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习题集(6)

2018-11-26 21:38

5、两个内燃机理想循环,一为定容加热循环1-2-3-4-1,另一为定压加热循环1-2'-3-4-1,如图12-18所示。已知下面两点的参数: p1=0.1 MPa t1=60℃ p3=2.45MPa t3=1100℃。工质视为空气,比热容为定值。试求此两循环的热效率,并将此两循环表示在p-V图上。

6、一内燃机混合加热循环,工质视为空气。已知p1=0.1MPa,t1=50℃,

,比热容为定值。求此循环的吸热

量及循环热效率。

7、一内燃机混合加热循环,已知t1=90℃,t2=400℃,t3=590℃,t5=300℃,如图12-8所示。工质

视为空气,比热容为定值。求此循环的热效率,并与同温度范围内卡诺循环的热效率相比较(提示:根据各过程的熵变化量,先求出t4)。 解:T1=363K, T2=673K, T3=963K, T5=573K

同温度范围那卡诺循环热效率

8、以空气为工质实现卡诺循环。初态为p1=0.1 MPa、T1=298 K,循环中加入的热量q1=780 kJ/kg,

循环最高温度为1772.4 K。试确定循环的最高压力和循环热效率,并将此循环表示在p-V图及T-s图上。

第十三章 制冷循环

1、某制冷装置的制冷量为250000kJ/h,冷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周围环境的温度等于20℃。试

求:

(1)此制冷循环制冷系数可能的最大值为多少; (2)此装置所必须消耗的最小功率;

(3)每小时传给周围环境的热量为多少; (4)将此制冷循环画在T-s图上。 解:TⅠ=T1=20+273=293K TⅡ=T3=-10+273=263K

(1)空气进入冷藏室的温度T2

(2)每千克空气由冷藏室吸取的热量

q2=CP(T3-T2)=1.004(263-185)=78.3kJ/kg (3)循环的制冷系数 ε

或ε 同温度范围内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εc= TⅡ/( TⅠ- TⅡ)=263/(293-263)=8.766 (4)c循环消耗的功量

W=q2/ε=78.3/1.71=45.8kJ/kg

(5)若冷藏室温度TⅡ=T3'=-5℃,空气进入冷藏室的温度T2' 由T1/T2'=T4/T3'

得 T2'=T1T3'/T4=293×268/416.5=188.5K 此时循环制冷系数ε'

ε'=T2'/(T1-T2')=188.5/(293-188.5)=1.803

(6)若冷藏室温度TⅡ=T3=0℃,空气进入冷藏室的温度T2'为 T2'=T1T3'/T4=293×273/416.5=192.0K 此时循环制冷系数

ε\2'/(T1-T2')=192/(293-192)=1.900 2、空气制冷循环中(图13-3),已知冷藏室温度为-10℃,冷却水温度为20℃,空气进入冷却器的

温度t4=143.5℃。设比热容cp=1.004kJ/(kg·K),k=1.4。试求: (1)空气进入冷藏室的温度;

(2)每千克空气由冷藏室吸取的热量; (3)循环消耗的净功;

(4)循环的制冷系数,并与同温度范围内逆卡诺循环 的制冷系数相比较; (5)冷藏室的温度分别为-5℃及0℃时制冷系数如何变化?

3、氨蒸气压缩制冷装置蒸发器中的温度为-20℃,冷凝器内的压力为1.0027MPa,离开冷凝器时是饱

和液氨。如每小时制冷量为2×105kJ/h,求:

(1)每小时氨的质量流量为多少? (2)循环制冷系数。

解:冷凝器中的压力P2=1.0027Mpa,查饱和氨蒸汽表得 T2=25℃=298K

蒸发器中的温度T2=-20℃=253K,P2=0.1902Mpa h'=h2'=327.2kJ/kg, s'=s2'=3.8405kJ/(kg。K)

又3-4定熵压缩,s3=s4=s\。K) 氨蒸汽吸热过程2-3,终态点3的焓h3

节流过程1-2,有h1=h2=536.4kJ/kg 每千克氨蒸汽从冷藏室的吸热量q2 q2=h3-h2=1508.7-536.4=972.3kJ/kg 压缩每千克氨蒸汽的耗功量W W=h4-h3=1703.3-1508.7=194.6kJ/kg 每小时所需氨的质量流量

