 引滦入津 引滦入唐 引黄济青 (7)京杭运 天津 丹江口 北京 金沙 雅砻 黄 解析 本题是一道关于我国跨流域调水的综合题,几乎涉及了我国所有的调水工程。只
有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同时注意我国近年来关于水资源问题的时政热点,才能较好地解 答本题。
基础过关
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图”,回答1~3题。
1.能源A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水能 2.能源B的最大产区是( )
A.拉丁美洲 B.非洲 C.亚洲 D.欧洲 3.有关能源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污染较小的能源 B.是可再生能源 C.分布普遍 D.利用技术难度很大 4.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突出优点是( ) A.开采成本低,运输方便,价格便宜
B.干净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价格比较低 C.灰渣、粉尘多,容易污染环境
D.电站建成后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收益大 答案 1.C 2.C 3.A 4.B
解析 首先从图中读出各种能源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百分比,结合各类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趋势判断各条曲线表示的能源类型,然后联系相关知识进行解答。由图可知,20世纪后期,能源B所占比重最大,应为石油,其最大产区位于亚洲的中东地区;A占第二位,应为煤炭;C所占比重稳步上升,应为天然气;D所占比重最小,应为水能。
读下图,回答5~6题。
5.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 )
A.西电东送工程 B.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C.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6.在对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可能引起( )
A.土地荒漠化 B.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 C.次生盐碱化和地面沉降 D.水域面积减少 答案 5.B 6.B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从题图中所处的位置可判断该地为我国的四川盆地,南水北调东线主要沿京杭运河向北至天津,此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该地位于西南地区,地质复杂,多滑坡、泥石流灾害,如果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时,不注意保护生态环
境,最易引发水土流失。
7.读我国天然气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陆地上,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平原和________平原地区。
(2)我国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大气区。
(3)涩北大型气田所在的省是________,所处地形区是________;靖边气田位于________省,所处地形区是________。
(4)涩北、塔北、塔中等气田所处地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有哪些?
答案 (1)东北 华北 (2)新疆 青海 川渝 陕甘宁 (3)青海省 柴达木盆地 陕西 黄土高原
(4)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为内陆盆地,沙漠化严重 (5)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当地经济落后,资金不足。
能力提升
2007年5月7日,中石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石油在渤海湾滩涂地区新发现一个储量规模超过10亿吨的油田——冀东南堡油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曹妃甸港区)。回答8~10题。
8.目前,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消费比例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水电、核能 B.煤炭、水电、石油和天然气、核能 C.石油和天然气、煤炭、水电、核能 D.煤炭、核能、石油和天然气、水电 答案 A
解析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最高,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气,再次为水电,最低的是核能。
9.山西省、陕西省都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省区,两省区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省会城市都位于地堑中 B.两省区全部属于外流区域 C.秦岭横穿两省区南部
D.最主要的生态问题都是土地荒漠化问题 答案 A
解析 山西省省会太原在汾河谷地中,陕西省省会西安在渭河平原上;陕西省的北部有内流区域;秦岭横向只穿过陕西省南部地区;两省最主要的生态问题都是水土流失问题。
10.我国启动“煤变油”战略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①我国的煤炭资源大量过剩,“煤变油”战略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 ③减少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产品的依赖程度 ④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煤变油”战略的重要意义有:改善我国的环境质量,减少我国对国际市场中石油的依赖程度,缓解我国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①的说法错误。
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西线工程建设需要逾越的地形障碍是( )
A.横断山脉 B.祁连山脉 C.阿尔金山脉 D.巴颜喀拉山脉 12.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粗放畜牧业 B.水稻种植业 C.绿洲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 11.D 12.A
解析 巴颜喀拉山脉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故南水北调西线要想把长江上游的水调到黄河上游,必须穿越巴颜喀拉山,图示地区为三江源地区,水分充足,但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难以发展种植业,该区主要以粗放畜牧业为主。
1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6年9月20日中石化建设了一条陕西榆林—山东济南的天然气管道,配套建设8座站场,首站陕西榆林(A),末站山东济南(B)。
材料二 某区域示意图
(1)请在图中用折线标出该天然气输气管道的线路。
(2)该天然气管道经过了哪几个主要的地形区?经过了哪几条河流?
(3)试分析该天然气管道对沿线哪一个地形区的生态环境可能产生较大影响,为什么? 答案 (1)略
(2)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海河和京杭运河(包括太行山,汾河及海河的支流)。
(3)黄土高原。原因:黄土质地松散,植被覆盖较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较为脆弱。管线的铺设可能加剧对该区域生态的破坏。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陕西榆林―→山东济南天然气管道穿越黄土高原、太行山到华北平原,中间两次过黄河,途经汾河、海河及京杭运河,由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天然气管道的铺设需开挖地表,有可能破坏该区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