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重点整理
单选:
1.最早的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经》
2.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3.手法(动作形态)分类:按法、摩法、拿法、揉法、捏法、擦法、拔伸法、背法
4.衮法静止性用力(前臂)操作: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
大幅度的屈伸活动,使小鱼际和手背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持续不断的来回滚动。
5.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点穴和手法:
取穴:手三里、偏历、阳溪、列缺、合谷、桡骨茎突部及其上下方 手法:衮按、揉、弹拨、拔伸、擦等
6.扳法操作注意问题:
①不可逾越关节运动的生理范围 ②不可粗暴用力和使用蛮力 ③不可强求关节弹响
④对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伤及带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扳法
⑤对老年人伴有严重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者,慎用扳法,对骨关节结核、骨肿瘤者,也禁用扳法
7.手法产热最高:擦法
8.挤压试验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9.气滞血虚包块应用手法:弹拨法
10.站式肌肉:除斜方肌
11.小儿按揉法适用于(C)部位或穴位 A胸腹部 B四肢 C全身 D背腰部 12.······以提高:推拿功法
13.向前弯腰疼痛加重:棘上韧带损伤
14.调节心率穴:内关
15.久泄不止穴:百会
16.气穴虚弱痛经:中脘
17.慢性腰肌劳损(酸胀痛)
18.衮法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点
19.腰突症分型:髓核突出方向分型:向前、后、椎体内突出 向后突出部位分型:单侧型、双侧型、中央型 髓核突出程度分型:隐藏型(幼弱型)、突出型(移型型)、破裂型(成熟型)
20.肾精不足型眩晕的治疗(ABC) A翳风 B大肠俞 C神门 D肾俞
21.推拿治疗痛经的腰背部操作所选的穴位是(BD) A膈俞 B八髎 C命门 D肾俞
22.揉膝周法所选的穴位有(ABCD) A膝眼 B阳陵泉 C阴陵泉 D血海
23.对抗用力手法包括(AD) A拔伸 B擦法 C按法 D扳法
24.拔伸法注意事项(ABC)
A不可用突发性的暴力进行拔伸,以免造成牵拉损伤 B要注意拔伸的角度和方向
C关节复位时不可在痉挛较重的情况下拔伸 D关节复位时可在疼痛较重的情况下拔伸
25.扫散法的操作部位是:(B) A两胁部 B头颞侧部 C肌肉丰厚处 D四肢部
26.搓法的主要作用部位处(B)外
A以肩关节为支点 B可用手臂用力加压 C运用身体上半部重量为主要力量 D力量可依节律性的前倾后移
27.腰椎以(掌按)为主
28.补法方向:顺时针
推拿治疗中,运用补法不正确的是(B) A长时为补 B顺转为补 C直推为补 D轻揉为补
29.治疗面瘫手法不包括(扫散) 治疗面瘫手法选择不正确的是:(D) A一指禅法 B抹法 C擦法 D扫散法
30.腰椎前屈角度范围:80°—90°
31.阴虚火旺型不寐,先推一侧(B)20次,再推另一侧20次 A涌泉 B桥弓穴 C眉弓 D三阴交
32.两肩胛骨下角与第(B)胸椎棘突同一水平 A五 B七 C六 D八
33.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表现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但向(D)方向不明显 A上臂外展 B向后背伸 C用力屈肘 D上臂内收
34.推拿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可用的手法是:(BD) A振法 B踩跷 C捏脊 D背法
35.骶髂关节扭伤应作哪些检查?(ABCD)
A局部压痛及叩痛 B“4”字试验 C髋后伸试验 D床边试验
36.健腿直腿抬高试验见于:(CD)
A梨状肌综合症 B急性腰扭伤 C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D较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37.痛经的腰背部操作除肾俞外,还应选择(A) A八髎 B命门 C肝俞 D腰阳关
38.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站裆势练习的肌肉是(C) A长收肌 B三角肌后束 C斜方肌 D大圆肌
39.推拿手法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最早记载是(A)
A《苏沈良方》 B《针灸大成·按摩经》 C《五十二病方》 D《肘后救卒方》
40.急性挫伤多用(C)
A滑石粉 B爽身粉 C白酒 D葱姜汁
41.摩擦类手法包括(ABCD) A摩法 B擦法 C推法 D抹法
42.捏脊法由(ABCD)等多种手法动作复合而成,常施于脊柱两侧 A捏法 B推法 C提法 D捻法
43.什么时候手法刺激宜强(ABCD) A宿痛 B劳损 C感觉迟钝 D麻木
44.小儿常用的介质主要选择(ABCD) A滑石粉 B爽身粉 C酒精 D薄荷水
45.小儿推拿八法:按、摩、掐、揉、推、运、搓、摇
