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教案(2)

2018-11-26 21:37

K-----渗透系数(见P32表2-3)。

由于达西定律只适用于层流的情况,故一般只适用于中砂、细砂、粉砂等。

在粘土中,土颗粒周围存在着结合水,结合水因受到电分子引力的作用而呈现粘滞性。因此,粘土中自由水的渗流受到结合水的粘滞作用产生很大的阻力,只有克服结合水的抗拉强度后才能开始渗流。我们将克服此抗拉强度所需要的水头梯度,称为粘土的起始水头梯度ib。这样在粘土中,达西定律为:

v?k(i?ib)

式中: ib---起始水头梯度(起始水力坡降)。

砾类土和巨粒土中,只有在小的水力坡降下,渗透速度与水力坡降才呈线性关系,而在较大的水力坡降下,水在土中的流动进入紊流状态,呈非线性关系,此时达西定律不能适用,如上图(c)所示,需建立紊流情况下的公式关系。

3.渗透系数(自学) 4.影响水渗透性的因素 (1)土的粒度成份及矿物成份

土颗粒越大、越浑园、越均匀、级配越差时,渗透性越大。反之,渗

46

透性越小,例如,砂土中含有较多粘土及粘土颗粒时,其渗透系数就大大降低。

(2)土的矿物成份

关于土的矿物成份对无粘性土的渗透性影响不大,但对于粘性土的渗透性影响较大。粘性土中含有亲水性较大的粘土矿物(如蒙脱石)或有机质时,由于它们具有很大的膨胀性,就大大降低了土的渗透性,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淤泥几乎是不透水的。

(3)结合水膜厚度

粘性土中若土粒的结合水膜厚度较厚时,会阻塞土的孔隙,降低土的渗透性。

(4)土的结构构造

天然土层通常是各向异性的,在渗透性方面往往也是如此。如黄土具有竖直方向的大孔隙,所以竖直方向的渗透系数要比水平方向大得多。层状粘土常夹有薄的粉砂层,它在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要比竖直方向大得多。

(5)水的粘滞度

水在土中的渗透速度与水的重度及粘滞度有关,而这两个数值又与温度有关。一般水的重度随温度变化很小,可略去不计,但水的粘滞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而增加了水的渗透性。

(6)土中气体

当土中存在封闭气泡时,会阻塞水的渗透,从而降低了土的渗透性。

二、动水力及渗流破坏

47

1.动水力

水在土中渗流时,受到土颗粒的阻力T的作用,这个力的作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的原理,水流也必须有一个相等的力作用在土的颗粒上,我们把水在土中渗流时,对单位体积土骨架所产生的作用力称为动水力GD(KN/m3)。

GD?i?w

*总结:动水力是一个渗透力,也是一个体积力,是地下水在渗流过程中对单位体积土骨架所产生的作用力,其大小与水力坡降成正比,其方向与渗流方向一致。 2.流砂

当水流向下流动时,动水力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使土颗粒压得更加紧密,对工程有利。反之,当水流向上渗流时,动水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当动水力GD的数值等于或大于土的浮重度r'时,土体颗粒间的压力就等于零,土颗粒将处于悬浮状态而失去稳定,这种现象称为流砂。即流砂产生的条件为:

GD???

i??? ?w令icr???,称为临界水力坡降(临界水头梯度),只要实际水力坡降i?icr,?w则会产生流砂。

容许水力坡降[i]?icr(取安全系数K=2.0~2.5),设计时渗流逸出处K48

的水力坡降应满足如下要求:

i?[i]?icr K流砂现象主要发生在细砂、粉砂及粉土等土层中。对于饱和的低塑性粘性土,当受到扰动时,也会发生流砂现象,而在粗颗粒及粘土中则不易发生。

流砂现象一般发生在土体表面渗流逸出处,不发生于土体内部。基坑开挖排水时,常采用排水沟明排地下水的方法。此时地下水流动的方向向着基槽,由于基槽中土体已挖除,形成临空面,在动水力的作用下可能产生流砂现象。这时,坑底土一面挖一面会随水涌出,无法清除,站在坑底的人和放置的施工设备也会陷下去。由于坑底土随水涌入基坑,使坑底土的结构破坏,强度降低,将来会使建筑物产生附加沉降。

一般情况下,施工前应做好周密地勘测工作,当基坑底面的土层属于容易引起流砂现象的土质时,应避免采用排水沟明排地下水,而应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井点降水)的方法进行施工。

3.管涌:当水力坡降i很大时,引起紊流,水流会将土体中细颗粒土带走,破坏土的结构,这种现象称为管涌。

长期管涌的结果会形成地下水洞,土洞由小逐渐扩大,可导致地表塌陷,如美国的伯明翰市。

河滩路堤两侧有水位差时,在路堤内或基底土内发生渗流,当水头梯度较大时,可能产生管涌现象,导致路堤坍塌破坏。为了防止管涌现象发生,一般可在渗流逸出部位铺设反滤层,或做防渗铺盖或施工防渗墙等。

流砂和管涌的区别是:流砂发生在土体表面渗流逸出处,不发生于土

49

体内部,而管涌既可发生在渗流逸出处,也可发生于土体内部。

§3.3 流网及其应用(自学)

§3.4 土在冻结过程中的水分迁移与集聚

一、冻土现象及其危害

在寒冷季节因大气负温影响,土中水冻结成冰,此时土称为冻土。 1.冻土分类

(1)季节性冻土:是指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冻土; (2)隔年冻土:若冬季冻结,一两年不融化的土层; (3)多年冻土:凡冻结状态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土层。 多年冻土的表层常覆盖有季节性冻土,故又称融冻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基本上集中在纬度较高和海拔较高的严寒地区,如东北的大兴安岭北部的小兴安岭北部,青藏高原以及西部天山,阿尔泰山等地区,总面积约占我国领土的20%左右,而季节性冻土分布范围更广。

2.冻土现象

在冻土地区,随着土中水的冻结和融化,会发生一些独特的现象,称为冻土现象。冻土现象包括冻胀现象和融陷现象。

(1)冻胀现象:某些细粒土层随着土中水的冻结,土体产生体积膨胀,这种现象称为冻胀现象。

土层发生冻胀的原因,不仅是由于水分冻结成水时其体积要增大9%的缘故,而主要是由于土层冻结时,周围未冻结区中的水分会向表层冻结

50


土力学教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0专科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