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11-13 20:28

2018年中考真题

甘肃省武威2018年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积累与运用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书法发现了一切气韵结体的可能的姿态,而它的发现系从自然界摄取的艺术的灵感,特殊是从树木鸟兽方面——一棱梅花,一条附有几片残叶的葡萄藤,一只跳跃的斑豹,猛虎的巨瓜,麇鹿的捷足,骏马的劲力,熊罴的丛毛,白鹤的纤细, , ,松枝的纠棱盘结,没有一种自然界的气韵形态未经.中国画家收入笔底,形成一种特殊的风格者。中国文人能从一枝枯藤看出某种美的素质,因为一枝枯藤具有自在不经修饰的雅逸的风致,具有一种含弹性的劲力。它的尖端蜷曲而上绕,还diǎn zhuì着疏落的.几片残叶,毫无人工的diāo zhuó的痕迹,却是位置再适当没有,中国文人接触了这样的最物,他把这种神韵融会于自己的书法中。他又可以从一棵松树看出美的素质,它的躯干劲挺而枝杈转折下弯,显出一.种bù qū bù náo的气派,于是他把这种气派融会于他的书法风格中。

(选自林语堂《人生的盛宴》)

(1)根据拼音将汉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diǎn zhuì diāo zhuó bù qū bù náo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纤细(______) 蜷曲(______) 劲挺(______) ...(3)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

【答案】 (1). (1)点缀 雕琢 不屈不挠 (2). (2)xiān quán jìng (3). (3)示例:山峰的连绵起伏 流云的舒卷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本题应注意的字是:缀、琢。

(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

是多音字。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注意下文“没有一种自然界的气韵形态

未经中国画家收入笔底”分析。写出自然界的美好景色,注意句式。 2. 下面文段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1

2018年中考真题

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宇轩昂,底蕴丰厚。

A. 奇险灵秀 B. 水天一色 C. 凝重典雅 D. 气宇轩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气宇轩昂:多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也可形容植物高大挺拔,朝气蓬勃,富有活力。不能形容“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故选D。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 B. 风靡一时的电影《解忧杂货店》改编自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 C. 中国慕课数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在线学习的人数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国家。 D. 基层干部既要想干敢于,又要能干会干,切忌不可蛮干。 【答案】B

【解析】A项:缺少主语,把“随着”或“使”去掉一个。B项正确。C项:重复,把“国家”去掉。D项:滥用否定词,把“不可”去掉。 4. 名著阅读

“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表的纽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1)____(国)作家______(人名)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他为此写作了《名人传》。

(2)这段话描写的是贝多芬与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亲国戚时的情景,由此来看贝多芬对待皇亲国戚的态度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法 (2). 罗曼?罗兰 (3). (2)贝多芬对权贵满不在乎(不谄媚、不奉承)。(意

2

2018年中考真题

对即可)

【解析】(1)本题学生对名著《名人传》的文学常识的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牢记。 (2)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点睛】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①作者: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②作品内容: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5. 下图是一张火车票,请用简洁的语言向李明介绍与乘车有关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李明,你乘坐的兰州到陇南的K9876次列车于2018年6月16日15:30由兰州站开出,座位是4车厢59号,限乘当日当次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称呼,把车次,起点、终点,时间,车厢、座号等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清楚即可。 6. 古诗文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3)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4)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夕阳西下,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菊花,也叫“黄花”,常见于古诗文中。陶渊明吟咏“______,悠然见南山”,周敦颐则感慨“菊之爱,______”。

【答案】 (1). (1)蜡炬成灰泪始干 (2).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 (3)无可奈何花落去 (4). 似曾相识燕归来 (5). (4)山回路转不见君 (6). (5)断肠人在天涯 (7). (6)采菊东篱下 (8). 陶后鲜有闻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

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

3

2018年中考真题

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蜡炬”“燕”“断

肠”“涯”“篱”“陶”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得满分,

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点睛】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细读的妙处 肖复兴

①读书从来有粗细快慢之分。

②读书细的功夫,是阅读的基本功之一。读书要细,这个“细”,说着容易,做起来很难。什么叫细?头发丝这样叫细?还是跟风一样看不见叫细?多读几遍就叫细吗?这么说,还是说不清读书要细的基本东西。不如举例说明。

③已故的老作家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鉴赏家》,或许能够从阅读的细这方面给予我们一些启发。 ④小说讲述乡间一个名叫叶三的卖水果的水果贩子,跟城里一个叫季陶民的大画家交往的故事。这个大画家家里一年四季的时令水果,都是叶三给送,所以他和画家彼此非常熟悉。有一次叶三给画家送水果,看见画家正画着一幅画,画的是紫藤,开满一纸紫色的花。画家对叶三说:“我刚画完紫藤,你过来看看怎么样。”叶三看了这幅画,说:“画得好。”画家问:“怎么个好法呢?”