ε=q2/W=4.996

4、一氨蒸气压缩制冷装置,每小时需将温度为15℃的400 kg水制成0℃的冰。氨压缩机从蒸发器中吸

入p2=0.2908 MPa的湿饱和氨蒸气,并绝热压缩到1.0027 MPa,然后氨蒸气在冷凝器中凝结。饱和液氮通过节流阀压力降低到p2=0.2908MPa后进入蒸发器(制冰器)。已如冰的融出热为333kJ/kg,水的比热容为4.1868 kJ/(kg·K)。求: (1)制冷量Q0等于多少? (2)氨的循环流量(kg/h)。

解:(1)设备每小时的制冷量 已知

由P1=1.0027Mpa, P2=0.2908Mpa ,查得

h4=1703.3kJ/kg,h1=536.4kJ/kg,s4=s3=8.5105kJ/(kg。K) h2=h1=536.4kJ/kg, h2'=372.6kJ/kg

s2'=4.0159kJ/(kg。K), T2=-10℃=263K

h3=h2'+T2(S3-S2')=372.6+263(8.5105-4.0159) =1554.6kJ/kg

q2=h3-h2=1554.6-536.4=1018.2kJ/kg

(2)每小时循环的氨的质量流量

5、某空气调节系统,采用蒸汽喷射制冷装置制取6.98℃的冷水来降低定温,如图13-9所示。在室内

吸热升温至15℃的温水被送到蒸发器内,部分汽化,其余变为6.98℃的冷水。蒸发器内产生的蒸汽(干度为0.98)不断被引射器送往冷凝器中,在30℃下凝结为水。若每分钟需6.98℃的冷水1000kg,试求每分钟的制冷量、蒸发器及冷凝器内的压力及冷水循环所需的补充水量。 6、冬天房屋取暖利用热泵。将氨蒸气压缩制冷装置改为热泵,此时蒸发器放在室外,冷凝器放在室内。

制冷机工作时可从室外环境吸取热量q2,氨蒸气经压缩后在冷凝器中凝结为氨液放出热量q1,供室内取暖。设蒸发器中氨的温度为-10℃,冷凝器管中氨蒸气的凝结温度为 30℃,试计算: (1)热泵的供暖系数;

(2)室内要求每小时供热 100000 kJ时,用以带动热泵所需的理论功率; (3)室内要求每小时供热 100000 kJ时,用以带动热泵所需的理论功率;

第十四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1、按照

容热效应。 2、计算

及 应:

(((

123

)))

的反应生成 1 k mol CO。根据在 25℃下的定压热效应,求在同温度下的定下

25

列℃

反时

应的

在标

l

a

tm效

焓下

热热热

3、水煤气反应为(1)利l atm效应;(2)证

用及

明的的

2

生5反反反

成℃应应应

的反效效

数应应应

据的等和之

求热于

效应

和,并说明之。 4、求下列反应在1 atm及800℃时生成1 k mol H2的热效应:

已知各气体的摩尔热容为

J/( mol·K )

J/( mol·K )

J/( mol·K )

J/( mol·K )

5、燃料电池的效率定义为输出功与反应焓之比。试问,在l atm及25℃下,如下反应的燃料电池的最

高效率是多少: 6、在l

应能

否a

tm

、发

2进5

℃行

时:

已知:=-1117876 J/mol;=-266699 J/mol。其余数据可查附录表XI。 7、由CO2、CO和O2在2100℃、l atm下组成的平衡混合物,其容积成分为86.53% CO2,8.98% CO,

4.49% O2。利用这些数据求 的反应在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解:在1atm下,混合物中各组元的分压力等于容积成分。

8、试求化学反应

各物质的量为解:总摩尔数

=1.2+1.2+1.4+0.8 =4.6Kmol

kmol,

kmol,

在900℃下的平衡常数Kp、Kc。已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

kmol,kmol。


工程热力学习题集(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指导家长科学育儿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