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准考题》 一、填空:
1.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大致分为_理论_____、___应用_____、_____历史___ 三部分。
2.新闻传播活动发展的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________社会对信息的客观需求_______;二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手段。
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指出新闻是报道,表达出新闻的___形式_______;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是信息,表达出新闻的______实质____。
4.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_____真实___和_____新鲜___,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的要求:迅速及时。这两点也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规律。
5.信息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即__________的东西。 6.西方报纸是_______________的产物。
7.1663年,德国《______________》出版,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
8.1702年,伦敦出版了《______________》,按日出版,四开小张,两面印刷,成为现代日报的始祖。
9.1920年11月2日,美国___________电台开始播音,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 10.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彩电制式有三种,即美国的_________、德国的_________和法国的_________。
11.电视是以无线电波传送_________和_________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12.中国在1958年5月1日开始成立______________。
13.网络新闻的发展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阶段。
14.从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性质看,新闻媒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15.世界上第一个通讯社是1835年法国人哈瓦斯创办的哈瓦斯社,即___________的前身。 16.1918年10月14日,_______________的成立可以视为中国正式新闻教育的开端。 17.新闻媒体具有双重属性,即形而上的___________和形而下的___________属性。 18.新闻媒介受众的广泛性是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广泛性。 19.受众定位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21.新闻是一种____________,它起缘于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是适应当时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长期的劳动实践使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 二、名词解释 1.新闻学 2.硬新闻 3.软新闻 4.新闻真实性 5.宣传 6.舆论
7.媒体融合(狭义) 8.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 9.新闻价值 10.新闻选择 11.受众 12.新闻要素 三、简答题
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新闻的本源是什么?简要谈谈事实与新闻的关系。 3.信息的特点是什么?请简要解释。 4.新闻与宣传有什么不同?
5.网络新闻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优势是什么?其发展所受的制约有哪些? 6.公营媒介的特点是什么?
7.“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是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在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外在表现形式,这种形式给新闻媒介带来了哪些积极变化? 8.新闻传媒的一般功能有哪几种? 9.受众对新闻媒介有哪些决定性影响?
10.当代中国受众的群体信息需求变化是什么? 11.新闻真实的三种状态是什么?
12.按接触新闻媒介的确定性受众可分为哪几类? 13.新闻媒介受众的特征是什么? 14.新闻作为商品的意义是什么? 15.我国的报纸类型大致有哪几种? 16.国营媒介和私营媒介的特点是什么? 17.媒体融合的影响。
18.舆论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功能的体现。 19.简述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系。 20.简述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 21.简述新闻真实的三种状态。
22.决定一个信息是否为新闻,应当具有哪些因素? 23.新闻价值的要素是什么? 24.新闻宣传价值的要素是什么? 25.古代有关新闻的含义的说法。 三、论述题:
1.传播工具的物理性能决定了传播工具的特点,请分别说出报纸、广播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电视除了广播所具有的优缺点外,其独特的优势和不足都有哪些? 2.对新闻媒介来说,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3.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是什么?你如何理解?
4.你如何看待新闻娱乐化现象?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新闻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舆论
2.新闻价值
3.报纸的二次售卖
4.接近权
二、观点辨析题(以下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凡是世界上,新发生的与人类生活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2.新闻选择的最终标准是受众所构成的媒介市场。
3.新闻的客观性就是报道完全符合客观事实。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2.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属性是否等同于有偿新闻?
3.简述你对当前娱乐新闻的看法。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30分)
1.何谓传媒市场细分?联系实际谈谈我国传媒市场细分的现状。
2.试评价1978年来中国的新闻改革。
五、分析题(20分)
根据所学的新闻理论知识,分析当前中国传媒由“信息为王”向“故事为王”方向发展的利弊得失。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舆论 答: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舆论具有公开性、公共性、紧迫性、广泛性和评价性等特性。
2.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这些特殊素质的共同
特征就是能够引起广大受众的共同兴趣,能为广大受众所关注。
3.报纸的二次售卖
答:报纸的二次售卖是指报纸既向读者出售新闻媒介内容,又向广告主出售广告版面。第一次销售中,将报纸卖给读者,读者购买的是信息,这一次销售的是信息的实效性,落脚点是发行量。第二次销售把读者卖给广告客户,广告客户购买的是读者的注意力,这一次销售的落脚点是广告量。
4.接近权 答: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这个新的权利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并在西方国家产生了普遍的社会影响。其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二、观点辨析题(以下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凡是世界上,新发生的与人类生活有关的事实与现象,都是新闻。
答:题中所述观点有误。
(1)新闻不是“事实”、“现象”,而是“事实”或“现象”的信息。
(2)新闻只是“为受众所关注”的事实信息,不一定是“与人类生存有关”。 “与人类生存有关”。中说明了新闻的重要性,而没有包括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
(3)新闻可以定义为:新闻是被报道的新近发生的,为受众所关注的事实的信息。
2.新闻选择的最终标准是受众所构成的媒介市场。 答:(1)传者中心论、受者中心论都是不全面,不科学的。传者与受者的关系是互动的,
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2)传者具有传播渠道优势,是“把关人”,但传者的新闻选择也要受到一些标准的制约。
(3)受众并非完全被动,长期的反馈行为影响了传者的新闻选择。受众已成为新闻媒介的积极参与者。
3.新闻的客观性就是报道完全符合客观事实。 答:(1)新闻的客观性是指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的特性,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我们所说的新闻客观性的内涵包括:事实与意见分离;超然中立的态度;平衡原则。
(2)报道者主观完全符合客观事实的“纯粹的客观”不可能实现。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 答:(1)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
(2)两者的区别:出发点不同;归宿点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要求不同。
(3)两者的联系: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两者会出现一定的复合现象。
2.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属性是否等同于有偿新闻? 答:(1)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2)受众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获得新闻媒介产品,新闻媒介产品通过市场流通到达受众,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商品,具有商品属性。
(3)有偿新闻就是指某些企业单位或经营者个人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想方设法在一些媒体上上镜头、占版面等,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自己做广告,而给予记者或编辑以物质利益需求的违法行为。
3.简述你对当前娱乐新闻的看法。 答:(1)娱乐新闻是那些以文艺和娱乐界事实为素材的新闻。它除了具有一定的信息价值外,还具有娱乐性、消遣性,属于软新闻的范畴。
(2)娱乐新闻在一定情况下,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起到社会解压的作用。
(3)但是娱乐新闻的泛滥也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30分)
1.何谓传媒市场细分?联系实际谈谈我国传媒市场细分的现状。 答:[答案要点] (1)传媒市场细分化是指根据不同层次受众的差异性需求来分化传媒市场,实行分流发展,从笼统追求“共赏”走向细致地满足“分赏”,在不同层次上满足受众多元的信息需求。
(2)从报纸业、广播业,电视业等几个方面来谈我国传媒市场细分化的现状。
2.试评价1978年来中国的新闻改革。
答:[答案要点] (1)1978年来中国的新闻改革经历了三次跨越。
(2)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这三次跨越进行评价。
五、分析题(20分)
根据所学的新闻理论知识,分析当前中国传媒由“信息为王”向“故事为王”方向发展的利弊得失。
答:[答案要点]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信息”概念被引入我国,立即引发了国人追捧。提供信息被认为是新闻的第一要素。但是,在新闻娱乐化遍及全球的今天,“故事”正在取代信息成为新闻报道中重要的要素。“讲述故事”正在取代“报道新闻”。利:增加新闻可读性,扩大受众面;弊:片面追求故事情节,扭曲事实造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