⑤这就要说明什么叫细了。我们特别爱说的词是:紫藤开得真是漂亮,开得真是好看,开得真是栩栩如生,开得真是五彩缤纷,开得真是如此灿烂,但是,这不叫好,更不叫细,这叫形容词,或者叫做陈词滥调。我们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恰恰容易注意这些漂亮词语的堆砌,认为用的词儿越多,形容得才能够越生动。恰恰错了。我们还不如这叶三呢。叶三说:“您画的这幅紫藤里有风。”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叶三跟画家说:“您画的紫藤花是乱的。”

⑥这就叫细。紫藤一树花是乱的,风在穿花而过。读书的时候,要格外注意这样的细微之处,这是作者日常生活的积累。作者在平常的日子里注意观察、捕捉到这样的细微之处,才有可能写得这样细。细,不是只靠灵感或者才华就可以写作出来的,而是日常生活在写作中自然的转换。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在

4

2018年中考真题

文本阅读中读得仔细,会帮助我们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同样,在生活中观察得仔细,也会帮助我们在阅读中读得仔细。

⑦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幅画,是传统的题材,耗子上灯台。画完了以后,赶上叶三又送水果来,画家说:“你看看我这幅耗子上灯台怎么样。”叶三看完以后,说:“您画的这只耗子是小耗子。”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叶三就说:“您看您这耗子上灯台,它的尾巴绕在灯台上好几圈,说明它顽皮,老耗子哪儿有这个劲头,能够爬到灯台上就不错了,早没有劲头绕了。”

③什么叫细?这就叫细。你看见耗子,我也看见耗子,你看见灯台,我也看见灯台了,但是,人家看见了耗子的尾巴在灯台上绕了好几圈,我没有看见,这就有了粗细之分。

⑨又有一次,画家画了一整幅泼墨的墨荷,这是画家最拿手的。他在墨荷旁又画了几个莲蓬。叶三又送水果过来,画家问他画得怎么样。画家也跟小孩一样,等着表扬呢,因为叶三是他的知音呀,但是这次叶三没表扬,他对画家说:“您呀,这次画错了。”画家说:“我画了一辈子墨荷都是这么画的,还没有人说我错。你说我错,我错在哪儿?”叶三说:“我们农村有一句谚语:红花莲子白花藕,您画的这个是白荷,白莲花,还结着莲子,这就不对了,应该是开红花才对呀。”画家心下佩服,他想,叶三一年四季在田间地头与农作物打交道,人家的农业生活知识比自己来得真切!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⑩细,还在于生活的积累。没有生活知识的积累,只凭漂亮的词语是写不好文章的。叶三告诉了画家,缺乏生活知识,即使画得再细致入微,却可能是错误的,是南辕北辙的。知识是文章写作时的底气和依托。“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文字表面的细的背后,是知识的积累。这种知识,靠书本的学习,也靠生活的实践。

细读,锻炼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到文字背后的细微之处;也锻炼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在日常生活之中能够细腻而温柔。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年10月28日,有删改)

7.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叶三与大画家交往的三个片段。 8. 从本文看,“细读的妙处”是什么? 9. 本文第②段连用四个问句有什么作用?

10.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别表现了画家怎样的心理?

画家一愣,说:“你怎么看得出来我这紫藤里有风呢?” ..画家说:“奇怪了,你何以分出来?说说原因。” ..画家当即在画上抹了一笔胭脂红,白莲花变成红莲花。 ..

5

2018年中考真题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结合本文的学习,把出自本文的成语按要求写出两个即可。

19. 本题考查学生对主旨的理解和把握,结合作者对桃花源人生活的描绘,没有战争,没有压迫,人们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等,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追求。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

20. 解释加点词语

(1)欧阳晔治鄂州(_______) .(2)狱久不决(_______) .

21.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独留一人于庭/负者歌于途 ..B. 出其桎梏而饮食/出淤泥而不染 ..C. 自临其狱/其如土石何 ..D. 皆以右手持匕/不以物喜 ..

22. 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公曰杀人者汝也!

【答案】20. (1). (1)治理,管理。 (2). (2)案件。 21. A 22. 公曰 / 杀人者 / 汝也! 【解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

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案件,案件。教材中《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的“狱”,也指案件。注意知识点的迁移。

11

2018年中考真题

21. A项中的“于”解释为:在;B.项中的“而”分别解释为:表顺承/表转折;C项中的“其”分别解释为:..代词/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D项中的“其”分别解释为:用/因为。故选A。 .

22.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为:杀人的是你!故:公曰 / 杀人者 / 汝也! 参考译文: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23. 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______”,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_____”,结果“______”。

24.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23. (1). 锦(红)衣 (2). 春游 (3). 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 24. 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意对即可) 【解析】

24. 本题考查学生对是个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品味语言,从“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 综合性学习

12

2018年中考真题

25. 班级开展“走近‘锐词’”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锐词”的材料。根据材料,说说什么是“锐词”。

【材料一】锐词: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意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做出全面部署。

【材料二】锐词:四海八荒体 随着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播出而出现的网络流行文体,句式特点为:句中要带有“四海八荒”几个字。如“四海八荒中最美的上神”“四海八荒谁敢惹帝君”“四海八荒中谁比得了太子夜华”等等。比如你想称赞一个姑娘美,只会说倾国倾城就落伍了,要说“四海八荒第一绝色”。