46.推拿一词,至汉代以前又称按跷、跷摩,汉代至明代多称按摩
47.正骨八法:清 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48.静止性用力:即是将前臂与手部肌肉绷紧,但不做主动运动。
简答:
1.推拿基本治法:(作用) 温法:温经散寒,补益阳气 通法:祛邪通滞
补法:补气补血、滋阴、温阳 泻法:泻下积滞 汗法:祛风散寒
和法:调和阴阳、脏腑、经络、气血、营卫、脾胃等 散法:舒经散结
清法:清热凉血、消热祛暑、生津除烦
2.衮法动作要领:
①肩关节放松下垂,肘关节自然屈曲约40°,上臂中段距离胸壁一拳左右,腕关节放松,手指自然弯曲,不能过度屈曲或挺直。
②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屈伸幅度应在120°左右(即前衮至极限时屈腕约80°,回衮至极限时伸碗越40°),使掌背部分的二分之一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 ③衮法对体表产生轻重交替的刺激,前衮和回衮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衮三回一”。
3.整复类手法基本技术要领:
①稳:是对整复类手法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强调在施行手法整复时,先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它包括排除整复手法的禁忌症和具体手法的选择应用两个方面。
②准:是对整复类手法有效性方面的要求,强调进行关节整复时,先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它包括排除整复手法的禁忌症和具体手法的选择应用两个方面。
③巧:是对整复类手法施力方面的要求,强调运用巧力,以柔克刚,以巧制胜,,即所谓的“四两拨千斤”,不可使用蛮力、暴力。
④快:是对整复类手法发力方面的要求,强调发力时要疾发疾收。首先,需要对发力时机做出判断力的时候发力;其次,术者无论采用哪一个部位发力,一般都运用自身肌肉的等长收缩方式进行
4.扫散法操作方法:
以一手扶按受术者一侧头部以固定,另一手拇指伸直,以桡侧面置于额角发际头维穴处;其余四指并拢、微屈,指端置于耳后高骨处,食指与耳上缘平齐。前臂主动运动,腕关节挺劲,使拇指桡侧缘在头颞部做较快的单向运动,范围是额角至耳上,同时,其余四指在耳后至乳突范围内快速擦动。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每侧扫散约50次。
5.简述小儿肌性斜颈推拿治疗原则、基本手法及操作方法 治疗原则:舒筋活血,软坚消肿。 基本手法:推、揉、拿、扳
操作方法:①操作部位以局部为主,患儿取仰卧位,医者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施用推揉法 ②拿患侧胸锁乳突肌
③医者一手扶住患侧肩部,另一手扶住患儿头顶,使患儿头部渐渐向健侧肩部倾
斜,逐渐拉长患侧胸锁乳突肌,反复进行数次。
问答题:
1.一指禅推法的操作及动作要领: 操作:
①一指禅常规推法: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于体表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拇指自然伸直,余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沉肩、垂肘、悬腕,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有节律地左右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罗纹面轻重交替、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手法频率:120~160次/分
②一指禅偏峰推法:以拇指偏峰部着力,拇指自然伸直并内收,余指掌指部伸直。腕关节微屈或自然伸直。其运动过程同一指禅推法,惟其腕部摆动幅度较小,有时仅为旋动
③一指禅屈指推法:拇指屈曲,指端顶于是指桡侧缘,或以罗纹而压在食指的指背上,余指握拳。以拇指指间关节桡侧或背侧着力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其运动过程同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
一指禅推法操作时要求术者姿势端正,精神内守,肩、肘、腕各部位贯穿一个“松”字,做到蓄力于掌,发力于指,将功力集中于拇指端,才能使手法刚柔相济,形神具备。 ①沉肩:肩关节放松,肩胛骨自然下沉,不要耸肩用力,以腋下空松能容一拳为宜。 ②垂肘:肘关节自然下垂,略低于腕部。肘部不要向外支起,亦不宜过度夹紧内收。
③悬腕:手掌自然垂屈,在保持腕关节放松的基础上,尽可能屈腕至90°。腕部在外摆时,尺侧要低于桡侧,回摆到最大时,尺、桡侧持平。 ④指实掌虚:拇指端自然着实吸定于一点,切忌拙力下压,其余四指及掌部要放松,握虚拳。前臂摆动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轻重交替作用于体表,外摆和回摆时着力轻重为3:1,即“推三回一”。
⑤紧推慢移:是指一指禅推法在体表移动操作时,前臂维持较快的摆动频率,即每分钟120~160次,但拇指端或罗纹面移动的速度要慢。