【材料三】近年来的一些锐词:一带一路 人工智能 共享单车 无人超市 两免一补 厕所革命 二次元 电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材料,提炼出一个“锐词”。

【材料四】在2017年底结束的利比里亚总统大选中,51岁的前AC米兰传奇球星乔治·维阿,成为利比里亚新总统。维阿从小就展露出足球天赋,逐渐成长为世界级球星。

也曾囊括世界足球先生、欧洲足球先生以及非洲足球先生的称号,如今则以首位“球星总统”的荣誉再次创造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锐词’要不要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班上展开辩论。反方同学认为:不必收入,因为社会发展很快,“锐词”很快就会过时。如果你是正方同学,你将怎样反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锐词”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对热点事件或重大事件浓缩概括的关键词。(“锐词”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的浓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网络文化现象。) (2). (2)球星总统 (3). (3)示例:应该收入。因为“锐词”反映了新时代涌现的新事物、新概念,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人们的新观念。(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给“锐词”下定义,首先要了解什么事下定义。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根据材料对“锐词”的解读,“锐词”的基本属性是流行,本质特征是热点事件或重大事件浓缩概括的关键词。(2)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根据“锐词”的定义分析材料二,足球球星当选了总统。可

13

2018年中考真题

以总结出“锐词”:球星总统。(3)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正方,支持“锐词”收入《现代汉语词典》。首先,亮明观点,支持,然后根据材料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作文

26.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以“唱给 的赞歌”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④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陶渊明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胡居仁

要求:①依据材料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③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答案】参考例文

唱给青春的赞歌

爸爸说;青春是一首诗,一首充满希望的诗。 妈妈说;青春是一幅画,一幅插满翅膀的画。 哥哥说;青春是一支舞,一支充满活力的舞。 而我说;青春是一首歌,一首载满梦想的歌。 青春是一首神秘的歌。

在那个下雨的季节,不知为什么,我失去了爷爷奶奶溺爱的眼神。失去了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哥哥不再任我胡作非为了,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爸爸妈妈期望的眼神和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的印记。哦,也许我已经长大了。

刚刚迈进青春的大门,心里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不知为什么,我的心情变得很奇怪,我会为莫名奇妙的事而生气,会为莫名其妙的事而开心。有一天,我发现我变了,我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我发现我的心情会随着一个人而变化,那时,对爱情很懵懂的我恐惧极了,用别人的话说,也许我喜欢上他了。我不知所措的去询问朋友。她告诉我,那不是爱,那只是一种崇拜而已。

青春就是这样一首神秘的歌。 青春是一首追梦的歌。

14

2018年中考真题

年轻的我们,有着初生牛犊的无畏。青春的我们,有着充满童话的梦。为此,我们哭过,我们笑过。但我们努力过。我们并不知道未来有多远,只知道为它奋斗就能让它变为现实。所以,我们努力着。

在梦的国度,有这样一个梦,一个生活在农村女孩的舞台梦,他希望有一天能伴随着灯光,音乐翩然起舞。并不是需要多少人去崇拜她,并不是自己有多虚荣,在女孩的心里那只是一个纯纯的梦而已。只是在爸爸妈妈眼里的白日梦而已。女孩只有把这个梦埋在心里,因为在大山里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每次,看见别人在舞台上唱着,跳着。女孩羡慕极了。他相信,有一天,大山里也会飞出一只会跳舞的凤凰。

青春就是这样一首追梦的歌。 青春是一首悲伤的歌。

伴随青春的不只是快乐,也有那丝丝悲伤。因为青春的我们,有着无数属于自己的秘密。

青春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于是,渴望有一种眼神能注视着自己。渴望成为中心,但又有谁会成为焦点呢?于是,我们选择了把自己锁起来,不让任何人介入。然而,我们又无法让自己沉默,于是,我们压抑着内心的苦闷,成了一个倾听者。一天天的压抑,让人一天天的封闭。知道有一天觉得没有会关心自己,然后,用眼泪去充斥整颗已经麻痹的心。最后,独自承受一切挫折。

青春就是这样一首悲伤的歌。

青春的我们倔强,但我们成长。青春的我们叛逆,但我们长大。我们用我们沙哑的声音唱着专属于我们自己的歌。不去管别人怎么说,不去管别人怎么看,因为我的青春我做主。

【解析】本题题目(一)是半命题作文。“唱给 的赞歌”。“赞歌”一般指赞美人或事物的歌曲或诗文。注意唱给的对象是谁,可以是亲人,可以是朋友,可以是老师,可以是给自己影响的陌生人。还可以是一种精神等。题目(二)是篇材料作文。找关键词、关键句,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勤劳,坚持不懈等”。然后围绕“勤劳,坚持不懈”立意行文。

【点睛】好的作文题对学生来说应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要求具有普遍性,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让学生“言之有物”,来自生活又立意新颖。中考作文命题讲究“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言下之意是力求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论。这两个题目在这一点上应该是做得很好的。

15


甘肃省武威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误差理论费业泰课后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