2.常规做坐骨神经特殊检查有哪些?是如何操作的? ①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患者足部,另手保持膝关节在伸直位,将两下肢分别做直腿抬高动作。正常时,两下肢同样能抬高80°以上,除腘窝部有紧张感外,并无疼痛或其他不适。若一侧下肢或双下肢抬高幅度降低,不能继续抬高,同时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应记录其抬高的度数。当直腿抬高到最大限度的角度时将足踝背伸,如引起患肢放射性疼痛加剧者,即为加强试验阳性。
②健腿直腿抬高试验:检查健侧腿直腿抬高试验时,如引发患肢坐骨神经反射性疼痛者,为阳性,见于较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或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③坐位屈颈试验: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两腿伸直,使坐骨神经处于紧张状态,然后被动或自动向前屈颈,如出现患肢疼痛即为阳性。
3.推拿对运动系统的作用机理 ①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 ②促进损伤组织修复
③松解粘连、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④纠正骨错缝、筋出槽 ⑤改变突出物的位置
⑥解除肌肉痉挛
⑦促进炎症介质分解、稀释 ⑧促进水肿、血肿吸收
4.扳法操作注意问题?衮法的动作要领? 扳法:①不可逾越关节运动的生理范围
②不可粗暴用力和使用蛮力 ③不可强求关节弹响
④对诊断不明确的脊柱外伤及带有脊髓症状体征者,禁用扳法 ⑤对老年人伴有严重的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者,慎用扳法,对骨关节结核、骨肿瘤者,也禁用扳法
衮法:①肩关节放松下垂,肘关节自然屈曲约40°,上臂中段距胸壁一拳左右,腕关节放
松,手指自然弯曲,不能过度屈曲或挺直。
②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屈伸幅度应在120°左右,使掌背部分的1/2面积(尺侧)一
次接触治疗部位
③衮法对体表产生轻重交替的刺激,前衮和回衮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三回一”
5.医疗和保健手法区别 目的 技术要求 变化 训练方法 衡量标准 理论指导 医疗推拿手法 治疗疾病 要求高,难度大 富于变化,要求术者根据实际情况对手法做出相应的调整 有一套严格而完备的程序和方法,还有推拿功法训练 以疗效为第一位,舒适性处在次要地位,力度有时较重 系统全面的医学理论指导 保健推拿手法 消除疲劳、预防疾病 要求低,难度小 手法较少,操作多为套路化、程序化 较为简单,没有功法训练内容 以舒适性为第一位,力度较轻 缺少足够的医学理论指导 6.简述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原则、选穴部位和主要手法
治疗原则:对初期疼痛较敏感者,采用轻柔手法在局部治疗,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对初
期患者或感觉迟钝者,治疗以改善肩关节功能为主,可用较重手法,并着重配合关节个功能额被动运动。
取穴及部位:肩井、肩髃、肩内陵、秉风、天宗、肩贞、曲池、手三里、合谷及肩壁部。 主要手法:衮、揉、拿捏、点压、弹拨、摇、扳、拔伸、搓抖等。
7.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特点可将手法分为哪几类?
①摆动类:指主要以前臂的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左右摆动来完成手法操作过程的一类手法。
如一指禅推法、衮法、大鱼际揉法等
②摩擦类:指手法操作过程中,着力部位与被治疗部位皮肤表面之间产生明显摩擦的一类手
法。如摩法、擦法、推法、抹法、踩跷法等
③震颤类:指术者以特定的肌肉活动方式使被治疗者皮下组织产生明显震动感的一类手法。
如振法、颤法、抖法等
④挤压类:指单方向垂直向下用力或两个方向的力相对作用的一类手法。如按法、压法、点
法、捏法、拿法、捻法、踩跷法等
⑤叩击类:指以一定的节律富有弹性地击打机体表面的一类手法。如拍法、击法、叩法等 ⑥运动关节类:指运用一定的技巧在生理极限范围内活动被治疗者关节的一类手法。如摇法、
扳法、拔伸法、背法、屈伸法等
8.松解类手法的基本技术要求?
①持久:指手法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结束要求和操作规范,持续操作足够时间而不变形,保
持动作的连贯性
②有力:指手法必须具备一定力量、功力和技巧
③均匀:操作时根据治疗对象、部位、疾病的性质不同,手法的轻重应有所不同。手法操作
时也有先轻后重的如拿法等
④柔和:指手法操作应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刚中有柔,刚柔动作稳柔灵活,用力和缓,
讲究技巧性,变换动作自然流畅,毫无涩滞
⑤渗透:用的最终效果不能局限于体表,而要达到组织深处的筋脉、骨肉,功力达于脏腑
9.怎样用推拿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宜用舒筋活血法。多在桡骨茎突部及其上下方采用按、揉、衮、擦法。
①先于前臂伸肌群桡侧施衮法,再点按手三里、偏历、阳溪、列缺、和合谷等穴,然后用拇指重点按桡骨茎突部及其上下方
②医者再以一手握患腕,另一手指进行牵引,并使患侧掌屈、背伸、同时缓缓旋转 ③推按阳溪穴
④最后,以桡骨茎突部为中心用擦法
资源网:爱伦颇社区www.ooe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